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逃离英国,真相到底怎样?

知讯
最近,李嘉诚出售英国伦敦写字楼的消息引人注目。
从买买买到卖写字楼,李嘉诚真的要“逃离”英国吗?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01
出售写字楼
8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拟将瑞银集团伦敦总部大楼以约12.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5亿元) 的价格,出售给韩国国民年金公团和领盛投资管理。
瑞银集团伦敦总部大楼位于伦敦金融城,共有13层,地理位置优越,紧连Liverpool Street火车站及地铁站毗邻。
该写字楼总计5476间房屋, 包括餐厅、酒吧、办公室、零售、休闲中心、洗车店、啤酒厂、健身房和康疗中心等。
三年前,也就是2018年6月14日,长实集团豪掷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85亿元)将其拿下,之后一直租给瑞士银行作为他们的伦敦总部。
目前瑞士银行的租约要到2035年到期,每年租金3950万英镑,该大楼每年的租金回报率约为3.95%。
若以105亿元价格出售的话,那么长实集团直接赚20亿,房价上涨回报率高达25%;
再加上三年内租金回报有近12%,长实集团至少赚了30亿元。
三年时间,年均赚10亿,如果非要叫逃离的话,也只能算成功逃顶。
因为接下来,英国的投资环境可能要变了。
02
买下半个英国
李嘉诚家族公司大手笔“抄底英国”始于2010年,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信、零售以及基础设施领域。
截至2015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已控制英国天然气近30%的市场、电力分销25%的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

截至2018年,李嘉诚在英国投资已超300亿英镑(2555亿人民币)。
房地产投资方面,粗略估算投资额接近100亿英镑。
除了正在出售的写字楼,还包括价值10亿英镑的伦敦东南部Deptford地块、价值高达30亿英镑的英国最大长租公寓项目,伦敦温布利公园地块(Wembley Park)等。
李氏家族在英国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
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不仅遭到当地反垄断调查,2020年英国脱欧,英镑贬值,还使李嘉诚身家大幅缩水,失去了亚洲首富之位。
而且英国目前深受疫情困扰,马上重启居家办公,经济复苏受阻。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年化通胀率跃升至4.2%,是201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明年上半年加息。

货币政策一旦收紧,对不动产投资来说是利空。
李嘉诚曾说过:“做生意有买有卖再正常不过,这些全是出于市场和经济情况而做出的决定。”
2013 年以来,李嘉诚家族从中国内地和香港累计套现金额超过 2000亿元,陆续投资欧洲。

最近,93岁的李嘉诚,似乎又悄悄地回来了。
买地皮,做投资,动作十分明显。
今年2月,长实集团花了102.8亿港元买下了香港启德机场一块黄金地皮,拟建成临海住宅及零售项目。
根据香港地政总署8月17日发布的公告,长实集团还在香港以7.16亿港元中标了一块地皮。
连续购地,与香港本地新冠疫情缓和、低息环境、买家需求持续分不开,这些利好因素均为楼市带来支持。
未来李嘉诚会不会花更多的钱,到内地投资房地产?
其实李嘉诚很早之前就说过,国内的地价、房价都已经很高了,没有多少利润空间,不适合再大举投资。
未来,他的投资将以稳扎稳打为主。
03
投资版图
不差钱的李家,几乎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零售、医药、基建、港口、电讯等多个领域都有着规模庞大的布局。
最近一次,李嘉诚花1亿港币购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手稿。
难道他又发现了新商机?

除了喜欢和历史上最顶尖的“头脑”互动,有人猜测,李嘉诚下一步可能要开始投资高科技领域。
事实上,李嘉诚的红颜知己周凯旋,一直是他投资科技领域的影子推手。
周凯旋于2002年与人共同创立的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以李嘉诚的个人财富进行投资,主要投资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Zoom等。
维港持有的Zoom股权今年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价值已从2013年和2014年初始投资时的850万美元飙升至56亿美元以上。
投资者表示:“他们一直非常低调,但确实作出了一些非常棒的投资。他们可以低调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筹集资金。”
2018年退休后,李嘉诚将长和旗下的22家企业全部移交给长子李泽钜,总共约8500亿的资产,涉及公用事业、消费、能源、电信等领域。

二儿子李泽楷在投资领域享有盛誉,拥有5000亿大型企业,并已经入驻国际保险行业。
作为香港最富有的人之一,李嘉诚手握丰富现金流,不当包租公后,他也有实力去做各种风险投资。
不过,以他一贯秉持的“赚钱为第一要务理念”,科技领域是个非常好的赛道,而所有的投资回报都归于他的慈善信托基金——李嘉诚基金会。
来源:楼市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