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表情包,你就不会说话了?

新浪综合
网络聊天刚兴起的时候,互联网刮起了“火星文”妖风。年轻人沉迷于对汉字、外文、符号的拆解和再创作,火星文一时无两,成为潮流。但王尔德说,时尚是一种丑,所以每6个月便要更换一次。奇形怪状的火星文,命运亦是如此:从人尽皆知到销声匿迹,不过几年光景。
今时今日,表情包或许可以看作是火星文的继承者,刷新了人们对交流的认识,不断侵蚀着语言和思想。随着表情包的流行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交中的文字交流会消失吗?
《还珠格格》因为周杰成为表情包,被网民拿出来重温。
表情包胜过千言万语
时至今日,表情包已经改朝换代了好几回。2015年,人们还津津有味地用苹果创作的emoji,用脑洞给“笑cry”表情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就连牛津大辞典也收录了新单词。2016年,低像素的人脸表情包走红,原始的形象有《旺角卡门》里的乌蝇、活跃于影视的金馆长、暴走漫画的经典丑脸。
最近,网民的新宠儿又变成了能歌善舞的小胖子“谢飞机”、呆萌的民国,以及独特的游戏术语“皮皮虾”。就像流量爆点一样,表情包诞生的规律让人丈二摸不着头脑:处心积虑的事件营销,都比不上一个莫名其妙的“蓝瘦香菇”。
表情包是层出不穷的。
最近“皮皮虾”和低像素表情成了网民新宠。
表情包的最大特点是快速、幽默、真实,借助魔性的形象,就能天马行空,配上个性直白的文字,成为独一无二的创作。面对面的交流是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联合传达含义的,网聊阉割了后两点,变得只有语言,让一些微小的,意义含混的深意无法传达,表情包的出现就是为了补足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以往绞尽脑汁也无法回应的话语、难以化解的尴尬,有了戏谑的表情包,能处理得得心应手。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话语之中,表情之间,总有留有余地的暧昧。是非真假,人们不习惯表达彻底。而表情包,正是掩盖暧昧的套路,运用娴熟,就能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
影视剧和娱乐明星是表情包取之不尽的宝库。图为张学友的经典表情包。
表情包是娱乐化的产物
年轻人对特立独行有谜一般的情结。多年前,火星文一夜爆红,正是年轻人制造的狂欢。他们热爱网络这个不需负责任的发泄口。可是无所拘束地表达,依然不够。要对主流文字进行改造,形成不可侵犯的体系,在小圈子里自说自话,才算自由。看得懂的人,就是知音。看不懂的人,自动屏蔽。传达一种不需要他人理解的情绪,只有火星文办得到。
然而,火星文太让人费解了,终归是小众文化。相反,表情包通俗易懂,融娱乐八卦、影视热点、搞笑段子于一炉,是彰显幽默的不二之选。
像素低、烂画质的表情包,是年轻人的宠儿。语言直白,形象贱萌,不仅活跃气氛,还能勾引妹子(汉子)。毕竟,他们的择偶观、爱情观都被各大营销号承包,时下不流行看颜值、看家底,追求有趣才能成为清流。可悲的是,在泛娱乐化时代,年轻人对好笑的东西无法自拔,却不知道为什么发笑,也不思考为什么发笑。有趣,可不是钱钟书式的睿智,更不是林语堂的幽默,而是知乎上的抖机灵,是群聊里的污语刷屏。
污表情包,是年轻人的最爱。
中老年人则不然,他们是一群热爱粉饰自我的人。心灵鸡汤不仅是朋友圈标配,也是表情包的主旋律。自从教会了爸妈玩微信,最可怕的不是被视奸朋友圈,而是每天给你发滚动播放的“早安”,动不动来朵“玫瑰”。他们对表情的想象空间相对狭窄,不会读出“微笑”背后的深意,更不会知道“再见”意味着友尽。名利场上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讳莫如深。就跟《四重奏》里面说的一样,穿了裤子可是没穿内裤,表情包这条整洁如新的“裤子”,当然能让中老年人爱不释手。
表情包既是交流利器,也是隔开不同种群的“暗号”。
心灵鸡汤配上大红大绿的广告字体,是中老年人表情包的标配。
表情包正在瓦解理性讨论的空间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里谈及过度娱乐化带来的悲剧性后果: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会意识到媒介正在无情地操控着人类的思维形态。面对巨大的危险,人们会严阵以待。但对于人畜无害的事物,很少人能察觉到背后的杀机。
X博士曾发过一篇长文,谈到语言格调的问题,观点犀利。在流行语横行霸道的今日,正规、认真的语言运用被认为是冗长无聊的,那些哗众取宠的词句却能被贴上新潮的标签。
当初火星文出来的时候,也有不少学术界、教育界的专家出来制止。但是,传统语言文字始终有一套历久弥新的运行法则,文字首先是被使用的。所以,实用度极低的火星文注定会被抛弃。可是,表情包更迎合大众口味,也没了故作小众的矫情,尽管陈词滥调,却是放大情绪的好工具。问题在于,表情包不再是“私家货”,俨然成了说话的潮流,甚至在公共网络空间,也瓦解着理性讨论的空间。这种境况,让人心生隐忧。

网络流行语配上网红,是生成表情包的经典套路。
前阵子,《中国诗词大会》被观众捧为光复传统文学的良心节目,这说明,人们还希望文字拥有别具一格的美,起码能够传情达意,展开更多的想象。可悲的是,我们只有形式主义的怀古,没有切实可行的改变:一边鞭策着孩子要背诵诗词,陶冶情操,一边却让表情包泛滥成灾,丝毫没有阻止粗陋图像反噬文字的危机感。
加缪说,艺术有腼腆的本能,它就是没办法直接把事情说出来。文学、音乐、绘画都是如此,它们更抽象,意味更深刻。今天,日常交流被表情包重重包围,语言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如果像《1984》所言,人类的语言逐渐被精简,我们的精神生活将会越来越萎缩,最后只剩下表情包在抖着小机灵,遥遥地呼应着原始粗鄙的象形符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