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北京将组织高校学生有序离校离京 放假安排汇总

新浪新闻

关注

12月26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不是说高校同学就不能离京,我们将按照错峰的原则,做好期末工作和寒假的放假安排,组织同学们有序离校离京。放假安排>>

时值年末,不少高校已经进入期末考试阶段,北京等多地已陆续有高校开始放寒假。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位于北京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12月14日已开始放寒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已于12月21日放假。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已发布寒假时间安排。

早在12月初,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北京外,近期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发布有关寒假工作安排的通知。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相较于此前各校发布的2020-2021学年校历上的寒假时间安排,多所高校寒假放假时间有所提前,部分高校要求学生寒假期间“非必要不留校”,还有高校明确学生应限期离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提前返校。

12月中旬起,北京高校陆续开始放寒假

澎湃新闻在近期采访及梳理信息时发现,12月中旬起,北京高校已陆续开始放寒假,大部分高校将于2021年2月下旬收假。

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根据该校学生向澎湃新闻展示的有关学校寒假工作安排的通知,学生寒假于12月14日开始,2021年2月20日-21日分批到校。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向澎湃新闻提供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关于2021年寒假安排的通知》显示,该校学生自2020年12月21日开始放寒假,2021年3月1日开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多名学生告诉澎湃新闻,根据学校发布的寒假工作安排,该校学生寒假从12月21日开始,2021年2月27日返校报到注册,2021年3月1日开始上课;实际中有不少学生已于12月21日前考试结束放假。

中央民族大学12月中旬发布《关于调整2020-2021学年寒假放假时间的通知》,明确学生2021年1月4日-2月28日放假;教职工1月15日-2月27日放假。

中央财经大学12月中旬发布的寒假工作安排明确,寒假为2021年1月4日-2月18日。学生放假时间从本学期教学和考试安排结束开始(具体时间由各学生培养单位根据各自工作安排决定),至2021年2月20日、21日报到注册,2月22日正式上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2月21日发布的寒假安排显示:学生放假时间为2021年1月18日-2月28日,3月1日正式上课;教职员工放假时间为1月25日-2月21日,2月22日正式上班。

澎湃新闻还从中央音乐学院获悉,该校寒假时间安排在2021年1月18日-3月6日;3月7日开学报到,3月8日正式上课。

多所高校放假时间较校历提前,部分学校假期达70天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和“错峰”放假要求下,多所高校寒假起始时间比此前校历中安排的放假时间有所提前,部分高校假期相应延长,学生寒假长达70天。

北京高校中,如中国矿业大学,校历上安排的寒假时间为2021年1月25日-2月28日,共计35天;实际已调整为2020年12月21日放假,2021年3月1日开学,假期延长至70天。

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寒假放假安排来看,这两所高校的寒假也长达70天。

中央财经大学校历上安排的寒假时间为2021年1月11日-2月21日,共计42天。实际该校已调整为学生1月4日-2月18日放假,2月22日正式上课,假期共49天。

另有中央财经大学大一学生告诉澎湃新闻,其所在专业已于12月18日考试结束放假,实际假期可达65天。

中央民族大学校历上的寒假安排为2021年1月16日-2月28日,共44天;实际已调整为:学生1月4日—2月28日放假、共56天,教职工1月15日-2月27日放假、共44天。但因2021年1月1日-3日为元旦放假调休,这意味着该校学生寒假实际从1月1日就开始了,假期达59天。

湖北大学校历上的寒假安排为2021年1月16日-2月21日,共37天;近日正式公布的寒假安排为:学生2021年1月10日-2月28日放假、共50天,教职工1月16日-2月23日放假,共39天。学生放假时间提前的同时,假期延长了13天。

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寒假放假时间由校历上的2021年1月25日-3月4日;调整为分年级“错峰”放假:本科2017、2018级学生以及二、三年级研究生2021年1月11日-3月4日放假,本科2019、2020级学生以及一年级研究生2021年1月16日-3月4日放假,教职工2021年1月18日-3月3日放假。学生假期开始时间提前了9-14天,假期也相应延长。

有高校明确最晚离校时间,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提前返校

以往,每年寒暑假期间,各高校都会有部分学生因实习、考试复习等需要,选择假期留校。

今年,部分高校出于疫情防控等因素考虑,要求寒假期间学生原则上不留校、不返校,个别学校还明确学生应限期离校、不得擅自提前返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贯培学院发布的通知中表示,全体学生应于12月13日前离校返家。寒假期间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原则上不留校、不返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寒假安排通知中明确,全体学生应于2021年1月15日前离校。学生返校时间将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另行通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提前返校。

广东海洋大学的寒假安排中也明确,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寒假期间留校,违者将追究相应责任,并强调本科学生一律不得在寒假期间留校。

