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心脏骤停去世 年仅27岁

新浪新闻

关注

1月8日,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 的朋友用其微博发文,透露2021年1月5日晚,小雅在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由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具体死亡的时间及原因还在与东航沟通中,等待一个明确的回复。据她的微博内容透露,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今年只有27岁。

她的朋友在文中称,时至今日也很难完全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原来面对这样的事,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心里想的全部都是‘为什么’和‘怎么会’。”“还好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一直都在做最真实的她本人”。

为什么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猝死?

最近一个月,频频出现的猝死新闻,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猝死,成为很多人的健康焦虑。

《2020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 53% 的人曾担心自己会猝死,在年轻的 95 后和 00 后中,有 7% 和 9% 的人经常甚至每天担心自己会猝死,而这群人,今年也才二十几岁。[1]

中国的猝死现状到底怎样?它容易找上哪些人?如何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2]

临床上,猝死一般指突然发生的死亡,主要是心脏突然停跳。

猝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大部分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2019 年,我国因各种疾病死亡约 1,065 万人,其中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死亡约 458 万人,占到总死亡人数的 43%,是中国人的第一大健康杀手。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和高死亡占比的背后,意味着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 》公布的数据,预估我国每年会发生 54.4 万例心脏性猝死(SCD),大约每一分钟,就有一个人猝死倒下。[3]

而这一现状,仍在继续恶化。

年轻人的猝死风险在升高

30 年来,我国整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从 1990 年的 205/10万,增长到 2019 年的 322/10万,每 10 万人死亡率是 30 年前的 1.6 倍。

在引起猝死的众多原因中,最常见的是两类:心脏性猝死、脑源性猝死

上文提到的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你一定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排名第二的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梗’,是脑源性猝死的病因之一。

在过去 30 年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增长了 142%,仅这一个疾病造成的死亡,就约等于我国前五大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

(* 2019 年,死亡排名前五的癌症: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肝癌)

死亡率快速增长的背后,年龄,是很关键的因素。

无论是冠心病还是缺血性脑卒中,都和年龄关系密切,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攀升。

整体来说,年轻人确实更健康,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不算多,但分析各年龄段数据后发现:

近二十年来,年轻人的死亡占比出现了较明显的增长。

这样的变化,与我们各种主动或被动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藏在身边的猝死风险

到底什么因素使我们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猝死又更偏爱哪些人呢?

不良生活习惯,是猝死的危险诱因

吸烟;

饮酒;

肥胖;

不健康饮食;

久坐不动。

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对肺、血管以及心脏有害的物质。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烟草大国。数据显示,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 26.6%,其中 15~24 岁的年轻人吸烟率在逐年上升。而非吸烟者也会遭受二手烟困扰,暴露率高达 68.1%。[5]

此外,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90 cm,女性腰围 ≥ 85 cm,2012~2015 年中国成年居民检出率为 29.1%)[3]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50% 的中国成年人存在超重和肥胖问题,甚至 6~17 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也接近 20% 体重超标。[6]

久坐不动、油腻的外卖、重口味的零食……这些糟糕的生活习惯,都是造成猝死的隐性风险。

代谢相关疾病,是猝死的基础

血压增高(高血压);

高血糖(糖尿病);

高血脂(高脂血症)。

很多常见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高血糖等,都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这些‘老年病’,不仅越来越多,也在越来越年轻。

以高血压为例,2004 年的数据显示,国人的发病年龄比 50 年代提早了 10 年,35 岁至 44 岁人群的患病增长率男性为 74%,女性为 62%。[12]

过度疲劳,让猝死更近一步

长期的睡眠不足,不仅会增加因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的猝死,还会提升因认知功能降低而发生事故的风险。

调查显示,我国约八成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慢性疲劳应激,既是中青年人早发冠心病的病因,也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在心脏性猝死的案例中占 65%~80%。[7]

为什么看起来挺健康的年轻人

会突然猝死?

因为只是‘看起来健康’。

很多猝死的中青年,实际上已经患有冠心病,但平时没有症状,也没有做针对性检查。然后加上过度劳累、应激刺激等,最终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悲剧。

那些因为加班而晚睡的日子,因为焦虑而吞下的烟酒,因为忙工作而忽视的心慌,因为不想动而没有锻炼的瞬间……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将疲惫的我们一点点推向猝死的深渊。

如果你曾担心过自己的健康,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不妨给自己设立一些小目标:

今天早睡十分钟;

明天多吃一点蔬菜;

挑战一月不喝甜饮料;

工作半小时站起来动一动;

一年去做一次全面体检;

……

猝死的悲剧,不应该一次又一次重现。这些小小的健康目标,就是自我拯救的第一步。

改变,就从今天开始吧。

如果你身边有人出现意外,别慌

我们准备了33 个急救锦囊

请一定收下

它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当然,我们希望你永远用不到它

参考文献

[1]。2020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R]。:丁香医生,2020。

[2]。邱晓芳,时鹏。生命的语言:揭示人类基因的奥秘[M]。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18-06-01。

[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05):437-450。

[4]。世界卫生组织。避免冠心病发作和脑卒中[EB/OL]。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43222/9245546721_chi.pdf;jsessionid=D4AA1DB143B93EAA27AD0ACDECFC2583?sequence=3,2006。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发布[EB/OL]。http://www.chinacdc.cn/yw_9324/201905/t20190530_202932.html,2019-05-30。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4583/wz44585/Document/1695276/1695276.htm,2020-12-23。

[7]。韩国鑫, 李朔朔, 朱海燕。 慢性疲劳应激与青年人心源性猝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4)。

[8]。FACC医师Philip J Podrid。心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概述。UpToDate 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overview-of-sudden-cardiac-arrest-and-sudden-cardiac-death?search=%E7%8C%9D%E6%AD%BB&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1~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1 (Assessed on 2020-12)

[9]。FACC医师Philip J Podrid。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因。UpToDate 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pathophysiology-and-etiology-of-sudden-cardiac-arrest?search=%E7%8C%9D%E6%AD%BB&topicRef=963&source=see_link (Assessed on 2020-12)

[10]。路易斯·卡普兰(MD)。脑卒中评估概述。UpToDate 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overview-of-the-evaluation-of-stroke?search=%E8%84%91%E5%87%BA%E8%A1%80&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3~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3 (Assessed on 2020-12)

[11]。路易斯·卡普兰(MD)。脑卒中的病因,分类与流行病学。UpToDate 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n/contents/zh-Hans/etiology-classification-and-epidemiology-of-stroke?search=%E5%8D%92%E4%B8%AD&source=search_result&selectedTitle=3~150&usage_type=default&display_rank=3 (Assessed on 2020-12)

[12]。新京报。高血压为何越来越低龄?[EB/OL]。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10/09/content_377756.htm?div=0,2012-10-09。

[13]。陈灏珠, 钟南山, 陆再英。 内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来源:潇湘晨报、丁香医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