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刘畊宏,没逃过林志玲”...
来源:创业资本汇
受益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提升,中国健身人口连续多年增长,健身行业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而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线上健身开始火热,线上线下健身加速融合,健身赛道步入互联网化的3.0时代。
西部证券分析师许光辉认为,随着新周期的到来,健身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整体来看,中国健身市场规模提升空间充足,预计将由2021年7866亿元增至2026年的1.48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01
健身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年轻的时候健身只是一种爱好,去不去影响不大,但现在是一种必须,身体、工作、生活所需。”小刘是深圳一科技企业普通职员,至今已年近不惑,自工作第二年,受公司福利、氛围影响,便开始了健身,但多年来,偶有中断,不过最近他的朋友圈更新了这一条信息。
在小刘看来,健身已是他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来人已至中年,身体代谢变慢,睡眠质量、抵抗力容易下降,保持正常身材、健康体魄需要健身;二来,平时工作较忙,压力较大,每天去健身房听着一些放松的音乐,与一帮“同道中人”一起撸铁,出一身汗,能够让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与愉悦;三来,锻炼了身体,第二天工作效率也更高了,自身处理事情、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提升了,自我安全感提升。
“健身习惯一旦养成,隔几天不去身体会莫名地难受。”小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小王是一名毕业才一年的女生,她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去健身:拼命地工作,再在健身房疯狂地虐自己。
“看着自己健硕的体魄,我每天都很开心,也很自信,有种无所畏惧的感觉。”小王很享受自己的节奏,不想拿青春、身体换金钱与工作,她觉得身体好也是个人竞争力的体现,好的身体就是了不起的才华。
还有身居上海的小林,尽管已工作十多年,但此前从未有健身的习惯,不过前段时间随着刘畊宏、林志玲线上直播健身的火热,自己也开始疯狂爱上了健身,但受制于疫情,平时居家健身居多。
“躲过了刘畊宏,没逃过林志玲。”5月的一天,小林更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受到了不少好友的点赞。
据了解,自2020年疫情以来,线下健身受阻叠加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健身直播迎来热潮。根据《抖音运动健身报告》,2021年,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加208%,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39%。一众线下健身房俱乐部也陆续对健身直播业务摩拳擦掌。
小刘、小王、小林,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现今加入健身队列的人日益增多,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大街上总能遇见身着运动套装、脚踏运动鞋的运动达人,甚至在日常办公场所,也有同事内穿一套运动服,外披一件拉风的长外套。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美协会等指导的《2021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健身行业逐步回暖,健身房会员和健身人口渗透率呈现出连续五年增长的态势,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健身会员达到7513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了6.89%,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2017年的3.46%增长至2021年的5.37%。
02
健身意识大幅增强
在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继红看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健身行业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自发健身意识大幅增强,线上健身用户激增。
王继红说,从“刘畊宏健身”话题持续登上热搜榜,到其平台账号短时间内粉丝累计超过7000万人,都充分说明了大众对于健身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疫情逐渐散去,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秩序,大多数逐渐养成健身习惯的线上健身用户必定会走进线下健身场馆,届时健身行业将会迎来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健身行业火热,虽然有疫情的促进,但本质上是现代人对健康的观念进一步升级,更注重健康带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健身行业已非常普及,在我国还处在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中,因此健身器材销售的增长也是必然。
赖阳认为,健身行业的增长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健身房的升级,健身房密度提升,更加普及,也更加专业,比如有专业的私教指导消费者如何更好、更专业地健身,避免受到伤害。
二是,现在跆拳道、瑜伽房、搏击操等各类专业的健身培训班不断增多,健身场所种类更加多样化,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身模式日渐兴起,人们可选择的健身形式、场所越来越多。
三是居家健身比例越来越高,且设备不断升级,以前买一对哑铃、拉力器就可以,现在专业的跑步机、椭圆机、划船机,甚至更复杂的健身器材,都在家庭越来越普及。
四是一些健身类的平台也越来越多和火热,比如Keep、叮咚,平台不仅有大量免费和付费课程,还能记录每个人的运动数据,并有助于用户实现友人间的方便互动。
政策方面,近年来健身行业也利好频出。2021年7月,国务院曾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鼓励发展“互联网+健身”和“物联网+健身”模式,增加运动产品及服务资源,优化线上线下健身互动一体化,以及增加家庭健身场景及在线健身活动。健身相关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将带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渗透率仅为3.9%,远低于美国(20.3%)、英国(15%)、日本(8%)。
03
健身器材销售火热
大众健身意识的提升,带火了健身器材的销售。
