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体验中国无现金社会:惊呆

新浪热点
摘要: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来到中国北京,体验中国的无现金社会,不仅体验共享单车、扫码点单无人超市等项目,甚至连菜市场都可以完全不用现金!对此,记者怎么看?
中国变成“无现金”社会,日本人早有耳闻。最近,日本也开始在部分领域尝试非现金支付模式。而这方面走在前头的中国,在当地实际过上一天不带现金出门的日子,到底会怎样呢?
日本朝日电视台做了一次专辑——“不需要现金”的先进国,记者一日体验。

前田是一名被派驻在北京的日本人记者。
这天他决定不带现金,
靠手里这只手机度过一天。
早上8点半,
前田从寓所出发去上班。
他选择共享单车作为通勤工具。

他介绍北京的共享单车公司很多,
家门口就有各种这样的单车供其选择。
扫描车座后面的二维码,
车锁便被打开了。

旁白介绍:
在中国非常人气的共享单车,
采取通过手机来办理使用手续,
并自动扣钱的模式。

并且费用很便宜,
仅花了1块钱人民币。


中午12点,该吃午饭了。
前田决定去这家店吃。

进了店,里面的客人都盯着手机。
原来这家店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菜单,
客人在自己手机上浏览菜单。

通过手机来点菜,
再通过手机来结账。

客人一点完菜,
就会显示在厨房屏幕上。
厨师根据屏幕上的单子,
立刻动手炒菜。
因为不用服务员逐一传菜单,
极大提高了效率。

从下单到菜烧好,仅花了5分钟。

这一份25块人民币。

前田问店里的其他食客:
“这种方式方便吗?”
得到异口同声地肯定:
“方便!”“方便!”
“方便简单不用排队,座位上等着就行。”
店老板表示:
“减少人工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营业过程中没什么现金管理上的风险。”
这家店保存客人的下单、来店记录,
再灵活运用这些数据,
来管理食材,提高回头率。


下午2点半,
前田要出去采访,
他掏出手机点开叫车APP。

叫车也可以通过手机来搞定。

人不多的话,几分钟就可订到车。

到达目的地后,
利用手机来结算车费。

下午5点半,
前田来到这家本地人常去的菜市场。

传统菜市场里也正发生的异变,
一进去就看到醒目的二维码。

从生肉铺到蔬果铺,
每家店铺都贴有这样的二维码,
让“不使用现金结算”成为可能。

对店铺老板来说,
只要有手机就OK,
哪怕是一家很小的店,
也能非常简单地导入这套模式。

中国"洋女婿"的无现金生活体验
“无现金”化还不光如此,
北京市区已经出现无人便利店。

店里没有店员,
顾客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来付钱。

现在,手机结算又被应用到更广的范围,
竟然出现根据支付状况给个人分级别。

一小哥:“我686分。”

一妹子:“我755分。”

分数不同,可享受的服务也不同。
600分以上:能借到钱
650分以上:订酒店等无需定金
700分以上:购物前可先试用

政府计划在居民信息管理中,
采用这些分级数据。
对此,老百姓们的看法不大一致。
有的认为应保护个人隐私更重要,
有的则认为便利性更重要。

最后节目给出总结:
便利性与个人隐私,
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
是中日两国今后的共同课题。
网友热议:
@王小山:只有我们老年人出门带现金了。
@钱皓 :移动支付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给商家带来了很多商机。
@bot狗粮:带不带现金不要紧 大兄弟出门一定记得带充电宝
@邱西西去掉q:新四大发明歌颂了一两年了,实体经济有向好吗?裁员潮汹涌而来,老百姓是希望有钱花还是花钱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