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坠机现场残骸搜寻:官方称找到黑匣子

新京报
原标题:玉田坠机现场残骸搜寻 找到黑匣子
11月12日上午,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一架飞机在飞行至河北唐山玉田县上空时意外坠机,机上一名女飞行员牺牲,另一名男飞行员跳伞获救。12日晚,中国空军官微发布消息证实,牺牲飞行员是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
13日中午,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在事发地看到,坠机地仍在戒严,两台挖掘机正在机坑附近作业。据陈家铺乡武装部负责人介绍,现场残骸搜寻工作已近尾声,失事飞机引擎和机上黑匣子事发当晚已找到,失事原因还在调查中。

11月13日中午,坠机现场仍在封锁中,两台挖掘机正在坑边作业。新京报记者 李明
现场正进行飞机残骸搜寻工作
13日中午,在玉田县陈家铺乡,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看到,位于大杨铺村南侧百米处的一处庄稼地有数名警察封道看守,经村民指认,该处便是飞机坠机地点。现场有数名救援人员,两台挖掘机正在进行作业,现场警察称,眼下正在进行飞机残骸搜寻工作。
据一位余姓目击者回忆,事发12日上午9时许,当时自己正在两百米外的地里收菜。“都没看清飞机从哪个方向飞过来,也几乎没听到飞机的引擎声,就被‘嘭’一声爆炸声吓了一跳。”
据他描述,回头看时,飞机已经撞到地里,冒起十几米高的黑烟,当时飞机就撞碎了,碎片和泥块飞出几百米。“当时天上还有一架飞机,附近盘旋两圈后飞走了。”

余旭生前照片。
一位村民称,事发地就在自己家地里,坠机时还以为地震了,没多久救援人员就赶到现场。“机坑直径近10米,深3米多,坑里看不到机架,有一层黑油,边上全是电线和碎零件。”这位村民称,随后救援人员封锁了现场。
女飞行员跳伞撞到僚机副翼牺牲
另有村民表示,飞机坠地后,机坑边上的电线被引燃,没多久村里就停电了。
多位村民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事发时共出现两架飞机,一架坠毁后另一架飞离现场,机上两名飞行员跳伞,但是其中一个跳伞后撞到了僚机。《人民日报》也报道称,事发时前舱飞行员跳伞成功,后舱女飞行员余旭跳伞,弹射时撞到僚机副翼,导致跳伞失败,不幸牺牲。

余旭生前照片。
12日晚间,中国空军官微发布消息称,坠机事故中牺牲的是中国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 2005年入伍,是空军二级飞行员、飞行中队长,牺牲前在执行飞行训练。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了解到,失事飞机上另一名男飞行员跳伞成功获救。

11月12日,事发现场一个降落伞挂在田间的电线杆上。目击者供图
追访
当地官方称已找到黑匣子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走访发现,获救男飞行员跳伞后,降落在赵腰铺村附近。当地村民称,该飞行员被挂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后被救下。玉田县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2日上午11 时许,医院接诊男飞行员,接诊信息显示其姓李,35 岁,经医院检查并无大碍,已经离院。
截至昨日下午4时,坠机现场搜寻工作仍在进行。当地参与现场救援的陈家铺乡武装部负责人告诉重案组37号,事故发生后半小时左右,乡政府就组织民兵和派出所人员前往现场救援。“当时机坑周边全是碎片,也未见飞行员踪影。”

11月12日 上午9时许,飞机坠落后,在田间砸出一个大坑。目击者供图
对于救援工作进展,上述负责人称,现场救援主要是搜寻飞机零部件,机坑深度已经挖至10米左右,现场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结束后,政府会组织人员进行土地回填,恢复地貌。
该负责人透露,昨日晚间,失事飞机引擎和黑匣子已经找到,交由军方处理。对于事故原因,还得由军方调查分析后再做回答。
人物链接:余旭

