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包养6名妙龄少女 隐私细节刷新三观

知讯

浙江温岭市最近曝出一则新闻,刷新三观:
一名吴姓男子冒充婚恋中介和富二代,同时包养6名女孩,骗取了35万元。

他以婚介的身份,活跃在各大交友网站上,宣称自己手里的“资源”颇丰,可以免费给女生介绍工作稳定、家境优越的相亲对象。
在吴某的鼓动下,有些女生信以为真,答应见面试试。
紧接着,吴某租来豪车、名牌衣服,将自己包装成风度翩翩的富二代,亲自赴约。
取得信任后又玩失踪,放长线钓大鱼,女生们心急之下,只能缴纳巨额“中介费”,请他继续帮忙联系。
就这样,有6名年轻女生先后被骗,其中还有在校大学生,令人唏嘘。
类似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骗子们抓住适婚女性渴望找到“优质伴侣”的心理,设下一个个套路,引诱她们上钩,骗财骗色。
而套路背后所隐藏的“阴谋”,更是让人细思极恐。

相信大家在网上冲浪时,经常能够刷到这种新闻:
广东某男子在交友软件上,用甜言蜜语哄骗四个女生,骗走220万。
某短视频博主张某,刻意营造“忧郁好男人”的形象,骗取女粉丝信任,恋爱同居,再借钱消失。
16岁少女被32岁的“艺术家”大叔诱骗,患上抑郁症,自杀未遂。
……
很多人在看到这种消息时,时常嗤之以鼻。将女生们受骗的原因,简单归咎于“涉世未深”、“头脑简单”。
认为只有初出社会,或者文化水品不高的女性,才会中招。
而事实却是,受害者里从来不乏事业有成的成功女性身影。
今年春节,杭州曾有一起案件上了热搜。
一名叫做杨某锋的男子,在3年时间里欺骗了12名女性,共骗取4000多万元。

被欺骗的女性大部分都是有颜有才的白领,甚至还有阿里的高管。
吊诡的是,杨某锋相貌平平,仅有初中学历,只是一个顺风车主。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他都配不上这些女生,为什么却偏偏能够俘获这么多人的芳心,让她们为他掏空钱包呢?
细扒杨某锋的手段,啊蔡惊讶发现,他让女性就范的手段,竟然只有三步。
第一步,立人设。
从衣食住行到股市、投资、楼市,杨某锋下了一番功夫钻研。
只要对方不是专业人士,他都能信口拈来,说的头头是道,把人“唬住”。
接着,他又注册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将自己包装成精英,立住“成功人士”的人设。
第二步,挑选“猎物”。
杨某锋每天都只到互联网大厂附近接单,通过开顺风车,锁定一些阅历不足又有钱的女性。
在闲聊过程中讲诉自己创业的不易,博取好感,主动添加对方微信。
然后在朋友圈晒各种健身打卡、高端聚会,凸显人设,三不五时地对女生们嘘寒问暖,获取信任。
就这样,一张大网便悄无声息地铺设好了。
第三步,收网。
蹲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杨某锋便会以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海外有美元账户需要兑换等理由,向女生们借钱。
甚至拿出公司的法人证书做担保,证明自己确实手握大批资产。
有感情基础,有资质证书,无一例外,女生们都相信了,纷纷向他转账。

就这样,杨某锋靠着这三招,骗取钱财,最多的一位女生一口气借给了他2000万。
杨某锋虽然学历不高,却因为常年混迹社会,十分清楚单身白领的慕强心理,也明白她们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因此,他抓住女生们的痛点,设计方案,一击即中。
写到这里,啊蔡颇为唏嘘。
真正厉害的骗子,往往都是“最懂你的人”。
因为他们善于利用人与人之间弥足珍贵的信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被骗财骗色的受害者,还可能因此丧命。

