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子熬夜熬出老年斑?真正的危害更严重!

新浪新闻
近日,一则“90后女子长期熬夜长出老年斑”的消息冲上热搜,网上一片哀嚎。
随后有专家辟谣,女子脸上的斑不像老人斑,而且长老年斑跟熬夜也没有关系。
专家认为,警示“不要熬夜”并不需要那么多噱头,其真正的危害已经足够可怕>>
1
“熬出老年斑”缺乏科学依据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27岁的杭州女子自高中毕业后就没在凌晨2点前睡过觉,多年熬夜下来,她的脸上居然长出了老年斑。

▲网传的“90后女子熬夜熬出老年斑”。
消息一出,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我已经知道熬夜会变秃、变笨、猝死了,不要再吓我了。”
“熬出老年斑,公交车上会有人给我让座吗?”
爱熬夜的网友们又慌了。
随后,有皮肤科医生在线辟谣称,该女子脸上的斑更像是环状色斑,而不是典型的老年斑。此外,尽管熬夜确实会对皮肤造成伤害,但是“熬出老年斑”则没有科学依据。

▲一些皮肤科专家陆续在网上辟谣,认为熬夜熬出老年斑不科学。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自治区江滨医院皮肤科医生魏金瑛介绍:
老年斑其实是脂溢性角化病,因为好发于老年,所以叫老年斑。当然,并不是只有老人才会长老年斑,少数年轻人也会长,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日光照射等相关,跟熬夜并没有明确关系。
2
熬夜对身体是“系统性打击”
不少医学专家认为,比起长老年斑,熬夜的真正后果更严重。
6月24日,记者从南宁多家医院了解到,一些熬夜诱发的病例,后果比长老年斑可怕得多。↓↓
南宁一名30岁出头的银行高管李亮(化名),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他身体每况愈下,去年的一个夜里突发脑出血而倒地。医生认为,尽管他本身的血管存在一定病变,但长期的劳累、熬夜是诱因。
脑出血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李亮现在连话都说不清楚,更无法行走。目前他正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过最年轻的急性心梗病人才20岁出头,是一名男性,平时很少运动,一日三餐靠外卖,生活作息很不规律,年纪轻轻就把心脏折腾坏了,他的病史中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长期熬夜。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张红星介绍:
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晚上11时至凌晨1时,凌晨1时至3时,这两个时段对应经络学说里的胆经和肝经,如果这个时候还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就会影响相应的身体系统。尤其是肝经,对应的是现代医学的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的紊乱会导致月经不调、便秘、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时间长了,免疫功能变得低下,更多疾病可能趁虚而入。
熬夜往往还会带来消化系统的紊乱,因为消化系统也需要休息,而熬夜的人往往忍不住在夜里吃吃喝喝。当内分泌和消化系统都出了问题,则容易引发肥胖,这也是“越熬越胖”的原因。随着肥胖的发生,又会引发血压、血脂、心脏等更多问题,尤其是心脏问题,常表现为心悸、心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跳骤停,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熬夜会猝死”的原因。
3
白天不如意,晚上想“报复”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南宁市心理医院)的心理专家表示:
很多人的熬夜,其实是报复性入睡拖延症,其特点是入睡比预期晚,但没有有效的理由,比如外部事件或潜在疾病;自己意识到熬夜晚睡可能导致负面后果,却仍然难以自控。
报复性熬夜的人,到底在报复什么?心理专家认为,报复对象可能是过得并不如意的白天。白天越压抑越不自由,晚上越想要加倍利用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光。
2020年中国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为6.82小时,相比2013年的8.83小时,减少了2小时。23时以后入睡的占了75%,熬夜至凌晨1时的超过30%。
专家们表示,尽管睡前奖励自己放松一会儿,能让辛苦了一天的自己感到些许“报复”和“奖赏”的快感,但是时间长了会拖垮身心健康。白天已经很辛苦了,晚上更应该对自己好一点,睡个好觉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相关链接:
1。几点睡觉才叫熬夜?
张红星表示,一般来说,晚上11时前入睡是正常的,超过这个时间就可以视为熬夜了,特别是凌晨1时后还不入睡,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大。
2。短期不可避免的熬夜,如何降低伤害?
专家建议,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短时间内不得不熬夜,可以白天睡个午觉,缓解熬夜带来的疲劳感;晚上多喝水,增加代谢;熬夜带来的体力消耗,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来改善,比如多吃谷物、豆制品、瘦肉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此外,熬夜尽量避免僵坐,伸伸懒腰,走动一下,可以改善供血,提高效率。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