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新浪蜂鸟 | 对话单霁翔:输出对文化的理解,是我应尽的职责

蜂鸟

关注

作者 | 徐准

编辑 | 李固

退休后的单霁翔一直没有停下来。

在2023年的倒数第二天,他穿着那双标志性的黑布鞋再次站在了演讲台上,中气十足地说到:“我们已经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了下一个600年”。 

今天的故宫开放面积达到80%以上,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与观众见面;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年轻观众涌入,期待着在一场瑞雪中与故宫的红墙合影留念…600岁的紫禁城不断涌现着新的变化,延续了单霁翔曾经改革的影子。

过去的一年,这个曾经的“故宫看门人”依旧繁忙,除了在各地巡回演讲,调研各地的非遗项目,还参与了一档中轴线探访节目,当然也少不了写书。

来到2024年,最令他感到欣慰的还是北京中轴线成为今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2011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单霁翔提了一个提案,呼吁中轴线要整体保护,第二年就列入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为了让中轴线的文化地位更加凸显,单霁翔这几年一直在为之奔忙,他说做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工作:例如积水潭医院影响了中轴线上“银锭观山”的景观,于是把它拆除了。尽管沿线城市景观有所改变,但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基本保持了完整性。

“2024年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可能会让北京这条世界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城市格局最深远的中轴线,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单霁翔在接受《新浪蜂鸟》采访时表示。

他希望那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沉淀在广阔大地里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能“活”起来。

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哪些成绩和不足之处?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博物馆应该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单霁翔在采访中一一做出了解答。

以下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新浪新闻·2023‘绿色中国’可持续影响力大会”上接受《新浪蜂鸟》(简称:《蜂鸟》)的采访实录: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蜂鸟》:早在2011年,你就呼吁推动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如今,北京中轴线是2024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你是什么心情?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意义是?

单霁翔:这些年申报世界遗产的难度比较大,每年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所以每次申报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成功,这背后经历了10年的努力。北京中轴线也是从2011年我写了全国政协提案,在第二年列入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难以想象的保护工作,比如像我们一直觉得钟鼓楼前面的店门的商场太高,影响中轴线,今天降层了;积水潭医院影响了“银锭观山”,于是把它拆除了。还有把天坛医院搬走了…。这些整治是通过中轴线申报来落实到行动上的,中轴线从而得到了保护,理念价值的挖掘得到了深化。

所以2024年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可能会让北京这条世界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城市格局最深远的中轴线,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蜂鸟》:近两年你为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直行走在路上。在《万里走单骑》中,你走遍中国世界遗产地,回顾这一路,你有什么收获?

单霁翔:我们今天的传播文化遗产有很多的路径,办展览、就我个人来说是出版专著。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通过影视节目。故宫推出过《我在故宫修文物》,把博物馆背后的故事讲给了大家,人们在博物馆里看到栩栩如生的文物,它们究竟是怎么被发现,怎么被发掘,怎么被修复的?当时推出后在年轻人里反响很大,于是我们下决心再次挖掘他们的需求。到后来的《国家宝藏》节目,我们专家学者开始走进文化综艺节目。办《万里走单骑》就是我们开始走出棚内,行走每一处世界遗产。通过行走交流,来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这处文化遗产的意义,价值和申报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以及这处文化遗产我究竟要去怎么来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我们共行走了36个地方,很多年轻人跟着我们的镜头走进这些世界遗产。同时拍《博物馆之城》、《非遗里的中国》,这些节目都使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他们过去不太了解的一些文化遗产和对今天生活的意义。

《蜂鸟》:自故宫的文创IP爆火出圈后,各地博物馆等纷纷效仿。打造文创IP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你怎么看这一现象?

单霁翔:到2018年年底,故宫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达11900种。我们也开始了转型,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更加注重环保、实用性和安全性。

比如《千里江山图》,过去它鲜为人知,人们并不知道故宫收藏这幅绘画,这些老的宋元书画我们很少展出。在14年第一次展出的时候,效果不错,但还没引起轰动。当时我们规定一幅宋元书画,一次展出结束就回去“睡觉”,即三年不能动。到了2017年,我们决定把它展出,把全卷打开了。我们还研发了上百种文化创意产品。这样,人们参观《千里江山图》的同时还可以把这些创意产品带回家。

不到两三年,《千里江山图》变得家喻户晓了,人们用它装点自己的室内,它还走进了交响乐,走进了沉浸式互动体验展,又走进了舞蹈,走进了春晚。所以一件鲜为人知的文化藏品如果把它揭示出来,魅力展现出来,会影响文化艺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蜂鸟》:在你看来,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才能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单霁翔:我经常去各地看博物馆,他们的库房有很多的文物还在沉睡,还没有真正得到修复和展示,这是我觉得需要加大力度的。我们应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沉淀在广阔大地里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怎么叫“活”起来?就是人们要能够接受它,看到它,这样人们才有了知情权,监督权,否则只能沉睡在库房里面无人问津。

一座古建筑也是一样,修好之后,你把它锁起来,会折损得更快。只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和功能,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经常地维修,并合理地使用它才越健康。 

文物未来是 “流动”的

《蜂鸟》:以故宫为标杆,你认为中国各地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单霁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筹建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特色,从馆藏到展陈设计、讲解、文化创意各方面都应该有统筹规划。 

同时,文物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流动起来,是博物馆能下沉的一个方式。可以几个博物馆共同凝练出一个主题,家门口的博物馆观众会比较熟悉,联动其他博物馆的文物能一起构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展览。今天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一个方向。

《蜂鸟》:现在出现了很多小型博物馆,例如鼓楼的北京时间博物馆,对于博物馆变“小”,你觉得会是一个发展方向吗?

