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国家卫健委:中小学校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

中国新闻网

关注

1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后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饪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在生命早期1000天中,将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婚前体检、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孕妇学校课程重点内容,强化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强化医疗保健人员和儿童养护人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和技能。发挥妇幼保健机构和口腔专业机构的协同作用,预防和减少乳牙龋病的发生。

文件强调,针对儿童口腔健康,动态调整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覆盖范围,中央财政新增资金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实施儿童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口腔疾病干预模式。积极探索以防治效果为考核指标的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地方政府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作为民生工程,在有条件地区实现适龄儿童全覆盖。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口腔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健康口腔社会支持性环境基本形成,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12种高糖饮料,想变美要少吃!

廉价零食高糖高盐高油,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辣条、素牛排、软糖、可吸果冻……这些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被称为“五毛食品”。“五毛食品”高糖高盐高油,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还存在添加剂超标、无生产厂家、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但是,这类食品口感辛辣刺激,色泽鲜艳,很受孩子们欢迎。

记者在调查中见到的“五毛食品”,大多包装比较粗糙,甚至有的没有标注生产厂家等信息。一位商家告诉记者,这些低廉的零食因为售价不高,带来的利润并不可观,但孩子们爱吃,货物不积压,还能增添人气。

仔细查看包装袋,大多数食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都在10种左右,少的也有三四种。食用香精、甜蜜素及各种食用色素等都是常见成分。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显示,不少“五毛食品”的钠含量都非常高。比如,每100克“桑巴素牛排”钠含量高达3147毫克,“营养素参考值”为157%。

此外,高糖饮料也是大受孩子们欢迎的产品。

这些食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哪些危害呢?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雷敏表示,这些零食的特点是高糖高盐高油,长期食用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来说,高糖的零食会导致孩子龋齿、肥胖或营养不良,还会增加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高脂肪的零食容易导致孩子肥胖,并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成人每天钠的适宜摄入量为2200毫克(约为6克食盐),7—11岁孩子每天钠的适宜摄入量为1200毫克,幼儿园孩子则只有900毫克。营养素参考值,指的是每100克该食品中,该元素占正常成人一天需要量的百分比。如果一种食品每100克含钠3147毫克,“营养素参考值”为157%,那么食用100克这种食品就摄入了3147毫克钠,超过了一天目标摄入量的57%。而每天喝的水、吃的饭中也含有钠,很容易叠加超量。长期食用高盐的零食会增加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而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含糖多,每100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g。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摄入添加糖,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添加糖会增加总能量摄入,可能会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

医生表示,孩子过量食用零食,会影响孩子吃正餐,从而很容易导致孩子营养失衡,甚至引发胃肠道疾病。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看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标签,为孩子挑选健康的食品。水果、酸奶、坚果等都属于健康零食。

来源: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