11月12日,八一飞行表演队在唐山玉田县进行飞行训练中发生一等事故,余旭跳伞失败,不幸牺牲,年仅30岁。
她是我国四名能飞三代战机的女飞行员之一,曾在2009年我国60周年阅兵时,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当年4月,包括余旭在内的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成为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2005年,空军首次招收歼击机女飞行员,共20万女高中毕业生报名,余旭是其中一员,并幸运入选。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3月17日,第13届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举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着歼-10战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首次进行海外飞行表演,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精神和文化。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中,就有余旭。
作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是余旭生前最后一次亮相。
生活中,余旭爱“红妆”,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门,也爱跳舞——她的孔雀舞曾跳遍东北三省,被称为“黑土地上的金孔雀”。
“总想起她坐在我旁边,抬起头来,看着我笑的样子。”得知余旭去世的消息,她上学时的同桌说,回想起这个爱笑的旧时好友,除了伤心,只剩下震惊。
和余旭相处八年的战友刘强(化名)印象中,余旭很坚持自己,爱跳舞也爱漂亮。刚进部队时,按规定女孩必须要剪短发,舍不得一头乌黑漂亮长发的余旭一边哭,一边倔强着接受,“整个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余旭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女孩子的天性,“不会因为你的职业,或者你生活的环境而泯灭。我们也买漂亮衣服,当下最时尚的,去专卖店挑,一个个都挺爱美的。每次出去,都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
“这孩子,表面看起来就是一个柔弱的小淑女,但其实骨子里具有坚韧、果敢、不服输的本性”。刘强说道,为了进入歼-10,余旭在模拟器上不分时日地训练。“中国有很多女飞行员,能进入歼-10的仅仅4位,从中可以体会到其中她付出多少。”
相关新闻 余旭父母赶到天津:执意睡在女儿军床上
《新闻联播》报道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牺牲
青春无悔,融入祖国蓝天
11月12日,空军歼十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牺牲时年仅30岁。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
报道中称,余旭是我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之一。在八一飞行表演队里,她被喻为“金孔雀”,如今,这只“金孔雀”已经永远融入了祖国的蓝天。
200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首次招收歼击机女飞行学员。2009年4月,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以全优成绩完成学业,正式编入作战部队。当时,余旭 就是其中一员。就在这一年,余旭和她的姐妹飞行员们,驾驶着战鹰,出现在国庆60周年大庆的空中分列式中,以整齐的编队飞越天安门广场。
为了能够在自己钟爱的蓝天上驾驶战鹰,余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到了飞行之中。她曾这样说过:“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我觉得青春是无悔的。”据央视
连线·天津
“我喜欢蓝天,我要一直飞下去”
余旭父母赶到天津
睡在女儿的床上一夜未眠
11月12日下午,网络上零星流传出余旭牺牲的消息。余旭家的一个亲戚看到消息后,找到余旭妈妈,流着泪告诉她:“你要坚持住。”余旭妈妈还以为是年迈的父母出了状况,根本没往女儿身上想。问了亲戚半天,亲戚才告诉她,“余旭出事了。”
余旭的妈妈赶紧四处打听,此时,部队给她打来电话,告诉她余旭受伤了,说晚上十点过有部队的人到成都接他们。走的时候,他们以为是到医院去看余旭,只带了少量行李,甚至忘了带余旭空勤楼宿舍的钥匙。
