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不断山寨不止 食品上演模仿秀

新京报

0
来源:新京报
想吃“康师傅”,买到手的竟是“康帅傅”;想喝“娃哈哈”,拿到的却是“娃恰恰”这些“山寨食品”多为“傍名牌”,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充斥在大大小小的路边店、农村市场,成为食品“模仿秀”的一种主要表现形态。
“模仿秀”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正规企业也因产品包装、商标相似,卷入侵权纠纷。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身影。就在今年3月1日,因包装、设计风格相同或近似,产品名称近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判决蒙牛旗下“未来星”产品对伊利“QQ星”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伊利公司215万元。2015年,知名的“金丝猴”因仿冒费列罗而被罚194万元。

作为被“山寨”最多的食品企业,娃哈哈集团方面曾公开透露,这种涉嫌侵权产品对娃哈哈造成了巨大损失。娃哈哈集团1991年成立打假办,每年投入近千万元,但仍追赶不上不法分子侵权的步伐。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对食品界上演的这些“模仿秀”进行盘点,希望消费者擦亮眼睛,不再受误导。

123321
“六个核桃”亲戚多
“六个核桃”也成为被“山寨”最多的饮料之一。如“六仁核桃”、“六大核桃”、“六颗核桃”、“六亿核桃”、“六果核桃”、“金六核桃”、“六个野生核桃”、“六个石磨核桃”等十余款。
“士力架”变身“士加力”
因“横扫饥饿”广告而被大家熟知的“士力架”也有不少山寨产品,“给力架”、“土力架”、“士加力”……其中,“士加力”跟“士力架”最为相近,外包装在字体、主色调等方面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