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新浪蜂鸟 | 对话经济学家易宪容:房地产调整还要持续6至10年

蜂鸟

关注

采访、整理 | 江舟舟  

编辑 | 李固

回顾2021年的秋天,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一片“雷声”中彻底告别了辉煌的“三高”时代,迎来深度调整期。而这种调整一经开始,就持续了两年之久。2023年,楼市成交先扬后抑,房企仍在持续出险,人们不断谈论楼市“拐点”何时到来?但很少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作为最早进入房地产评论界的一批人,在外界眼里,易宪容一直是“房地产平民代言人”。无论是2012年提到的“谨防房地产要挟中国经济”,还是2013年喊出的“房地产泡沫毒瘤如不切除,经济将面临风险”,他的犀利言论都给行业和公众带来了深刻印象。

尽管现在已不再频繁发声,但谈到房地产,易宪容仍有很多话说。

在交流中他对《新浪蜂鸟》表示:“(现在)首付比例降到那么低,但是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入市?预期改变不了。”

“房价一定要调到绝大多数弱势民众有能力进入到社会购房,房地产市场才会把需求释放出来。”“不跌到一定程度的话,市场的需求是释放不出来的。”

易宪容还强调:“(房地产)调整一旦进行了,至少要6至10年时间。”

/蜂鸟/

《新浪蜂鸟》(以下简称《蜂鸟》):从2021年下半年算起,房地产进入本轮的下行周期已经两年多了,现在还在继续调整,据您判断这轮趋势还要持续多久?

易宪容(以下简称“易”):(对于)房地产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的预期已经开始转变。早几年前,大家都认为房价会上涨,买了房就会挣钱,所以出台任何限制性政策,人们都会千方百计来“破解”这个政策,这只不过给他们增加了一点购房成本而已。但是2021年以后,出现的转变是什么?买房是不可能挣钱的,房价逐渐在向下调整。

对三四线城市来讲,这种(向下)调整可能快一些、多一些。还有一些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一样调整得非常快、非常多。比如燕郊,之前有人问我,当北京的地铁通到那里去,房价会不会重新起来?我就告诉他,跟这关系不大,为什么呢?预期的全面调整和改变,意味着投资者不必再进到这个市场了。你想想看,房价跌了50%、70%,谁还敢去买?已经血本无归了。

预期一调整,房价就会逐渐下行。房价一定要调到绝大多数弱势民众有能力进入到社会购房,房地产市场才会把需求释放出来,(这样)调整周期才会结束。但是目前来讲,这个情况还没看到。

调整一旦进行了,整体而言至少要6至10年时间。

《蜂鸟》:最近发布的一系列调控政策,比如下调房贷利率、调整普宅认定标准等,被很多业内认为“政策底”已经到来了,“市场底”也会很快到来,你怎么看待?

易:可能性不大。现在很多(对楼市的)观念都是放在2021年之前的房地产市场态势下(说的)。当时的市场背景,房价一直上涨,买了房就会赚钱,如果利率下调或者有补贴,买房的成本就会全面降低,人们肯定会去买。可房价下跌的时候,通过降这一点利率渐渐修复,有什么意义?所以说这些思维和观念都是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说出口的,这种判断对现在的市场来说差距比较大。

《蜂鸟》:您之前说现在应该全面取消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政性干预,是出于对市场怎样的看法?现在呢?

易: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是政府在主导。住房这个产品,跟其他产品不一样,它既可投资也可消费。如果让住房成为消费品,对个人来说,住房条件就会改善。而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就不同了,人们会千方百计去买房、炒房。所以以前那个时候,政府出台限制政策越多,房地产仍然可以上涨。

在房地产上涨时期,这些限购、限贷、限价政策都是为了抬高房价,房价态势不改变。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越多,中国住房市场反而一定会成为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因为对于投资者和消费者而言,投资者的出价永远是高于消费者的。

官方现在也有个定义就是“房住不炒”,完全把住房当作消费品,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居民的整个消费需求才会在逐渐调整的过程中慢慢释放出来。一旦市场出清,房地产周期性调整就结束了,行业会走上平稳发展的态势。

《蜂鸟》:政府如果进一步减少对房地产机制的干预,会不会让房价再一次暴涨?市场会不会再次出现比如炒房等情况?

易:不会。不是说不通过信贷和税收政策来干预和限制,而是不要用行政性工具来参与和干预这个市场。政策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工具,比如遏制炒房,政府可以用税收政策来限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炒房的政策也是一样的。

所以政府大幅减少干预不是不通过经济杠杆,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还是要用,比如降低首付比例等。最重要的是,减少各种行政性工具和手段。

《蜂鸟》:中国房地产其实一直跟土地财政捆绑在一起,房地产泡沫不仅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也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还有地方债务规模的扩张,如何改变这种困局?很多人说降房价就是要降地价,一旦土地财政渐弱,地方融资怎么办? 

