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刘永福

中国青年网
19世纪末,在中越边境的深山里,在台湾腹地的密林中,曾有一支高举七星黑旗的部队,为抵抗外国侵略者而浴血苦战,它的领导者是刘永福。他创建黑旗军驰援越南,多次大败法国佬,大振中国军威。日军侵合,他赴合抵御,重创日寇,是著名的抗法、抗日民族英雄。
创建“黑旗”
刘永福(1837年—1917年),号渊亭,生于广西防城。少年时因家贫而做过佣工,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强健体魄和坚韧性格,这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永福出生后的第三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朝失败并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割地赔款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侵略者和清政府的压榨下,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又加之天灾人祸的打击,刘永福的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火种。
1857年,20岁的刘永福毅然投奔天地会旗头郑三领导的起义队伍。此后,他又先后投奔吴二、王士林、黄思宏、吴亚忠等农民起义队伍。在吴亚忠领导的起义军中,刘永福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发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永福创建了“黑旗军”,初创时仅有200多人,便屡战屡胜,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日趋成熟。但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清政府乘势下令对农民起义斩尽杀绝。在力量十分悬殊的形势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向中越边境实行战略转移,最后抵达六安。在六安,刘永福正式建立了黑旗军,以七星黑旗为军旗,并制定了严密的军事编制和严明的纪律。黑旗军铲除了横行霸道于中越边境一带的封建割据势力和土匪势力,稳定社会治安,维护百姓利益,鼓励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鼓励民间正常贸易,并实行税收制度以解决军饷。刘永福在中越边境所做的一切获得了越南人民和政府的信任,为他以后赴越抗法打下基础。
援越抗法
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边疆及邻国的侵略,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法国觊觎越南已久,企图将越南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1862年6月,法国强迫越南政府签订了《西贡条约》,强占了越南南部,接着又准备出兵侵占越南北部。1873年,河内、海阳、宁平、南定北方四省陷落,越南政府恳请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前往协助抗法。
刘永福率领1000多名英勇骠悍的黑旗军战士,组成抗法突击队,从保胜出发,疾驰千里,抵达河内郊外,与越南军队1万多人会合,采取“诱敌出城,伏击歼敌”的战术,一举拿下河内城。并在河内斩杀了法国侵略军头子安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