《和陌生人说话》节目曾邀请过一位叫做“林晨”的“PUA高手”作为嘉宾,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全是套路的情感世界。
何为“PUA”?
它是一种新型情感诈骗,通过精神打压,对另一半进行情感控制。
视频里,林晨洋洋得意地向主持人介绍了自己的“PUA推拉战术”。
首先,针对女生的性格,建立一个能让她们产生兴趣的人物形象。

接着颠覆形象,比如告诉女生,自己以前曾被伤害过,不得已欺骗了很多人,但现在对你是真心的。
一番声泪俱下的坦诚,会使女生的愤怒在同情中瓦解,逐渐卸下防备。

当对方对自己产生依赖后,林晨会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揪女生的小毛病,不停贬低她,使她产生自我怀疑,失去自我。
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林晨再假装狠心“离开”,让女生体验一把“得到又失去”的痛苦。
此时,无论是不舍、自责,还是想要挽回的冲动,都足以从精神上击溃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PUA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隐蔽过程,没有谁会把情侣的日常小打小闹,往“精神控制”方面进行深究。
因此,深陷其中的当事人往往难以察觉,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贬低中,被磨砺得面目全非。
更可怕的是,最近几年,类似的情感诈骗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发展出了多个“门派”:
下药流、夜店流、捡尸流、技术流……
光是听名字,都让人不寒而栗。

网上随手一搜,就能搜出一套情感操控课程:
终身制情感咨询;
加入学员线上交流群;
女导师在线互动解答指导;

其专业程度丝毫不亚于高考培训班,让人大开眼界。
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不少渣男,化身“授课大神”,在线指导如何搭建陷阱。

学员们还会自建“学习交流群”,在群里分享实战经验。

更有甚者,为了炫耀自己的“专业水平”,会诱导女生“为爱自杀”,以此获得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如果恋爱是场游戏,那我要玩到最强王者。”
情感诈骗花样多变,令人难以抵御。
它既懂人心,又擅长利用人心来伤害人心。
一旦落入这些陷阱,便如坠深渊,可能带来一辈子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那些遭受过情感诈骗的女生,后来怎么样了呢?
吴茗(化名)的前男友曾是PUA学员。
当她发现男友手机里那些关于情感操控的教学视频,以及大量和其他女生的聊天记录时,吴茗的世界崩塌了。
她瘫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
从那以后,她彻底丧失了对异性的信任感。
哪怕已经和前男友分手多年,只要遇到情商比较高的男生,吴茗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对方是不是PUA成员”的质疑和恐慌中。

网友@黄油油蜥蜴 曾在网上曝光了自己被男友精神压迫的经历。
“他经常对我发一些推拉话术,先让我产生依赖感,再对我进行冷暴力……”
这段感情使她患上了抑郁症,乃至崩溃自杀。

种种案例,多不胜数。
“情感诈骗”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溢满了血腥味。
“恶魔在身边”固然可怕,但若是我们能够擦亮眼睛,有意识地去辨别,是可以尽量做到自我保护的。
博主@孔唯唯 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一些识人技巧,告诉大家,那些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骗子,都有哪些特点:
1、喜欢展示自己深情过往,设立“受情伤”人设。
2、若即若离,一言不合就玩消失,还总是逆向指责:你让我喘不过气了。
3、认识不久就谈性,三不五时给你洗脑“保守就是落后”。
4、朋友圈高端大气、阳光积极、事业有成,实际上“伪知识”信口拈来。
5、习惯性挑错,打击你的自信,让你一步步失去自我。
天上从来都不会白掉下礼物,如果那些骗子不愿意告诉你礼物背后的代价,你要学会自己计算。
网上曾出现过一个话题:
“恋爱里的情感诈骗要怎么界定?”
有一个高赞回答道:“当你感受到不适时,就要开始反思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对人性的这场凝视,怎么矫枉过正都不为过。
别等到落入圈套,才悔不当初。
最后,请大家牢牢记住:
“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个人,身上挑不出任何缺点,为人处事都十全十美,那你一定要小心。
因为绝对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人,请不要那么轻易地相信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