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称3岁女孩遭副园长儿子殴打反被开除

红星新闻
4 月 4 日,微博网友 “@Doris312 事件 ” 发长图文称,自己 3 岁的女儿小梅自去年 9 月入读 “ 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 后,便不时遭到该校幼儿园副园长 S 女士的儿子小西 “ 殴打 ”。
该网友还称,今年 3 月 12 日,小西用扫把的木棍挥打了小梅,家长多次与学校沟通无果后,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此事,结果自己孩子 “ 被学校撤销了学位 ”。
对此,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方面则表示,经全面调查,该事件属于一起轻微意外事件,撤销孩子学位是由于 “ 家长持续的无礼行为和对学校其他成员的公开中伤,违反了学校互相尊重的基本行为准则 ”。
家长称女儿此前已多次被打
为此 “ 主动讨好别人 ”
家长 D 女士(即微博网友 “@Doris312 事件 ”)告诉红星新闻记者,S 女士的儿子小西已不是第一次无故殴打女儿小梅,且小梅也不是唯一一个被小西欺负的同学。
“ 以前也被(小西)打了多次,我也去学校和发邮件给老师反馈过,但学校一直认为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很正常,并未真正理会。”D 女士说,自从进入幼儿园受到小西欺负后,小梅晚上常做噩梦,且在知道有其他小朋友 “ 不怕小西欺负 ” 后,主动去 “ 讨好 ” 对方,“ 她才 3 岁,就被逼得每天从家带贴纸等小礼物去讨好别人来保护她。”
D 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 3 月 12 日,她接到学校电话称 “ 孩子在学校发生纠纷 ”,便感觉事情已经变得严重,但在学校接孩子时,校方又一再向她表示孩子身上没有伤。“ 下午回去后,小梅突然说自己下腰部很疼。”D 女士说,她连忙将小梅送往相关医院,同时要求学校提供紧急医疗援助陪同就医,以及孩子在学校被打后的就医(校医)资料和事发当时的监控视频,但均无后文。
“ 后来我才知道,当天小梅被打时不仅现场没有老师在场,事后他们也没有将孩子及时送医检查。”D 女士说,通过当天的监控视频他们看到,两个孩子是在户外活动时间发生的不愉快,且过程中,小西 “ 明显用棍子捅了小梅 ”。D 女士称,监控视频他们仅查看、没有拷贝,因此无法提供给记者。
据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出具的验伤通知书显示,小梅在 3 月 13 日凌晨 1 时许,前往上海和睦家医院进行验伤检查。检验结论为右侧骼前上脊(棘)区域皮肤浅表擦伤,原因待查;少量盆腔积液,原因待查。
校方称是 “ 两个 4 岁孩子之间的意外 ”
家长抗议后孩子被撤销学籍
“ 事发后,我们一直与学校沟通此事,但学校却只是派代表来和我们谈,且不断更换代表人选,始终没有结果。”D 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 3 月 13 日起,她与丈夫便一直向学校发邮件询问此事的调查与处理进展,但学校一直未能给出明确回复。
3 月 26 日,D 女士将事情的经过发布在了学校家长微信群,以及上海一些有关升学的微信群里。不久,学校回复了一封邮件,称已对事件进行了全面审查,认为这是 “ 发生在两个 4 岁孩子之间的意外事件 ”,并表示 “ 社交媒体上的一些指控是缺失证据、极度夸大并且完全不恰当的 ”。
D 女士说,3 月 31 日,学校向除她之外的其他家长单独发送了一封邮件,声明学校内部的调查已结束并已有明确结论。据其他家长转发给 D 女士的邮件显示,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称,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录像,可以证明这是一起 “ 轻微意外事件 ”。小梅当时在小西旁边玩耍,小西挥动了一次(而不是多次)玩具扫把,这 “ 导致了小梅的不高兴 ”,但 “ 并未看到小梅痛苦地在地上打滚,而是正常地走回室内上课 ”。此外,校方还表示,感谢小西的母亲 S 女士表现出了极大的冷静和专业精神,没有对 “ 针对她和她儿子的极度夸张的说法 ” 进行反击。
4 月 1 日,D 女士的丈夫举着一幅 “ 意喻拒绝校园暴力和关注校园安全 ” 的油画出现在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门口。
当日下午 4 时 24 分,他们便收到了学校的告知邮件。该邮件称,由于小梅家长 “ 持续的无礼行为和对学校其他成员的公开中伤,违反了学校互相尊重的基本行为准则 ”,小梅在该校的学位已被撤销。
校方官微发文称涉事家长言行不当
上海市教委会建议家长必要时诉诸法律
红星新闻记者在邮件中看到,学校称,他们给予了 D 女士夫妇很多理性沟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但 D 女士夫妇仍选择持续在公共场所、学校和社交媒体上 “ 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和言论 ”。学校保留因 D 女士散布不实信息导致学校或个人名誉损失而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4 月 5 日,红星新闻记者根据 D 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上曾与他们沟通的学校代表梁女士。对方表示,关于此事学校已通过相关微博账号发文进行了说明。
在梁女士提供的 “ 学校官方微博号 ”@WellingtonShanghai 内,红星新闻记者看到,该账号为非认证账号,且仅发布有一条博文,其内容与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 3 月 31 日和 4 月 1 日发送的邮件内容相似,均认为该事件为轻微意外事件,并表示涉事家长(D 女士)在公共场所、学校和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与言论系不恰当和缺乏依据的。
“ 学校的处理方法与态度欠妥,我们无法接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D 女士认为,孩子是受害者,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公道与说法,现在反而 “ 被学校开除 ”,“ 如果学校认为我们家长做得不对,可以追究我们的责任,但学校不应该将事情归责到一个 3 岁的幼童身上。”
据 D 女士表示,她已就此事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进行反映,且已在 4 月 9 日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在相关回复截图上,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称,该委员会相关部门已与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联系,请学校明确事件过程及责任后作出妥善处理,并建议 D 女士在必要时诉诸法律程序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