另外,有部分高校表示,鉴于疫情影响,坚持“非必要不留校”原则,但同时也将做好确需在校留宿的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

辽宁科技大学12月24日发布通知,要求按照“非必要不留校”原则,严格落实好假期留校学生的审批、报备等工作,明确每名留校学生的管理责任人,压实管理责任。

中央财经大学要求,各学院要做好学生放假离校工作,确需假期留校的,要严格审批程序,并将审批材料和留校学生名单报送学生处、研究生院,学校将根据需要安排留校学生相对集中住宿。

类似的,北京科技大学也要求,学生放假坚持“错峰”原则,各单位要“一人一档”制定离校、留校、寒假期间返校学生信息台账,确有必要留校、寒假期间返校学生须采取申报审批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院党委审批。

北京第19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汇总

(12月27日下午)

12月2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3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本地和境外输入疑似病例。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94次会议强调指出,当前我市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各区各单位要进入应急状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严厉的措施,全力以赴、从严从快抓好疫情防控处置,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要加快流调,及时锁定密接者和刺密接者,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染病链条,相关区域要主动筛查,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快检快出,全覆盖,不遗漏。统筹调配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做好采样和检测的组织工作,保持平稳有序。要把溯源作为重中之重,集中优势力量精准发力,迅速开展病例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比对,加强病例及关联分析,甄别排查传染源源头,要严格管理,依规划定风险地区,对病例所在的社区、村等区域严格实行封闭管理。

要严格执行入境人员“14+7”医学观察措施,督促入境人员认真遵守防疫规定,如实申报健康状况,有症状及时报告;加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管理,做好发热门诊、急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防院感工作,严格私人诊所、小诊所、药店监管;对餐饮场所、零售市场、农贸市场、商超等公共服务行业新入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要做好核酸检测点现场引导和秩序维护,防止人员聚集扎堆,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北京要求做好各类考试防疫工作,对重点区域考生单独设置考场

要加强社会面防控,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少流动,做好各类考试防疫工作,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温验码等措施,对重点区域考生单独设置考场,做好应急准备。广大市民朋友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紧绷防控之弦,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12月2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些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昨日通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5例确诊病例及12月25日确诊病例之间互为亲友关系,涉及3个家庭,曾于近日在一起聚会或一同购物;无症状感染者曾搭载过确诊病例。已对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均乘坐国航CA946航班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12月26日0时至24时,新增3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本地和境外输入疑似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乘坐国航CA946航班,于12月25日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机上座位分布于49排至54排。目前,已对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居住的集中隔离酒店等场所进行消毒,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2020年12月26日,全市报告5例本地确诊病例,近14天全市累计报告9例本地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从2020年12月27日起,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高丽营镇张喜庄村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风险地区3个,为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村。全市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2名确诊病例为顺义金马工业区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配件中心员工,1名确诊病例为金马工业区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顺义基地员工,1名确诊病例为顺义华联二层零度衬衣店员工。3人曾在全聚德烤鸭店(顺义店)聚餐,2人在顺丰大件中转场兼职。详情>>

市疾控提醒市民配合核酸检测、社区管控等防控措施

本市近期已出现多点散发及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再次提醒市民朋友,要积极配合本市相关区域采取的核酸检测、社区管控等防控措施,如近14天到访场所涉及顺义区已公布的病例轨迹相关地点,要及时向社区报告,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主动前往辖区组织的核酸检测地点,按照社区要求接受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自觉做到不扎堆、不聚集、不离京,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要进一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坚持科学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位市民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应该为维护首都安全做出努力。

5例确诊病例均在地坛医院隔离治疗 顺义继续坚持战时机制

2020年12月26日以来,顺义区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正在地坛医院隔离治疗。他说,我们将继续坚持战时机制,从严从快流调溯源,科学规范管控风险,织密织牢防控体系,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今天15时 顺义已核酸采样838270人

针对当前疫情,顺义区从严从快流调溯源。追踪到新增的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424人,密接的密接153人,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目前,全区已启用111个核酸采样点,8000余名社区工作者、国企职工、下沉干部和1750余名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昼夜奋战在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第一线,截至12月27日15时,已采样838270人,已出结果389294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余样本正在紧张的检测工作中。

顺义两家公司封控 全员核酸检测

针对当前疫情,顺义区科学规范管控风险。第一时间对上述人员所涉及的南法信镇西杜兰村、东海洪村实施封闭式管理,对高丽营镇金马工业区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配件中心、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顺义基地进行封控,全员进行核酸检测,严格健康监测。

