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透视台湾游览车乱象

新浪综合
13日晚间,台湾一辆旅游车发生翻覆,造成33人死亡、11人受伤,这是30年来台湾最严重的公路事故。
这次距离上次震惊两岸的火烧车事故仅仅过去了半年,距离本月4日高雄游览车撞涵洞事故仅仅十天,近年台湾游览车事故频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台湾媒体梳理出的本次事件原因三大检讨面向去了解。
车体安全有疑虑
屏东科技大学车辆工程系教授胡惠文指出,岛内游览车的车体组装施工过程是否按照认证过的技术报告,乏人监督,这是台湾长期以来“打假球”的后果。他说,台湾大客车底盘大多是进口,车体在台湾打造,再送资料到ARTC(车安中心)申请认证,但车体焊接时有没有按照规范,根本没有人在盯。“交通部”应该责成相关单位,定期检查大客车车体制造厂区,例如焊接设备有无定期校正、材料来源为何等。
他指出,不同游览车适合走山区还是走平地,应该要分类,“高山山路弯来弯去,游览车重心那么高,看了真的很提心吊胆。”
公路总局表示,“拼装车”正确说法是“组装车”,市面上几乎所有游览车都不是一体成型,但上路前都需要符合车辆安全检验中心的规范,“车辆安全没有问题”。
司机劳动条件差
司机、导游都没有加劳保
一日赏樱团重大事故,外界关切游览车司机是否超时工作,“劳动部”表示行车纪录器遭检察官扣押,无法得知实际工时状况;司机是否过劳,除了当天出勤时间,还要一并考量之前一段时间出勤状况,这些都是目前要厘清部分。
“劳动部”初步了解资料显示,此次出事的司机及导游都处于没有劳保状态,司机康育薰去年3月23日退保后,即未再加保,不排除是临时代班或是个人承揽关系;导游萧如进已领过劳保老年给付,因此未再加保,但也未投保职灾保险。另外蝶恋花旅行社去年、前年都曾被劳检,分别因没有员工出勤纪录及工资清册违法,北市劳动局曾开罚6万元。
司机女儿:父除夕工作到前两天
司机女儿康宜甄表示,父亲连过年都没有出来和家人吃饭,都是早上五、六点出门,早上10、11点回到家,长期下来一定会很累。对于外界把责任推到康育薰身上,康宜甄说,公司很过分,明明没有休息,怎么可以说他有休息,父亲即使感冒也没有请假在家休息。且父亲有说过,蝶恋花旅行社的老板是一个60岁的人,怎么会叫40几岁的人出来处理,这样也不对,怎么可以把过错推到我爸爸身上。
对于业者指称,司机出车前有休息两天,康宜甄说,父亲10日早上八点才回到家,睡一下又出去用车子,因为隔天又去跑合欢山,怎么又可以说他休息,蝶恋花旅行社根本在说谎。
游览车司机人力荒
台湾商总理事长赖正镒今日表示,车龄19年确实是有稍微老旧,但并非不能使用,问题在于司机人力缺乏,过去游览车公会已反映,目前招募人力相当困难,平均司机年龄约在50多岁,以这次意外事件,在武陵农场到台北车程过程中,司机体力负担可能略显吃力;如今又有一例一休,势必让人力缺乏问题更加雪上加霜,盼望政府可以重视。
司机工时“两套标准”
林姓司机表示,台湾对游览车的工时完全没有管制,任由旅行业者安排,司机只能认命的跑,且每次出事,都是推给司机背责任,旅游业业者没有责任吗?他叹道,从来不会去从根源检讨,彻底防止事故重演,只会遇到了再处理。
林姓司机说,司机有二套标准在管工时,一是“交通部”公路总局颁发的“运输管理规则”,另一是劳基法;运输管理规则中,规定“握方向盘”时间才算开车时间,但司机的前置检查作业、中间休息时间都被绑住,时间往往超过劳基法。每每司机讲超时,都被业者拿运输管理规则来解释。