一路上,父母祈祷女儿赶紧好起来。晚上11点,余旭父母抵达天津。一下飞机,打开手机,各种信息扑面而来,部队的人也到场迎接,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瞬 间,余旭的母亲一下子瘫倒在地上,隔了好一会儿才哭出声来。部队为余旭的父母安排了很好的房间,但他们执意住进空勤宿舍楼女儿生前睡的床上,闻着女儿的味 道,感觉女儿的存在。
这一夜,两老通宵未眠,除了哭,还是哭。
13日上午,身在北京的老乡、空政文工团原政委杜文彪特意从北京赶到天津,来探望余旭父母。
杜文彪也是崇州人,与余家有点交情,视余旭为侄女儿,每次回到崇州,都要与余旭父母见个面。杜文彪说:“余旭很孝顺,挣的钱要给父母花,回家匆匆,走到哪里有聚会都会把父母带上,很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
昨日,两老躺在余旭的床上,晚饭前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余旭的妈妈抱起女儿生前堆放在床上的一个布娃娃,就像抱着女儿一样。杜文彪劝了很久这对老朋友。13日晚,吃过晚饭后,情况略微好一点儿了,两人偶有言语。
13日下午,崇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前往余旭生前的部队,协助其家人处理余旭的后事。
他与余旭未了的约定
以余旭们为原型拍部电视剧
11月13日晚上9点,在陪伴了一天余旭的家人后,杜文彪站在余旭的宿舍楼下,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杜文彪说,在部队当飞行员,待遇与民航飞行员相差甚远。曾经,他问过余旭:你想一直这么飞下去么?要不,飞一段时间就转业去民航当飞行员?
余旭坚定地告诉他:“我坚守歼击机飞行员是在干事业,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这是无上光荣与自豪的事业。我喜欢蓝天,我喜欢飞歼击机的感觉,那种感觉很自由、很酷。再说,国家花了大力气培养我,我要一直飞下去。”
杜文彪转业后,曾想过以余旭等歼击机女飞行员为原型写一个剧本,筹拍一个电视连续剧《雷霆玫瑰》。余旭也很支持他的想法,两人还相约,等余旭有空时,与编剧好好聊聊飞向蓝天的生活,为编剧找些灵感。
“我现在心里很乱,我都不知道这部剧还能否继续下去!”杜文彪满脸哀伤。
华西都市报记者 刘秋凤 席秦岭
探访·四川崇州
外公外婆:余旭自强自立,是家中的骄傲
胡明康和周建英的“天”,塌了。
11月12日,天津传来噩耗:二老挚爱的外孙女——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未婚。
这对老夫妻同为73岁,相濡以沫已五十年,居住在成都崇州一平房内,一手将外孙女带大。
外婆周建英躺在床上,茶饭不进,扯着身上的红色棉衣撕心裂肺,“这是外孙女买的。”外公胡明康徘徊在崇州老宅前,黯然神伤。
他脚上的旧皮鞋,原本放在柜子里舍不得穿,今天拿出来了。那是余旭参军后,送给他的第一件礼物,转眼已十年。
“家庭条件一般,她父亲在外打零工,赚钱养家,她母亲做家政,打散工。”二老为外孙女余旭的自强自立感到骄傲。
余旭的家,位于崇阳镇另一条街道,她的父母已赶赴天津,家中早已空无一人。
和外孙女上一次见面,是今年5月份,那时周建英摔伤了右手,骨折了,余旭便请了假,回到了成都探亲。而在不久前的珠海航展,二老仍兴致勃勃地坐在客厅里,在电视上欣赏外孙女的飞行表演,看外孙女被电视台采访的节目。
在大学期间,余旭曾向外婆提过,飞行训练特别辛苦,有的女孩儿撑不下去,偷偷哭,但她一定能够撑住。在大学毕业那天,余旭给外婆打了电话,说马上要一起照毕业留影了,“孙女儿说,她终于坚持了下来。”余旭第一次在电话里哭了。
每次飞行表演前,余旭总会给外公、外婆来个电话,告诉他们,二老接到电话后,就会像个小孩子一样,乖乖地坐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欣赏孙女儿的飞行表演。 然而,由于年事已高,二老只是通过电视看过孙女表演,却从未到过现场,“给我们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二老哽咽,痛哭失声。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智
余旭为何被称为“金孔雀”?
余旭,那个爱笑的“金孔雀”已飞远。
余旭生于1986年,今年刚过而立之年。2005年,她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
在入学当年的中秋晚会上,余旭曾表演了一支孔雀舞,这应该是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跳这支舞蹈。从此,她也让同学们记住了这位“金孔雀”。在此后,余旭在学校内部多个演出中表演过孔雀舞,每次都受到好评,收获掌声。
11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获得了一张余旭当年跳孔雀舞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一次内部演出。从照片上看,余旭穿着白色的舞蹈鞋,身穿孔雀裙。一个转身,裙摆飘飘,右臂后伸,左臂上擎成孔雀状。
余旭的这次惊艳亮相,被一位摄影者记录下来了。而这也是目前能见到的唯一 一张余旭跳孔雀舞的照片。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