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15岁女生弑母藏尸,残忍细节曝光

知讯

关注

一则新闻引爆了微博热搜:

黑龙江一名15岁的女孩,12月杀死亲生母亲,藏尸冰柜,最近才发现尸体。

三个多月,近100天,女孩弑母后冷静自若,瞒得密不透风。

若谁问起来,就说“妈妈跟陌生人走了”;若没人问起,就该吃吃该喝喝。

外人看不出异样,家人也不觉得奇怪。要不是尸体被家人发现,她或许真觉得自己能瞒天过海。

警方破获此案,逮捕了女孩,一番耐心开导,她交代了自己弑母全过程。

杀意来自一场口角。

去年12月3日,女孩和妈妈吵了一架,她越吵越气,将妈妈杀死,鲜血溅了一地。

接下来,她做了两件惊人的举动:

一件是用毛巾擦掉血迹,打扫干净现场;

另一件是将110多斤重的尸体装进编织袋,运到冷库存放。

反应冷静,条理清晰,理智迅速,简直不像是一名年仅15岁的女孩。

女孩被逮捕后,消息在整个镇上传开。

记者采访时,女孩学校附近10名商户几乎都听说过此事。

村里人传言:女孩酷爱打游戏,杀死母亲后,还在打游戏;

母亲没有一刀毙命,而是捂着出血的脾脏呻吟:

你别救我了,我不活了……

一个共同的疑问在人们心里扎根:女孩为什么要弑母?她和妈妈到底有什么过节?

可我觉得,比起弑母原因,另一个问题更让人毛骨悚然:

女孩为什么弑母后如此冷静?

不但打游戏,毁尸灭迹,甚至想到用编织袋装尸体,才不容易被拆穿。

入行心理咨询后,我发现比起那调皮捣蛋的孩子,更让棘手的问题,很多来自最乖、最优秀,最懂事、最让人省心的孩子。

为了隐藏问题,他们都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城府。

01

国内最近发生的弑母案中,我们能找到一个共同点:

弑母的未成年人无论年纪多大,弑母之后都表现得异常冷静。

青岛一名15岁的女孩,弑母后反锁房门,将母亲的尸体装进行李箱,共处两天一夜。

警方逮捕她时,左邻右舍都议论开了。

因为这对母女,真的太普通。

母亲是个好母亲:砸锅卖铁也要给女儿最好的,女儿想吃羊肉,就托朋友从内蒙古杀活羊寄过来;女儿想吃牛肉,就托朋友从澳大利亚寄进口牛排。

女儿是个好女儿:钢琴十级,就读名校。成绩算不上拔尖,但也名列前茅。懂事礼貌,知道喊人。

母亲任劳任怨,女儿懂事乖巧,这不就是中国式母女最寻常的样子?

可是寻常之下,藏着深不见底的异常。

新闻报道称,女孩被逮捕时,面无表情,谁都猜不到她和母亲尸体共处两天一夜,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指认犯罪现场时,女孩戴着口罩,脸上没有泪水,非常镇定;

警察透露,女孩前一天就计划杀死母亲,因为住校没有得逞,周六回来之后才动的手。

一切的一切,指向一点:

女孩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她冷静的构思,冷静地实施,冷静地善后。

就像处理一头家畜一样,干脆利落,步骤清晰,没有感情。

可是人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

她的感情去哪里了?

湖南一名12岁的男孩,同样“丢了感情”。

他亲手砍死母亲,然后反锁房门,换下染血衣服,扔掉作案工具。

第二天外公来问,他撒谎说“母亲没在家”,抱着两岁的弟弟,去爷爷家吃早饭。

警方讯问时,他信口雌黄“母亲是自杀”。后来指认现场,脸上毫无悲戚神色。

邻居们后怕:这孩子太狠了。却不知道他为什么“狠”。

他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爱笑爱闹的时候。谁都不知道那压倒性的冷漠和理智,到底从哪里来的?

