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换了张皮

圈内
来源:南风窗
10 月 10 日,《长津湖》电影票房破 40 亿。
这带动了作为主演之一的易烊千玺个人票房累计破 70 亿。而易烊千玺也被业界寄予了即将成为史上最年轻的 “ 百亿票房演员 ” 和 “00 后首位百亿演员 ” 的厚望。
易烊千玺个人票房破 70 亿
以上数据非常靓眼。在以 “ 流量 ” 为评判标准的娱乐圈看来,这无疑是令人称赞的。
不过,
“ 流量 ”“ 数据 ” 等带有浓重饭圈色彩的标签正在他的身上一点点剥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被行业和大众所认同的奖项。易烊千玺似乎比其他流量明星更早预见了时代的走势,快速实现了从顶流偶像到青年演员的转型。
在 “ 后流量时代 ”,我们还能期待更多的易烊千玺吗?


打磨
山峦与江河连绵的江南水乡,伍万里光脚越过渔船和栈道,追赶至江边。
他顶着稻草般凌乱头发,一身脏、乱、烂的布衣,土黄土黄的脸,摇头、晃脑,但目光坚定地对哥哥伍千里说:“ 我要跟你打仗去。” 说罢,他扭动了一下肩膀,这个动作似乎透露了伍万里在重大决定后内心反扑出来的摇摆和胆怯。

参军前的伍万里(易烊千玺饰)
这是《长津湖》电影中,主角伍千里和伍万里在行军前的一场重头戏。
在《长津湖》里,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有着一条完整的人物成长线:从一个 “ 目之所及不过数华里 ” 的乡间毛头小孩,跟随哥哥上了战场,在目睹了敌人的可怕、战争的残酷和队友的牺牲后成长为可手刃敌人、百发百中的 “ 神投手 ”。
如何呈现人物成长的变化、把握这个人物的质感?演员易烊千玺的方法论是打磨。
“ 磨刀不误砍柴工 ”。打磨,首先需要的是时间。据《长津湖》电影出品方之一的博纳影业的 CEO 于冬透露,易烊千玺长达 8 个月的时间一直在剧组里,不串戏,不跑活动,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塑造角色,某种程度上,跟易烊千玺所钟爱的泥塑有着异曲同工之道。将一块天然的粘土捏制成动作到位、神韵齐全的泥塑小人,除了娴熟精准的手法外,还需要工匠师对人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人物所处环境氛围的想象。

易烊千玺制作泥塑
开拍初期,易烊千玺待在导演陈凯歌的组里,拍摄 “ 伍万里 ” 上战场前在家乡的戏份。易烊千玺自己形容,这时候的 “ 伍万里 ”,就是一个 “ 江边野孩子 ”。
“ 野性 ”,是从小按部就班、性格内向、乖乖长大的易烊千玺身上甚少出现的特征。
因而,在拍摄电影开篇 “ 伍万里 ” 在江边打闹、撒野的戏份时,易烊千玺难以找到 “ 野孩子 ” 的感觉,加上移动中的船只和奔跑的演员之间配合的难度,他 NG 了 16 次,是他拍戏以来 NG 次数最多的一场戏。

易烊千玺拍摄伍万里江边打闹戏份花絮
后来,陈凯歌描述自己在旅途中偶遇的 “ 野孩子 ”,“ 一直盯着人看,眼睛里冒火 ”,易烊千玺听了之后,“ 一下子找到了万里的感觉 ”。
这种对角色的准确揣摩,一直存在于《长津湖》后来的拍摄当中。
负责战争场景的导演林超贤表示,虽然易烊千玺在片场是一贯的寡言,但他对角色的理解十分精准,心中非常清楚伍万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最初江边撒野时的懵懂欢脱、到初入军队的鲁莽无知,到后来战场上杀敌的英勇无畏,“ 伍万里 ” 的眼神从呆滞游离,到愤怒鄙夷,最后成了坚定锐利,人物心境的成长在他的眼神中看得一清二楚。

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伍万里(易烊千玺饰)
《长津湖》是易烊千玺第一部动作戏,他首次演绎了爆发力极强的打斗、战斗场面。在拍摄过程中,他不慎韧带拉伤,这一意外让陈凯歌很是担心。然而,这并没有打乱易烊千玺在片场的进度。他接过了吴京刚进组时候因为受伤而拄着的拐杖,继续在片场各组间奔波。
当时有一场戏需要在山坡上拍摄,易烊千玺没法走上去,于是,他 “ 直接丢了拐杖跪着爬到现场 ”。这一个小细节,令吴京当时很是感动,直言易烊千玺肯定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演员。


准确
“ 你是一个演员,你不是一个偶像。” 在易烊千玺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少年的你》的首映上,该片的编剧张翼映后向易烊千玺说。