林姓司机说,国际上旅行社安排行程,司机有权检视,如果行程过于紧绷或是行车时间过长,司机有权力拒绝开车。而像日本10小时就会强制休息,中间休息也算在内,司机上班时间一到就会通知到最近可停车地方,换司机再行。
法制没真正落实保障司机
国民党立委柯志恩说,她去年到欧洲旅游,每天一定要在晚上6点用餐,“原因很简单,因为必须让司机8点下班休息”,唯有一次在丹麦的行程有所耽误,用完晚餐超过原定司机下班的15分钟,一上车,竟发现换人驾驶了,原先的司机已经准时下班,所以换另一位接手驾驶。
柯志恩指出,反观台湾,业者为节省成本,加上底薪过低的司机想多赚点加班费,超时过劳的情况处处可见,甚至成为业界的“常态”,劳基法一修再修,却无法真正落实对劳工的保障,政府也无心深究,所谓的管理不过就是虚应故事、交差了事。一再出事的游览车业者,不应该将“利润不够”挂在口边,更应想想“人命关天、安全无价”,如何展现营业道德与敬业的精神,让乘客们以及驾驶,都能开开心心地出门,平平安安地回家。
游览车业无良无能
驾驶自主管理不足
游览车公会全联会秘书长陈日中表示,以这次出事的赏樱团一日游,司机14小时内至少有2小时休息。若驾驶员本身在车上等待时做别的事,不自主管理充分休息,很可能造成精神不济,10次车祸可能有9次是驾驶的自主管理意识不足。
前台北市交通局长、淡江大学运管系副教授罗孝贤表示,游览车业不要再叫嚷什么“收入不足”、“赚钱太少”,唯有职业驾驶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才是提升交通安全唯一的路。他认为,台湾打造的车子比不上他人还在其次,驾驶人才是安全关键,驾驶人的管理都没办法做到位,谈什么“观光”?谁还会来这么危险的地方观光?
“靠行”问题、不善用IT技术管理
前台北市交通局长、淡大运管系副教授罗孝贤今痛批,“又是游览车肇事,这是耻辱”,人的管理问题更大,根本原因是游览车业者少了态度、专业伦理,才造成层出不穷重大交通事故。
对于大客车驾驶超时工作过劳情形,罗孝贤说,事实上是一个共犯结构:业者想节省成本、司机想多赚点钱,政府面对复杂的问题也无决心面对,终至今天的局面。罗孝贤表示,“靠行”(类似“挂靠”、“借壳”,下文有具体解释)是游览车行业无法真正纳管的关键,而不善用IT技术,包括:工时管理、驾驶动态、行车纪录等,更让整个号称“受管制企业”的游览车客运业落入虚应故事、实质无法无能管理的境地。
离职员工:游览车都是蝶恋花资产
车龄高、景点多 司机很累
一名蝶恋花前员工指出,“交通部”观光局规定,旅行社一定要有车行才能营业,但旅行社跟车行要一次并购,势必要庞大资金,根本不可能这样做,所以旅行社通常要找车行配合。
该名员工表示,蝶恋花自行买了游览车、招揽司机之后,就登记在友力游览车公司名下,也就是所谓的“靠行”,至于游览车的维修费用、司机的薪水,皆由蝶恋花支付,“蝶恋花老板跟友力老板两人也很熟,几乎是麻吉、称兄道弟”。
该名员工也说,蝶恋花的游览车都非常老旧,几乎都是从1998年初产至今,尽管蝶恋花在台湾旅游中相当知名,却也是靠着低价的旅游费打出名号,因此为了节省成本,才舍不得换新车、维修,甚至司机的薪水也相当低,造成品质参差不齐,他之前离职前,蝶恋花司机中餐费用仅100元(新台币)。
另一名同行业者也说,蝶恋花车龄几乎都是14年以上,且一趟安排的景点相当多,反而累到司机,有时底下司机反应行程有点满,行内就会戏称“那不然你去做蝶恋花”来比喻,可想而知蝶恋花司机的劳累程度。
蝶恋花旅行社委任律师、中华国际联合法律事务所律师刘宇哲受访时表示,依照法令规范,旅行社不会有司机跟游览车,这个部分他不清楚,晚点跟负责人通电话会多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