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感动河北 感动不了地方官员?

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

关注

从打工妹到被拐女,从乡村代课教师到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这是河南襄城女孩郜艳敏12年的人生经历。然而当她的传奇经历被媒体报道后,当地政府认为她揭了“家丑”,便迁怒于她,她险些被辞退。1月8日,当她手捧“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奖杯回到村里后,她面对的仍是当地政府的淡漠。(1月25日《东方今报》)

我们不禁要问:她感动了整个河北,却为何感动不了当地政府?理由竟是如此可笑而荒唐:当地政府认为她揭了“家丑”!看看这是什么样的“家丑”:贫穷,教育投入不足,适龄儿童辍学,临时教师待遇极低,买卖妇女现象严重……这哪里是什么“家丑”,这分明是当地人民群众贫困生活的真实现状,分明是发生像郜老师这样的悲剧的根源所在。试问:这样的“家丑”是揭好还是不揭好?是捂起被子固守着贫穷和苦痛好,还是让更多人知道,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寻求一条解决之道好?答案不言自明,可是我们的父母官们怎么就不知道!

可以这样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没有痛感,无视百姓利益的政府官员,才会造就今日当地之现实,正是因为地方政府一直采取捂住“家丑”以保护少数人利益的政策,才会出现郜艳敏这样的平民英雄。吴龙贵编辑:解西伟相关新闻发表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