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训练脸上放蚂蚁 腋窝夹石头

新浪综合

14
来源:澎湃新闻
国庆前夕(9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探访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对国旗护卫队员来说,成为“国旗卫士”那一刻,国旗就已融入他们的青春底色,三尺岗台成为他们为国尽忠的阵地。他们挑战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炼,忍受生理难以忍受的极限,最终成为“国旗卫士”,成为每天伴随国旗升起最靓丽的一抹绿。
国旗护卫队的方阵,共36人,每一人都经过层层选拔、千锤百炼。排在最前面的3名队员,分别是擎旗手和左右护旗手,中间一名手持指挥刀的是执行队长,后面紧跟着32名护卫队员。

指导员彭凯告诉澎湃新闻,国旗护卫队的日常训练,一是“站功”: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或三四个小时,一动不动,贴着墙壁迎着太阳练,甚至故意抓来蚂蚁放在脸上练面部表情不变形;二是“走功”: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迎着风、顶着雨,踩着雪,全天候在各种天气下完成任务,“训练一天一个两万五千步,两年走一个新长征”;三是“持枪功”:护旗兵用的是镀铬礼宾枪重7.5斤,在手中灵活运用不容易,夏天手出汗容易滑落,冬天手都是冻疮握不住枪,为达到操枪一个声音、一条直线,队员们在枪托上吊上砖头练臂力,在腋窝下夹上石头练定位,直到手掌拍肿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闯过这道关。“每过一关,都要流几斤汗,脱几层皮,掉几斤肉。”

这么多年来,背十字架,衣领上别大条针,两腿和腋窝间夹扑克牌的传统训练方式,依然保持着。而冬天穿厚了太臃肿,夏天穿短袖有失庄严,“冬不穿棉、夏不穿单”也一直是“戒律”。
按照标准,每步75厘米,前臂摆幅30厘米,后臂摆幅30厘米,正步摆臂距离身体10厘米。为达到准确,张自轩说,需要完成肌肉记忆法训练。新兵训练时,他反复磨练,摆臂加6公斤沙袋一上午不动,踢腿保持长时间不动,直到肌肉酸痛僵硬,形成肌肉记忆。很多战士训练结束后,会出现小腿抽筋症状,半夜醒来疼得叫起来,但是第二天还得继续坚持,直到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