最疼爱他的爷爷奶奶,如今很害怕他。

他们不知道这个“把情绪藏得很好”的男孩脸上,什么时候会再度浮现出杀意。

我们也不知道,那些弑母的孩子,到底是天生极致冷酷,还是后天失去了共情能力。

只是三起弑母案,都揭露了一个真相:

孩子的问题,从他们“开始不像孩子”就埋下了伏笔。

他们有特属于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如果压抑到了极限,那些天真的外壳底下,真的会生出万千恶意。

02

做青少年咨询时,我最头疼的一类孩子:

特别聪明,满口理论,很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儿,可就是解决不了。

他们的痊愈进度总是很慢,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咨询。因为无论有多努力去感受他们的情感,都会被一面无形的墙挡住。

这面无形的墙,叫做“防御机制”。

并不美好的童年里,孩子不被允许自由表达情感,无师自通就学会了压抑。

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压抑的情感太多,就会把“自我”推到悬崖边。为了不掉下去,内心便产生各式各样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保护了“自我”,使它不受痛苦挤压;也囚禁了自我,使它不被外界看到。

牢固的防御机制,时常会扭曲孩子内心,但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某些时候,它能让孩子变得坚强上进,充满能量;某些时候,它能让孩子变得消极厌世,暴躁偏执。

结果是哪方,取决于孩子的“防御”是否强大到压垮自我。

《精神分析诊断》认为,人类会在两种时候强烈感受到“防御机制”的存在。

一种是“回避或掌控强烈情感”的时候。

青岛15岁女孩,弑母前曾和母亲产生激烈冲突,她品尝到了极致的愤怒,悲痛,焦虑,抑郁……

错综复杂的情感冲昏了头,人反倒变得冷静,看起来“心平气和”,其实自我已经被压缩到很小了。

另一种是“维护自尊”的时候。

12岁男孩回答弑母原因,坦言“我就是恨她”。

村人说,男孩母亲脾气不好,小时候没陪在他身边,住一起后发现孩子有很多坏习惯,就常冲他发脾气。

偏偏男孩自尊很强,时常打架闹事。他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方法,虽然错了,但他就是这么活过来的。

母亲的愤怒,一边挑战男孩的自尊,一边滋养了防御机制,让他变得越来越偏执。

防御越强大,越理智,自我就越不理智,因为压抑的情感得不到宣泄。

如同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的: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学会用挥拳来保护自己,那么15岁的时候,他会成为一名罪犯,因为他仍在挥拳。

03

童年时期,孩子回避情感、维护自尊的时候越多,防御机制就会越发强大,可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它。

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保护自己,什么时候不需要。

就像一把永远打开的伞,很费力才能合起来,只能丢在一边,慢慢积灰。

于是强大原始的防御机制,就成了精神异常的根源。

那么问题来了:

防御机制这么可怕,为什么大多数人的防御机制,并不会导致精神异常呢?

犯罪学家詹姆斯.法隆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心理变态的因素有三个:

基因病变,大脑损伤导致自控力和同理心下降,成长环境因素。

他发现,即便一个人基因病变、大脑损伤,只要在和谐友爱的家庭中长大,就不会变成一个罪犯。

因为“爱”是最完美的保护,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被尊重,这滋养了孩子的自我,让他能够驾驭防御机制。

体现在生活中便是:他找回了感觉,开始流露感情,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学会自我安慰或寻求帮助。

而这个过程中,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的积极关注,都可以起到正面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意识到:

他不用通过“不像自己”来保护自己,便有机会恢复成一个健全的人类,坚强地长大。

他会冲母亲发脾气,也会因为伤害母亲深感愧疚,哇哇大哭;

她会跟家人耍性子,也会为了维护家人充满力量,挺身而出。

防御机制让一个孩子成为“好孩子”。

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好孩子”“坏孩子”之间,更愿意当一名好孩子的动力。

不是因为她被教得很好,而是因为她不想变坏。

她有感情,无端伤害别人会让她感到难过。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而为人,有些痛苦必不能少,有些感受也不能回避。

家长的责任,就是引导孩子感受痛苦,表达感受,这样他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活出自己。

生活从来不只有单纯的一面,孩子也不只有眼前一个模样。成长是门艺术,总会在不经意间塑造出输赢。

中国家长总爱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线在那里,你自己跑。

跌倒了,便爬起来,变得坚强;若爬不起来,也被允许躺一会儿。

家长重视得失,其实对孩子来说,可以喊痛,可以哭泣,就是最大的奖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