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女孩除夕被困浴室30小时:睡马桶,喝自来水

中国新闻周刊

关注

留京过年后,26岁女孩小飞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除夕当晚,她不慎被锁在浴室困了30多个小时,随后展开了一场漫长的自救…

她先是每隔半小时大声呼救一次,可惜并没有引起周围邻居关注。她又想起来初一会有快递送达,于是将希望寄托于快递员,后来为了保存体力,便坐在马桶上睡觉。

初一早上,她的呼救声引来一位邻居,但并没有获得信任。阿姨很警惕,问她为什么会被困,一个人为什么没带手机,几分钟的对话之后,楼道里没了声音。

那是她被困期间最崩溃的瞬间。眼看着希望远去,求助变得困难,一下子哭了出来。但她很快意识到,不能因此而失望,继续哭下去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让自己的处境更惨,那时她的体力已经很弱了。

然而接下来,快递被放到了快递箱,另一个希望也破灭了,直到…

本人亲述脱困经历,以此提示他人如何自救。很快,小飞发现,不少独居者都曾遭遇类似情况>>

过往报道显示,2018年,深圳南山一名独居女孩被困厕所5个多小时,同样因为门锁损坏,经过不断呼救,终于被社区工作人员发现;2019年,深圳宝安区一名独居作家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家,好友发现其失联,进而发起搜救行动,该作家被困2天后才获救;独居老人因为意外被困的情况,更是不在少数。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独居成年人口数量超过7700万,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庞大的数字背后,自由和挑战并存,而如何避免一人生活的风险,也成为独居者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月24日,小飞向中国新闻周刊讲述了她被困的经历,以及她独居的生活状况。

被困浴室30多个小时

我从没想过今年春节会如此非比寻常。

2月12日凌晨1点多,我去洗手间洗漱,像往常一样,我没有带手机,也习惯性锁上了卫生间门。当我洗漱完准备走出浴室时,发现怎么也打不开门,我以为是门把手出了问题,于是用更大的力气旋转,但还是拧不动,锁芯也没有任何变化。

意识到锁舌可能错位卡死,我开始着急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尝试用刮眉刀别开锁芯,又卸下花洒喷头打碎玻璃门,甚至尝试找工具卸下合页,但无论从哪一侧尝试,都无法打开这扇老式木门。

没有带手机真的太后悔了。打破门玻璃后增加了空气流通,我尝试语音唤起天猫精灵来判断时间,并每隔半小时大声呼救一次,可惜并没有引起周围邻居关注。我想起来初一会有快递送达,于是将希望寄托于快递员,后来为了保存体力,便坐在马桶上睡觉。

被困30多小时后,师傅只能拆除门锁。图/受访者提供

初一早上,我的呼救声引来一位邻居,但并没有获得信任。阿姨很警惕,问我为什么会被困,一个人为什么没带手机,几分钟的对话之后,楼道里没了声音。

那是我被困期间唯一崩溃的瞬间。眼看着希望远去,我的求助变得困难,一下子哭了出来。但我很快意识到,我不能因此而失望,继续哭下去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让自己的处境更惨,那时我的体力已经很弱了。

快递被放到了快递箱,另一个希望也破灭了,我意识到先前的求助信息可能无效,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去求救。第二天晚上,我开始用花洒大力敲击管道,并发出自己的位置和求救信息。只有制造噪音,对别人的生活造成影响,才有可能获得关注。

就这样,一直敲到初二早上,希望终于到来。早上七点多,楼下的邻居小哥到门口询问:“是有人在叫吗?”在说明情况后,我把大门电子锁密码告诉了他,在一番尝试后,卫生间门依然打不开,于是只能求助修锁师傅。这时我已经被困了30多个小时。

30多个小时里,我的情绪基本稳定,但获救之后却掉了眼泪。绷了很久的情绪终于得到放松,我抱着我的猫,点了喜欢喝的奶茶,我觉得可以放松了,可以哭了。

由于门锁卡死,修锁师傅只能拆除门锁。后来他告诉我,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先前也有独居女孩被困厨房两天多。得知我的情况,他还送来牛奶蛋糕,真的还很感激他和楼下邻居。为了提醒大家,我将自己的获救经历发到了朋友圈,为了避免让父母担心,我还是屏蔽了他们。

但没想到,这件事会如此受关注。后来有网友质疑,为何邻居听到求救声,却没有实施救助。其实我很理解,对阿姨来说,施救几乎没有成本,但是进入一个陌生人家里,一定要考虑个人安全,比如密闭空间里会不会有持刀行凶。

其实这也不是个例。我不否认无条件的善意,但事实是很多善意是有前置发生的。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是旁观者态度,面对他人的呼救,我们并不是立马上前打探,而是先保持观望。所以我并不会因此而失望,或者停止求助。