单霁翔:我们过去主要是历史类的博物馆,后来发展成综合类的博物馆,例如一个生态博物馆,选了19个村庄,每个村庄展示自己的特色:造纸文化、茶文化、竹子文化等。

第二是今天很多城市有历史街区,我们就主张推进历史街区办社区博物馆,把很多空间利用起来,包括名人故居、非物质遗产展示馆、国学馆等等。

再有全国现在大约有400多所高校博物馆,大学打开自己的围墙,把他们学科建设收集的文物展示出来。

同时企业也可以办博物馆:包括钢铁行业、石油行业有很多非物质遗产,民办博物馆发展起来会填补国有博物馆的空白和它满足不了的空间。

《蜂鸟》: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应如何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

单霁翔:观众参观博物馆还没有形成习惯,博物馆应该担起责任,完善讲解制度,完善新的技术,新的设备,给予观众接收信息的工具。

像故宫针对这一需求,我们当时制作了512块标识牌,后来增加了电子标识牌。但是后来发现人们不能总站在标识前看,要在行走的过程中了解信息,我们就开始制作移动讲解器。

最多到了40种语言,各国的语言、主要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粤语、闽南话。还有专家版的、少儿版的。后来发现人们开始有手机了,我们开始免费的WiFi覆盖,让人们更容易自己接收信息。

所以博物馆要不断地观察社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能停留在一个时间节点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蜂鸟》:今天大会“绿色中国”的主题与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不谋而合,你认为博物馆应该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单霁翔: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经历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加速进程的历程,今天我们更加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发展状况。同时还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世界,所以今天我们的“绿色中国”这个主题就使我们能够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待的情况下,让博物馆的传承更加紧扣时代发展的方向。

《蜂鸟》:故宫一直致力于打造“零废弃博物馆”,你认为成效如何?如何更有效地号召参观者一起参与“零废弃”项目?

单霁翔:故宫是全世界游客最多的一座博物馆,它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这为传承和弘扬绿色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空间。所以故宫也是率先把环境保护,作为参观博物馆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行动。

今天在故宫我们提倡一片垃圾落地,2分钟之内必须要有人把它清扫走。虽然看起来很难,其实当把每一片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后,游客们都不忍心再往地上扔垃圾了。没有第一片垃圾,就没有第二片垃圾,人们会把垃圾带走。一定要丢弃的时候也会丢到指定的地方。这种行动会助力人们更加尊重环境,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蜂鸟》:全球变暖仍在持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逐渐增加,对文物古迹会有哪些影响?你认为文物保护者和普通民众应如何应对?

单霁翔:这些年随着我们气候的变化出现很多新的课题,比如吉林西北地区开始多雨了,而这儿很多的文物是土遗址,对于雨水大潮湿是不适应的,之前很多的出土文物能够保存的数千年,就因为不是处于潮湿的环境。所以在这方面要加大学术研究和保护的力度。

再一方面,要把这些变化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民众是保护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力量。很多文化遗产其实是他们发现的,比如2003年的1月19日,在陕西宝鸡梅县的杨家村,5个农民在生产劳动取土的时候,在黄土高坡上一镐下去就挖出了一窖青铜器,他们当时停工商量怎么办,最后他们认识到这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交给文物部门,所以他们保护了现场没有高价卖给文物贩子。

再有就是自然灾害。比如2014年的7月20日,当时在贵州黎平县的地坪乡,那个村庄当时还很贫困,是侗族的山村,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块钱,但村庄就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桥,叫地坪风雨桥,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当天下午下暴雨上游洪灾一浪一浪滚滚而来,这桥就摇摇欲坠了,当地老百姓用绳子和铁丝来绑住桥,但是根本无济于事,一个巨浪打来这桥就倒塌了。

在场的小伙子们纷纷跃入了洪水去抢救这个桥,三天三夜从贵州一直到了广西,告诉沿线的老百姓上面漂行的木材是我们家乡的风雨桥,你们不要把它做柴火烧了。在政府的帮助下, 在10多天的时间里,把他们抢救下的这些木构件运回到了地坪乡,清点了一下居然28根大木构和73%的构件都回来了,这桥就得以重建。当时我们拨的专款把这个桥重新建造了起来,这就是人们根据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出现的自然灾害,及时地抢救。

120多名年轻人跳进洪水很多都受了伤。为什么他们能如此奋不顾身?当地老年人说这个桥是他们的家,他们从小就在桥上写作业,听老人讲故事,唱侗族的歌。他们生活中不能没有这个桥,所以桥遇到任何风险,他们都会挺身而出的。

所以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的变化,都要让老百姓认识到身边的文化遗产是最宝贵的,是祖先的创造。那么当它们遇到风险的时候,人们都会来主动保护,因为他们才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

《蜂鸟》:这几年你一直没有停下来:成为综艺里“布鞋男团”的一员,写了很多书。。。你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单霁翔:首先要学习,过去在职的时候很多想看的书没有看,所以会拿出大部分时间学习。我还习惯了写作,疫情三年在家里看书时间多了,我就写了18本书,现在还在继续写,每本书都是用一些通俗的语言跟大家交流。再有就是不断地根据人们的需要做一些报告,跟人交流,跟学校交流。

还有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参加一些综艺节目,通过这种节目来跟大家传播文化,但是我不是演员。我不会演,也不会背,也不会装,我主要是用自己平常的一些对文化的理解来输出。这都是作为长期从事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工作的人应该尽的职责和付出的努力。

关注蜂鸟微信: fengniaosina

新闻线索/转载/读者群请添加小助理

“蜂鸟sina”(id:hummingbird202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