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新身份公布!

知讯
好消息!
12月27日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
《关于授予第十一批厦门市荣誉市民的决定》
其中有不少
我们熟悉的大咖~

钟南山

郑小瑛

陈立人

钟南山、郑小瑛等来自国内其他城市
这是我市首次将非厦门户籍的
其他国内突出贡献人士
评授为荣誉市民
完整名单来啦
本批荣誉市民共10位,分别为:
(按姓氏笔画排名)
丁水波
王亚华
加埜智典
孙瑞鸿
陈立人
郑小瑛
施世杰
钟南山
赵建辉
黄军华
他们为促进海峡两岸产业交流
和厦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为本市招商引资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高层次人才
以及科学、教育、文化
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至2018年
我市共评授十批231位
对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
和对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
港澳台侨胞和外国人士
为“厦门市荣誉市民”

2021年8月,《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办法》进行了修正。
依据修正后的《授予办法》,对本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公益事业和对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非本市户籍的其他国内人士也可获得该荣誉。
同时,市政府设立荣誉市民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涉及荣誉市民工作的重大事项。

他们是厦门人熟悉的老朋友
钟南山和郑小瑛
来自国内其他城市
但对厦门有突出贡献
对于厦门人来说
他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朋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始终心系家乡厦门的发展建设,其父母均是厦门人。
长期以来,钟南山致力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动提升了我市呼吸医学科的诊疗水平,为广大呼吸病患者带来福音。
国内首个以他命名的“钟南山院士名医工作室”落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年来,他和团队成员定期到医院开展查房,指导疑难重症患者诊治和学科发展。中山医院8个呼吸亚专科迅速崛起,微创介入新技术“遍地开花”,尤其是高难度气管镜、胸腔镜复杂手术屡有突破。
著名指挥家郑小瑛也对厦门爱得深切。25年前应厦门之邀前来,组建起我国第一个“公助民办”性质的厦门爱乐乐团。
任职厦门爱乐的15年里,她与500多位优秀音乐家合作,为市民奉上1000多场音乐会,推动中国原创作品《土楼回响》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唯一金奖。
12年前,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在厦成立,是我国第一所民办非营利的能独立完成歌剧制作的歌剧人才机构,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已93岁高龄的郑小瑛,仍活跃在舞台上,她想“让歌剧贴近大众,让大众走进歌剧”,推动西方经典歌剧“洋戏中唱”。

他们都为厦门作出突出贡献
最新授予的这10位荣誉市民
都为厦门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因在弘扬嘉庚精神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被授予厦门市荣誉市民。
20多年来,他多次组织联络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陈嘉庚后裔到家乡集美及祖国各地参观,继承祖父遗志无私帮助华侨博物院发展,将1000多件个人珍藏的侨史文物和土生华人文物资料捐赠给博物院,协助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留下许多珍贵的华侨故事。
上世纪90年代起,他还密切联系南侨机工后裔,走遍多地寻访慰问健在的老机工,参与寻找档案史料支持南侨机工史料的发掘及研究,宣传南侨机工的抗战救国精神。
这些荣誉市民中
有不少是高层次人才
● 赵建辉10多年前到厦门创业,成立瀚天天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是全球第一大碳化硅半导体纯外延晶片生产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他带领团队开发出国际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打破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 拥有近30年先进半导体制造行业经验的黄军华,是厦门士兰集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带着团队仅用不到4年就实现了士兰在厦门的第一条12吋生产线的建设和量产,创下国内12吋晶圆厂建厂快速上量的记录,同时带动了一大批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先后落地厦门。
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荣誉市民
还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踊跃为厦门发展献计献策
热心慈善事业
积极参与扶贫济困
● 特步集团创始人丁水波,带领特步累计捐赠物资超5亿元,连续赞助13届厦门马拉松赛。
● 台商孙瑞鸿也身体力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和各种慈善捐赠共计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