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家长公开信称孩子被游班羞辱 副校长被连夜降级

中国青年网

关注

哈尔滨继红小学哈西校区是哈尔滨市规模最大的小学。11月2日,该校一学生家长在网上发布一封“给哈尔滨继红小学领导的公开信”。

公开信称:“一年级某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殴打、花式罚站、游班、羞辱等,存在违背师德师风问题。”针对此事,哈尔滨继红学校哈西校区进行了回应。

信中提到,学生家长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以及与孩子的同学间接沟通后,基本确认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八个事实”:该班主任从今年教师节后对同学逐渐做了区分,有一部分是顽皮但是特殊照顾的,有一部分是安静不多管的,有一部分是因顽皮被老师殴打羞辱恐吓孤立的;同时,该班主任还存在用教鞭打孩子手掌、打头、怼胸、花式罚站等行为,家长称孩子在罚站时还会游班,其他老师也会羞辱学生。该学生家长针对班主任的这“八个事实”问题向学校发问,希望继红小学领导对学生受班主任殴打、花式罚站、羞辱、游班、孤立等情况进行回复和解决。

中国青年网记者2日下午针对此事联系到哈尔滨继红小学哈西校区的宋姓校长,该校长回应:“学校在网上发现家长反映的该班班主任师德问题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约请家长,了解情况。经调查:家长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该教师系2018年9月学校新招聘的教师,处于试用期,即日起将辞退该教师,同时学校向家长诚恳地进行道歉。”

家长反对乱收费被班主任踢群

宋校长说:“事情解决后,学生家长也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不应该把自己女儿姓名写在信中,引起舆论。但学校方面肯定是要将该班主任辞退的,因为她违背了最基本的师德师风问题,不能原谅。”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到哈尔滨市教育局张姓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经调查,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体罚学生的问题,对于家长在信中提及的“对学生进行羞辱、游班、以及送礼”等行为会责成学校进行调查处理。

家长开跑车接送孩子被移出群

今日凌晨零点26分,哈尔滨南岗区人民政府公开发布了对此事的处理决定。

以下为通报内容:

2018年11月2日,继红小学校家长微信群中出现“给哈尔滨继红小学领导的公开信”网帖。经调查核实,继红小学校哈西一校区一年二十六班班主任教师季玉秀存在言语过激、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

针对此事,南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

会议决定:对南岗区政府副区长褚先顺同志提醒谈话;对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丁召民同志批评教育;对南岗区教育局副局长陶志敏同志诫勉谈话;将继红小学校校长宋春生同志降为副校长;将继红小学校副校长潘红梅同志降为主任;免去张海宁同志继红小学校主任职务;给予继红小学校哈西一校区一年二十六班班主任教师季玉秀辞退处理。

会议要求:一是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二是处理相关责任人;三是责令南岗区教育局作出检讨,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大检查,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四是在全区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以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涵养和业务水平。

男童被罚跪街头乞讨,竟是因为这个?

昨天下午,哈尔滨继红小学校长宋春生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学校向家长诚恳地进行道歉。”他还表示,涉事教师违背了最基本的师德师风问题,不能原谅。上级的处理决定公布后,今晨,宋春生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服从上级的处理决定。

家长的公开信发布后,哈尔滨继红小学及政府有关部门迅疾调查,闪电处理,得到网民认可。但还有舆论认为,已公布的调查结果太过笼统,尤其是“游班羞辱”的事实是否存在,必须调查清楚,因为这关系到继红小学“违反师德师风”的,究竟仅是被辞退的教师个体还是部分教师。还有舆论认为,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如果公开信披露的事实存在,那么性质将不仅仅是违反师德师风,而是违法。

关于此事,北京市律协公益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德翔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公益援助律师安翔从法律层面向中国青年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若查证属实,则涉事教师的行为不仅违背职业道德,而且某些行为从法律上可定性为违法。公开信披露出的行为已违反《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安翔说,有法定监护义务的成年人在监护未成年人时,必须担负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所有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这其中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等都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而未成年人之所以需要特别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自我防范能力低,权利容易受到侵害。一个孩子能不能健康成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

安翔表示,孩子内心的创伤很难挽回。他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精神压迫和心理创伤,会导致儿童心理素质、习惯行为发生偏异,影响儿童成年后的就业、社会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健康形成。有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与儿时所受到的不当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一种扭曲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影响一直伴随成长。有的人表现很明显,但有的人却很善于隐藏。一旦条件成熟,在环境的恶性刺激之下,这种扭曲的性格就会暴露出来,造成犯罪。

来源:中国青年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