近日发布的《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运动健身”相关内容搜索环比上涨121%,各类轻量健身产品上涨明显。其中,夹腿神器上涨885%,智能健身镜上涨225%,同时,“露营装备”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同比上涨204%。
数据显示,今年“6·18”预售期间,京东家庭健身器材整体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00%,家庭单双杠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405%,杠铃成交额同比增长140%,智能健身镜成交额同比增长300%。而天猫榜单显示,Keep智能计数跳绳SR1销售超1.5万件,销售额突破180万元。
而在正式开售后的前10分钟,跑步机成交额同比增长200%,综合训练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00%,杠铃成交额同比增长140%,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211%。
天猫方面的销售数据也体现出运动健身消费火热。据国金证券研报,截至6月9日,运动鞋服行业累计销售额达42.81亿元,同比增28.5%,其中运动服饰、鞋分别同比增长40%、24%。分品牌看,国产品牌中安踏、特步、361度累计GMV(商品交易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39%、48%、56%,增长保持领先。
线下健身器材销售也如此,有线下销售人员介绍,今年健身器材销量较往年明显更好,主要是小体积、轻便式的居家健身器材。
据了解,目前,瑜伽垫、泡沫轴、弹力带以及轻重量的哑铃是健身人士首选,智能计数的跳绳和智能手环、手表,也成为健身人士新宠,不少家庭有让孩子跳绳打卡的习惯。
而对于居家健身者,多数会选择组合哑铃、瑜伽垫和TRX(悬挂训练系统),也有不少下了较大决心要在家里锻炼减肥者,购买了椭圆机、跑步机等大型健身器械。
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出版的《健身器材-全球市场轨迹与分析》,2020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为135亿美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4亿美元。
其中,中国方面,有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546.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2年将达628.5亿元,到2024年或可达到799.6亿元。
另外,中国历来是健身器材出口大国。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7年~2021年中国健身器材出口总值年复合增长率为32.88%,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21年健身器材出口总值达89.45亿美元。
04
行业步入3.0时代
行业的火热,从相关企业相继走向资本市场也可见一斑。
近日,号称“迪卡侬健身器材唯一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玄运动”)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上交所主板。公司拟募资20.02亿元,用于年产150万台健身器材、60万件哑铃生产基地以及年产45万台健身器材技术改造等6个项目。至此,A股已有5家健身器材制造企业踏入或正在踏入资本市场。
此前,2017年英派斯(002899)登陆深圳中小板市场,成为“健身器材行业第一股”;2020年年初舒华体育(605299)登陆A股;2021年11月,康力源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2022年1月,青岛三柏硕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除健身器材企业外,近年来,也陆续有一些健身科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2月25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IPO。Keep上线于2015年2月,由90后小伙王宁创办,当时在毕业失恋的刺激下,180斤的年轻小伙王宁决定改变自己,8个月成功减去60斤,很快主打年轻人自由运动场的Keep就诞生了。目前,Keep逐步形成了以运动产品、广告、会员、Keepland为主的四大商业模式。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0年,Keep总收入由6.6亿元增长到11.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Keep实现总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41.3%。2021年,Kee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3440万。
不过,营收稳步增长的Keep,却仍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2019年及2020年,Keep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经调整亏损净额为6.96亿元。
对此,Keep方面的解释为:“我们优先考虑战略路径的指定和商业模式的优化,而非立即实现收支平衡。我们正在有效地为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铺路。”
去年8月,运动设备和服务公司iFIT Health & Fitness计划于美东时间10月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IFIT”,后由于不利的市场条件,公司宣布将推迟首次公开募股,后续将继续评估拟议发行的时间。
对于目前部分健身相关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平台反垄断和《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发布,使得互联网平台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个人信息变现的方式变得困难,破坏了健身平台赖以生存的盈利模式和生存基础,亏损在所难免。
前述接受记者采访的赖阳表示,目前国内健身行业仍处于探索期,玩家都没有特别成熟的经验,商业模式仍在摸索中,因此会出现部分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况,但从长远来看,必定会有企业在健身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功。
西部证券分析师许光辉表示,中国健身行业于2000年左右萌芽发展,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老百姓转向居家在线健身,线上体育消费市场乘势快速发展。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线上线下健身加速融合,推动体育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形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业态,互联网化3.0健身时代已经来临,其本质是在健身房外创造更多健身场景,同时带来更广泛影响的生活方式。
原标题:《“躲过了刘畊宏,没逃过林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