尽可能考虑所有安全问题

我是去年才开始独居的。

我从初中开始寄宿,一直过着集体生活,没有个人独立空间。刚来北京时也合租过,但因为经常熬夜,工作要剪视频、打字,也不想影响到合租伙伴,加上收入还能支持我的选择,所以就搬出来独居了。

最大的快乐是自由。我不用共享厨房和卫生间,可以随意安排任何一个角落,也可以把房间搞得很乱,整个空间都是我的。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我的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看书、追剧、加班或者搞副业,没有人会干预,毫无拘束和让渡,我可以完全享受其中。有时候通宵也很快乐,但我会给自己一个限度,并不会完全放纵自我。

虽然也会比较懒,但还是尽量保持生活的秩序感。我会定期做家务、给猫洗澡等等。我设置了23点的闹钟,每天到点后,我会回顾一天的生活,看哪些事情没有做完,需要怎么安排处理。如果明天要上班,而工作还没有做完,我也有可能会一晚上不睡觉来处理,并且做出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不是很热衷于社交,所以即便不说话,也不会感到不适。因为工作需要大量沟通,回家之后,沉默反而变成习惯。有时候我会喊猫,夸夸它或者拿支笔逗它,这种沟通其实也很有意思。

另一方面,我和周围环境依然保持联系。我并不排斥共享个人空间,家里准备了多副碗筷,朋友会常来做客。我也会经常约人逛街、聚餐,对我来说,这些事情都可以自由选择。

我和旁边一户老太太比较熟,楼道里碰面时我们总会打招呼。有时候我要加班,家里来人查水表,她也会帮我应付。她知道我养猫,家里有大纸箱,就会主动来问,要不要拿去给猫玩儿。这种关系其实还挺友好的。

虽然只是一年时间,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甚至对独居“上了头”。算不上精致,但让我很舒适,所以也对这个空间有了归属感。

对于所有独居女性而言,安全问题是最受关注的。所以我尽可能考虑了所要面对的情况——出门容易忘带钥匙,我选了密码锁门;为了防止来者图谋不轨,我安装了门铃和两个摄像头;智能设备之外,一些安全指南也是不得不采纳的,比如尽量不要晚归。当然,所有这些都不能完全排除所有隐患。

这次意外之后,除了提醒自己随时将手机带在身边,我还在考虑新的人工智能助手,可以登录账号接入通讯录,方便我处理类似情况。另外,我也和朋友约定,如果几个小时联系不到,可以帮我报警。

除此之外,我暂时还没遇到其他难以解决的麻烦。现在社会专业化分工基本明确,很多问题都可以找专门人员来处理,比如搬家和维修,其实出钱就可以解决了。实在需要帮忙,我也会求助朋友。

我也遇到过身体不舒服。有时候头痛,或者发烧,也会想如果有个小伙伴,比如有个男朋友陪伴多好,但这并不是必然选择。而且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点个外卖送药,吃过盖上被子闷头大睡,醒来一切都好了。

独居是我的个人选择

在被困事情引发关注后,很多网友质疑,我为何不去合租或寻找伴侣?这是我的个人选择,对我来说,独居的快乐远远大于坏处。

我并不是不需要亲密关系。如果有一段合适而稳定的关系,我当然会选择两个人一起生活,但在没有的情况下,我完全可以承受一切。我不会特别依赖于亲密关系,相反地,在和别人相处时,我往往是被需要的一方。

在没有亲密关系的情况下,独居的成本也是我工作的动力。我很少自己做饭,在家基本靠外卖,有时候想喝奶茶,平台要求两杯价才能起送,无形中会增加一部分消费,这也就督促我要努力赚钱,提高生活质量了。

因为日常生活已经足够忙碌,我很难体会到一人生活的孤单。而且我也不允许自己被情绪左右,即便会有落寞感,我也会主动调整自己。

我不会因为无聊而失眠,或者通过长时间刷手机来消解情绪。如果精力充沛,我会拿一本书看到通宵,或者选择睡觉、看剧、吃美食、或者出去走走。比如睡觉时我会想,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事情为何会发展至此、我该怎么做,想想很快就解决了。

所以说,我其实挺适合独居的。我很小就喜欢看书,在接受这么多年的教育后,我的精神世界已经足够自由和丰富,它足以让我独当一面。

这也许和我的经历有关。小时候,我有段时间是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的,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我也经历了一些痛苦,后来我开始有意识地要求自己,比如经历起伏时我不能被别人影响,不开心时我要自己内化。后来慢慢地,我就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情绪了。

对于这个社会、或者周围人的看法,我也不会很在意。我和朋友们都是和而不同,彼此尊重,至于这个社会怎么定义女性,该不该独居、该不该结婚,我不能说与我无关,但作为个体,我完全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生活。我没有触犯社会的底线,所以也不会真正影响我。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