顺义全面检查全区所有小药店、小门诊

针对当前疫情,顺义区织密织牢防控体系,紧盯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查短板补漏洞,构筑疫情防控坚实屏障。全力配合首都机场做好防疫工作,地企联防联控,严格闭环管理;继续加强冷链企业、冷链食品的安全检查,全区已建立涵盖343家市场主体、549个冷冻库的管理台账;对商超餐饮单位加大检查力度,测温、扫码、限流、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对全区所有小药店、小门诊开展全面检查,严格退热、咳嗽类药品信息核查登记;加强预检分诊和院感防控,对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严格留观。

“两节”将至首都文化旅游市场管理将适度从严从紧

2021年元旦、春节将至,首都文化旅游市场将迎来人员流动、游客和观众聚集高峰,给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带来重大考验。为扎实做好“两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防止大规模聚集,确保文化旅游领域防控不放松、疫情不反弹、节日过得好、群众都满意,全市将采取一系列疫情防控和应对大人流措施,其中包括适度从严从紧。针对首都“两节”特点,以减少流动、防止聚集为根本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有效防控,落实“四方责任”。提倡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

“两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庙会等节日文化活动

为应对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游客和观众聚集高峰,表示,本市将坚持实时监测、动态研判、跟踪评估,精准实施文化和旅游场所大人流预警响应,动态调整防控政策措施,严防人员大规模集聚风险。

他介绍,本市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两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大型演出、游园会、联欢会等节日文化活动,确须举办的应在慎重评估基础上从严审批,落实“谁主办,谁负责”要求。

市文旅局:两节期间将严控进出京旅游

“两节”期间,本市倡导各地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组织旅游团队进京。本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开展在京人员赴中高风险地区的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接待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来京团队旅游。继续暂停出入境旅游业务。同时,本市要加强团队旅游管理。按照“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旅行社和相关企业主体责任,合理调控进出京旅游团队规模,严格落实北京和京外旅游目的地(含途经的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团队旅游线路、规模和出游时间,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全程逐人落实防控要求。

两节期间公园景区及室内公共场所按限流75%开放

元旦、春节期间,本市将加强公园、景区及游客集聚地流量管控。在落实各项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市公园、景区、名胜古迹等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限流75%开放,推进预约管理常态化,严格控制预约人数,引导市民和游客错时出行、错峰游览。

不接受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入住酒店或进入景区

元旦、春节期间,本市不接受14天内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入境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或进入景区游览。低风险地区进京人员入住酒店和乡村民宿需持“健康宝”未见异常状态。文化旅游场所提供餐饮服务要严格落实餐饮场所疫情防控指引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加强游客疏导!严防人员聚集和拥挤踩踏

“两节”期间,在重要游览点、观景平台、冰雪景区、交通接驳点、狭窄通道、购票、餐饮以及各类节庆活动等容易形成游客聚集拥堵的区域,应加强对旅游团队和游客的引导疏导,严防人员聚集和拥挤踩踏。加大对景区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高风险旅游项目、冰雪项目、森林防火以及文娱场所消防安全等的日常巡查检查。做好动物类、湿地类公园景区的安全提示。 

此外,市文旅局还将加强营业性演出审批监管。暂停受理审批“两节”期间举办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已经审批的,各类演艺机构要落实“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控制“两节”期间商业演出活动规模,严格落实演出现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两节”期间将实时监测公园景区客流量

元旦、春节期间,本市将强化对文化旅游场所的监测预警。对公园、景区客流量开展实时监测,组织百度、高德等主流网络地图厂商为群众出游提供及时指引,有序疏导市民和游客选择出行路线、时段和公园、景区。

“两节”期间鼓励提供“云演出”等在线文娱产品

“两节”期间,各级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机构将充分挖掘、整合现有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丰富的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和数字文化旅游服务资源,鼓励“云演出”、线上演出和演出直播等新业态提供优质在线文娱产品,最大限度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节目供给,活跃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在落实限流预约等防疫规定基础上,保障开放时间,创新线上参观、游览阅读等方式,有效减少大人流聚集。

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各采样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国际进港航班抵达首都机场之后,旅客所在的处置专区是物理隔离,整个转运的全流程是闭环管理,与旅客接触的工作人员全面防护,处置专区的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国际航班进港后均停靠处置专区,旅客下飞机后在处置专区办理入境手续, 随后,由专门的转运巴士转运出机场。首都机场的处置专区是一个独立的航站楼,从空间上实现了物理隔离,旅客从处置专区经机坪转运离场有专门的运送流程,整个过程不会与其他旅客发生接触。另外,大兴机场的国际航班目前还没有恢复运行,环境检测和消杀标准与首都机场一致。

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均运行正常

目前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运行正常。提醒旅客朋友们,进入航站楼前请准备好北京健康宝、并且规范佩戴好口罩。

来源:北京日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