易:过去这种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在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是通过土地财政来解决地方政府的收入问题。其他国家如北欧,土地还是国有,土地卖出去以后,(钱)放在由中央政府设立的土地基金里头。从国际经验来看,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主要通过物业税,靠土地收入那是不确定的。今年多卖一点,明年少卖一点,那么财政收入肯定是不确定性的,而物业税比较确定,因为房子有多少是确定的。

以多伦多为例,这个地区每年物业税的税率为多少,一般要根据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来看。如果今年计划做一个大项目,比如发展教育口,需要在某些方面有更大的支持,那么就物业税率就相对提升;如果今年这方面的支出要减少,那物业税也相应降低。所以在发达国家,整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80%以上靠物业税。所以我们国家过去那种土地财政的模式,已经基本不适应现在的环境了,要完全改变。

这种不适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如果土地财政作为一个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会造成各个区域间严重的不公平。比如说北京的一块土地,跟西部地区的第一块土地相比,同样一亩地,土地价格却相差几百倍。再比如北京市拆迁,土地赔偿款就那么高,而周边城市就不这样。这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所以政府要改变这个现状。

第二,我前面也讲过了,土地财政模式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土地成了地方政府所有。一旦地方市场好的时候,(土地)就可以多卖,地方市场不好的时候,(土地)就销售不出去,导致整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产生巨大的波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改变当前的土地财政模式,让它逐渐调整,以真正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蜂鸟》:之前我看到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表示过,现在房地产供应过剩了,住建部原副部长也说过,中国的住房空置率达到15%了,有的省份可能到30%了。所以您认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供给过剩的问题吗?如何应对?

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广义来讲,还有一半的农民要进城,城镇化水平还要继续提高。但是,这些农民有能力去买城镇房子吗?不一定。除非免费给他们住,他们才会进城,没有一个人不愿过更好的生活。我昨天早上经过一个拆迁的地方,那边的拆迁房还没建好,已经有不少人去外面租房住了,但有些人还住在过去的老房子里,我问他们这么冷的天怎么住?他们说捡柴烧,但是也没水没电。对于这种情况,要解决就是一个巨大的重置过程。就要跟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一样,建设大量的保障性住房。

新加坡为了让居民只花一点点钱就有房住,当然条件不会太好,整个保障性住房的比重达到85%。而香港的公屋,占整个住房比重的50%。如果内地保障性住房的比重能达到50%,那关于农民进城的问题,就可以慢慢化解,一些成立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可以逐渐改善。但是就当前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讲,(保障性住房建设达到50%),可能也要花10年以上时间,甚至10年也不一定能达到50%规模。

所以就城市居民购买力而言,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严重过剩。尤其是一些三线城市,比如东北的一些小地级市,几乎一家有三套房子,他们的房子在那里连租都租不出去。现在还有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建好了房子没人买,如何来处理这些房子?

一方面,政府要放开价格管制,那么就会有大量二手房进入市场。这样既可以缓解我们的住房压力,还可以发展二手房市场。另一个方面,(一旦)大量房地产企业卖不出去(房),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所以政府一定要想办法把国内的销售住房,通过比较好的市场价格修改过来,成为保障性住房。这可以让房企降低破产的风险,也可以降低整个社会面临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风险。一定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统筹住房和资产,让这些过剩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不过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短时间内反映不了,我前面说了,大概要6至10年时间。

《蜂鸟》:您刚才提到保障性住房市场大概要花5至6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一个平衡,那您觉得保障性住房和消费性住房,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分配才比较好?

易:我早几年前提到过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保障性住房最好达到“2、7、1”的状态,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2,就是20%的住房可以交易,你怎么炒都可以,跟民众没有关系。

7,就是70%为消费性住房。只可消费,不可用来赚钱,否则就用税收和信贷的方式把它收回来。

1,就是保障性住房一定不能低于10%。当然,现在政府也比较重视保障性住房,就是要达到10%还是比较困难。现在规模能够达到3%,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50%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蜂鸟》:您刚才提到房地产需要6至10年去恢复,现在很多人说自己买不起房,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如何打破这个局面?楼市企稳的话应该参考哪些指标?您如何看待明年的房地产走势?

易:明年房地产市场还不是太乐观。你看我们从2021年开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过去其实都非常好,比如首付比例降到那么低,但是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入市?预期改变不了。

这几年内,只要房地产市场价格在下跌,预期就改变不了。一定要让房价平稳下来,平稳个一两年,逐渐企稳,才能够吸引到买房人群。房价不跌到一定程度的话,市场的需求是释放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慢慢地、耐心地等待,以及最重要的是,我前面一直在强调的,政府的行政性干预一定要放掉,不要去管它(市场)。坚决不能以过去房价上涨时的那种思维方式来处理政策,理解政策。(这个时候),限购放开都没什么用的,最好根本不要管。

广义而言,房地产市场还是无限大的,现在唯一的出路是能恢复到自然的市场经济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