《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玺饰演主角路小北
听到这句话后的易烊千玺,先是有瞬间的呆滞。随后,导演曾国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意味着认可和赞许的动作,似乎打开了易烊千玺情感池的阀口。即刻,这个大众眼中一向不善于表露自己情绪的孩子,眼睛泛起了泪花。
“ 演员 ” 二字的意义,对于易烊千玺来说,有千钧之力重。
曾经摆在他面前的,是无数同龄人难以拥有的选择。
5 岁开始出道的他,从小就学习各种舞蹈、乐器演奏、声乐、书法、雕塑、魔术等技艺。13 岁成为国民偶像团体 TFBOYS 成员,流量将他的站台顶得高于常人。

偶像团体 TFBOYS
名声捆绑着他,但他选择当演员后,依旧沉默而踏实。
于他而言,表演是一份需要吸收、积累、思考、沉淀的工作,演员是一个输入与输出兼备的身份。这可以让他有呼吸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作品,而不是一味地消耗、掏空自我。
沉思,是他在片场休息时,时常被人捕捉到的瞬间。
在曾国祥的描述中,易烊千玺时常坐在片场一动不动,不与别人讲话,就一直呆在空间中,感受现场的氛围。
这样的情景,也出现在了《长津湖》的拍摄现场,导演徐克的观察,易烊千玺在剧组中会 “ 观察整个拍摄环境的状态,然后把剧情里的人物表现出来。”

导演徐克在《长津湖》拍摄现场
沉默地融入环境中,这或许是他诠释人物角色的方法论,但也是他感知世界的方法。
沉默、少言、内敛,几乎是所有与他合作过的导演、演员对他的评价。多位导演将这种沉默理解为易烊千玺认真的另一面。林超贤将易烊千玺比作为 “ 白纸一般的新人 ”,正是因为如此简单的性格,才能让他在理解人物时做到准确且自然。
在曾国祥的调动和周冬雨的配合下,易烊千玺的表现有目共睹。在遭遇校园霸凌、头发被剪成有长有短的 “ 阴阳头 ” 后,周冬雨饰演的陈念从背后抱住他,两人相拥而泣。周冬雨放声痛哭,而易烊千玺则是隐忍地、默默地流泪,身体颤动,眉头压低,眼泪慢慢地从眼眶里滑下来。

《少年的你》剧照
这一个片段,后来成为了演员张颂文在网络上讲授演技鉴赏的一个片段,张颂文直言两人贡献了成熟的演技,角色的感受与情绪得到直接流露,是张颂文看过的层次最丰富的哭戏之一。

转型
谈及易烊千玺,无法绕开 “ 流量 ”。
不可忽略的是,他本人,或者 TFBoys,的确是乘着流量的 “ 东风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青少年偶像。
2014 年,“ 归国四子 ” 开创了娱乐圈的 “ 流量时代 ”,从此,各种榜单、指数成为了评价艺人的重要指标。就在前一年,TFBOYS 组合诞生,成为了本土第一代养成系少年偶像团体。凭借基数庞大的粉丝基础,TFBOYS 也跻身了 “ 顶流 ” 之列。

TFBOYS 组合粉丝量高达两千万
编剧汪海林曾说:“ ‘唯流量论’带来的问题,一直让行业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流量模式打击了正常的艺术创作,打击了正常的文艺批评,颠覆了创作规律,腐蚀了营销机制,百害而无一利。”
而 “ 流量明星 ” 的身份,是易烊千玺出道路上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 “ 流量明星 ” 的标签,有从选秀中出道的艺人,试图通过在表演竞技节目中 “ 宣告 ” 自己 “ 不是偶像 ” 来向 “ 演员 ” 靠拢,然而蹩脚的演技却暴露能力的不足。
易烊千玺在面对类似的提问时则说:“ ‘有流量’这个标签不用撕掉,因为那也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他们对你的定义。但‘有实力’这个我是能把控的,我可以做到有没有,我当然想做有。”

他的行动印证了语言。他出演的电影囊括校园霸凌、癌症家庭、抗击疫情、抗美援朝等与个人、时代和家国紧密相连的现实主义题材,而于日前杀青电影《奇迹》,讲述人生拼搏的故事,与前作一脉相承。易烊千玺走了一条贴近大众的、现实主义的影视化路线。

《奇迹》易洋千玺杀青照
从题材的选择上可知,易烊千玺已经跳脱了 “ 流量明星 ”“ 偶像 ” 的范畴, 反观大多数想转型成演员的 “ 流量明星 ” 们,涉足的影视不是古偶、校园题材,就是具有流量号召力的 IP 制作。兜兜转转,这样的选片始终没有走出 “ 流量 ” 的 “ 圈地 ”,始终以粉丝为观众基础,始终以获取流量为回报。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 “ 流量明星 ” 顶着 “ 演员 ” 的身份在影视剧展露 “ 咆哮式 ” 的拙劣演技的时候,真正的演员已经在片场中打磨演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