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理科状元考上清华毕业后当保安 他这样说

知讯
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能够进入名校就读,以后必定是前途无忧,起码也会比平常人轻松许多。而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名校,学生在毕业后更是会拥有一份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拥有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这种想法运用到大多数清华北大的学生身上是正确的,然而也有一些人,并没有像人们预想得那样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而是走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
谁能想到一名曾经的高考状元,在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竟然会成为一名保安呢?他的一生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又是什么让这名曾经的高材生变成了一名普通的保安呢?
这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保安,就是当年长沙县的高考状元张晓勇。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长沙县的高考理科状元,随后进入了清华大学学习。在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然而后来因为这件事,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折,选择成为了一名保安>>
张晓勇回忆道,在广州的最后一年,父亲突然生病瘫倒在床。父母在,不远游,张晓勇想:“在广州漂几年,既没成家也没立业,还是回家吧。”回到长沙,事业也没起色。在房产公司呆了几年,期间经历他没有多说,08年最后便在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了保安。07年,张晓勇结了婚,08年小孩也出生,也6岁(2013年)了。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做饭、照顾小孩子。他时常想起小时候:某天,吃完饭后他拿着碗筷去洗,没想母亲气急败坏地夺过碗,狠狠地摔在地上说:“大男人应该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如今,张晓勇觉得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张晓勇表现得很淡然:“曾经的梦想磨灭了这么多年,一切都应该习惯了。”但他也坦言,1996年毕业后17年来,他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会。因为“同学们问起什么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毕业后他只去过一次北京看好友兼同学,对方问起工作情况,张晓勇下意识地撒了谎,说在长沙搞房产,是中产阶级。
这在外人看来很是令人意外,人生的命运与境遇常常是身不由己的,若是发展得不顺,人们常常会说“时运不济”,然而什么是时运呢?
对于张晓勇来说,他的“时”就是他的成长时代。在他毕业的时候,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可以直接享受由国家分配工作。然而当时的社会却也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很多人放弃了国企中的“铁饭碗”,转而纷纷下海经商;也有许多有志之士进入到各个企业中工作。
就是在这个时期内,张晓勇放弃了原本可以获得的安稳工作,而是选择进入了中日合资企业工作,把握住了自己的“时”。
而在他进入了合资企业之后,他所从事的工作与他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对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很喜欢。在这之后,他的父亲又被诊断出患病,需要有人照顾。原本,张晓勇希望能够与企业沟通,将他调动到长沙工作,这样可以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兼顾工作。
然而公司拒绝了他的申请,于是张晓勇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回到了长沙的父亲身边。这可以说是影响他一生的“运”。
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决定过于草率,不仅有失自己母校的“颜面”,而且还浪费了自己的一身学识才华,国家培养出的人才,最后却只是是个普通的保安。
然而,人各有志。有些人追求的是地位,有的人想要的是财富。而有些人,只希望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生活,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对于张晓勇而言,他选择了留在父亲的身边照顾好他,做到了一个儿子应有的样子;同时,他虽然舍弃了自己曾经的大好前程,但是却也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虽然从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张晓勇如今获得的这些都与当年那个清华毕业生应得的有些相差甚远,但是,也正是因为有像他一样的,不仅仅追逐名利,而是为了让自己心安,顺从自己的愿望生活的人,我们所处的社会才更加地多元化,也更包容。
别人做出的选择,都是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纵使其他人再怎么惋惜也无济于事。我们也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不要纠结于眼前一时的利益,只有长远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来源: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