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李云迪被抓!父亲朋友圈曝光后,真相瞒不住了

探观

关注

来源:蝉市

万万没想到,吃瓜也能吃到李云迪身上。

昨天深夜,据朝阳警方最新通报:

接群众举报,有人在朝阳某小区卖淫嫖娼。嫖娼人员李某迪(39岁),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家喻户晓,与郎朗齐名的“钢琴王子”李云迪,因为嫖娼被拘?!

风度翩翩的天才钢琴家成了被群嘲社死的狼狈嫖客?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1

昔日钢琴王子沦为阶下囚

李云迪,到底有多厉害?

7岁开始弹钢琴,便展现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

2000年,年仅18岁的他第一次参见国际大赛,便拿下了沉寂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成为开赛73年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

至今没人能打破这个纪录。

2001年,19岁的李云迪首登央视春晚,向祖国献唱《亲爱的中国我爱你》。

截至到2021年,李云迪五次登央视春晚。

2019年,开启“李云迪奏鸣曲”世界巡演,同年获得获得波兰至高“荣耀艺术”文化勋章金质奖章,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钢琴家。

从艺二十年来,李云迪不但收获了掌声和荣誉,还数次被江主席接见。

江主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为祖国争光啊。”

只是,他还是辜负了江主席所托。

李云迪曾经站得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热播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连夜下架,最新一期中,李云迪镜头全部被删除,

中国音乐家协会发布声明:决定取消李云迪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资格。

他的母校四川音乐学院,更是连夜摘掉了“李云迪钢琴工作室”的牌子。

律师表示:如果演艺公司追究李云迪违约责任,可能要赔付天价违约金。

昔日的“钢琴王子”,成了违法失德艺人,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一如平安北京所说的:这个世界的确不止黑白两色,但一定要分清和划清黑与白。这个,绝对不可以错……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娱乐圈也不是法外之地。

越是公众人物,越应该爱惜羽毛,违反法律,只会葬送自己的未来。

2

艺术违反法律,再无出头之日

还记得宋冬野吗?

就算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听过他的歌:《董小姐》、《安河桥》等。

2016年10月13日,宋冬野因吸毒被抓,断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然而就在前两天,宋冬野再度回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他深夜发文为自己喊冤:

文章很长,划一下重点:

因为遭到举报,我的演出被取消了,剥夺了我合法劳动的公民权利。

我吸毒了都怪毒贩子勾引我,而且我没杀缉毒警察,我是“受害者”,

当艺人好惨,忍受了五年的网络暴力,我都快抑郁了。

整篇文章有理有据,但小编怎么看怎么像是无理取闹、无病呻吟。

首先,宋冬野真的有他说得这么惨吗?

并没有。

宋冬野被抓后,平台并没有下架他的歌,歌曲在各大平台上仍旧能正常播放,也就是说,宋冬野能凭借这些歌曲挣到平台的版权分成。

监禁期过,他也早就恢复了商业演出,这一点,从他的发文看,也能证实。

歌照样发,商演照样接,时不时飞去青岛参加啤酒节,去内蒙古看大草原,吸毒被抓后的宋冬野,仍然过得比大多数普通人要好。

其次,观众不是不给劣迹艺人重新做人的机会,是不给他们重新登台的机会。

如果宋冬野想要重新开始,转战幕后,又或者找一个和音乐无关的工作,没有人会阻拦他。

但是,“想当公众人物,站在聚光灯下一呼百应,要随便哼两句,就赚他个几十上百万”,绝对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哪个成年人的生活不是负重前行?

清洁工凌晨4点起来打扫卫生,外卖员深夜还在工作,普通社畜996,赚得尚不如宋冬野的零头,他们又要向谁去哭惨?

再或者,就算做艺人辛苦,其他艺人怎么没去吸毒?

自己意志不坚定,挡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就别埋怨社会。

本来要不是他这一通喊冤,大家还不知道他在干嘛,现在这一番操作后,被禁言,以后更别想公开表演了,像极了跳梁小丑,自取其辱。

演艺人员如若触犯法律,自有法律惩戒;

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如若违背公序良俗,观众也不会再给他们登台的机会

3

从艺先做人,德行不容有亏!

昔日的“民谣歌者”宋冬野因涉毒被警方刑拘,全面禁言;

昔日的“顶流明星”吴亦凡以涉嫌强奸罪批捕,作品下架;

昔日的“钢琴王子”李云迪因嫖娼被抓,跌落“神坛”;

接连不断的公众人物,相继进入违法失德艺人名单,给我们上了生动鲜活的法制一课。

怪不得网友戏言:

《监狱风云》的参演名单已经超额,下一次是不是就该上演《监狱101》了?

在我们没瓜吃的日子里,明星都有在认真违法。

监狱的年度汇演一定非常精彩,李云迪弹琴,吴某凡跳舞,欢声笑语一片。

作为公众人物,崇德守法、洁身自好,以高品质、有价值的作品赢得公众认可,这难道不是本职工作?

可置身于娱乐圈的大染缸,一些人却开始放弃在专业领域深耕,忽视了自己心中那根道德之弦,觉得哪里“来钱快”,就往哪里钻营。

殊不知一步步突破底线的背后,他们早已滑落深渊!

就像人民日报评论的一样:

黑白琴键,不容涉“黄”;人生正道,不容走歪。越是公众人物,越需爱惜羽毛,一旦倒在“荆棘”里想翻身都难;一旦毁掉人设,再高的技艺也弹不尽悲伤。崇德守法,才有未来。

颜值不是挡箭牌,才艺也不是护身符。挑战社会良知、道义乃至法律尊严的人,现实总会把他们打回原型。

事发后,李云迪父亲拒绝了一切采访,朋友圈也已经变成了“仅限三天可见”的一条灰线。

李云迪的恩师但昭义接连三次,提及自己非常痛心:“我很生气!李云迪让我感到很痛心!李云迪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不能犯这样的大错!”

而这一切,都让人在惋惜之余,变得警醒: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名成家,却忘了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行有底线、心有敬畏的人。

而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榜样。

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要知法明理、遵法守德,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当然,我们也需要在孩子尚且年幼的时候,教会孩子规则意识,给孩子灌输底线教育:小到做游戏必须遵守规则,或是在学校里遵守校规校纪,大到在社会中遵守法律法规。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些错误犯了就再也没有改正机会,这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教育。

孩子学会了敬畏自然,才会爱惜环境;敬畏身边的人,才懂得尊重和礼貌;敬畏法律,才能守法。

通往未来的路上,总是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

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在孩子认识世界、塑造三观的阶段,把孩子的思想地基给打牢,教会他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人生这座险峰上,不懈攀登,阅览风光无限。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父母的用心教育下,都能明事理,知对错,做一个心中有底线的好少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