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推广大使傅园慧推荐: 浙江省博物馆

新浪热点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博 于5月联合新浪新闻客户端,发起#国际博物馆日#线上活动,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承载着文明延续的精神内核,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浙江省博物馆,一起加入傅园慧的文物守护小分队!
@浙江省博物馆 始建于1929年,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中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遗存,龙泉窑青瓷,五代两宋佛教文物,南宋金银货币,中国古代漆器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

【镇馆之宝产品图片及介绍】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距今 7000—5000 年)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各种蝶形器,有木质、石质、象牙质等,蝶形器的用途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对于这件蝶形器上的图案,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大多数观点认为这表现的是史前先民对太阳及鸟的崇敬之意。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距今 5300—4300 年)
余杭反山 12 号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玉琮是由玉镯演变而来的,早期的玉琮比较矮,四边圆弧,整体圆润,晚期出现整体方正,节数增加的玉琮,显得瘦高,看不出实际用途。琮的功用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通天的法器,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宗教权的象征。

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公元前 770—前 476 年)
绍兴坡塘 306 号墓出土
1982 年 3 月,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即 306号墓。该墓出土了铜鼎、铜尊、铜豆等一批青铜器,其中的这件铜质房屋模型是此墓最珍贵的随葬品。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公元前 475—前 221 年)
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于 1995 年发现于香港市肆,后由杭州钢铁集团出巨资购回赠予浙江省博物馆,使之完璧回归越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分析指出,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合金配比堪称完美,所用铜锡的成分质地纯净,极少杂质,少铅无铁,含锡量在 16%—18% 之间,经过了铸造、磨削、抛光等多道加工工序,致使表面光洁无瑕,体现了战国时期越国铸剑师的高超技艺。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砚滴,也称水丞,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剩山图》卷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烬余本之前段。左上角有“吴之矩”骑缝白文半印,右下方有“其贞”朱文小印。是图虽为烬余本,火痕宛然可辨,然结构完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俨然富春在望。

清末民初朱金木雕宁波花轿(万工轿)
宁波花轿“万工轿”是朱金木雕最杰出的代表。这顶宁波花轿是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
【明星互动的文创礼品图片及介绍】
[礼物来啦!]
浙江省博物馆给各位傅园慧文物守护小分队的队友们准备了5份精美的文创礼品(扇子+手帕)
1、《西湖十景》团扇
以馆藏清代画家董诰的西湖十景作品为原型设计。西湖十景是浙江杭州著名的景点,包括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十景形成于南宋,为史上许多文人画家所喜爱,并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作品流传至今。团扇把西湖十景的每处景点一一展现在小小的扇面上,让顾客在参观时就可以把这些画中的美景带回家。

2、新《西湖十景》系列文化产品-《西湖十景》手帕
在原有“西湖十景”的设计基础上加以提炼,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时尚气息的“新西湖十景”系列文创品,卡通可爱、色彩明快鲜艳。

赶紧进入活动页,点击生成守护码,和傅园慧一起守护文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