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新浪蜂鸟 | 编辑部返乡故事②——山西县城的网红连锁店

蜂鸟

关注

作者 | 张爽

编辑 | 李固

我的家乡是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的一个县,是黄河“几字型”转弯的一个小小的角。小城的面积不小,有1600多平方公里,是省会太原的十分之一,常住人口却只有不到20万。

小城历史悠久,在上古时代曾经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中心,上世纪90年代出土过迄今最古老的猿猴化石,距今有4500万年历史。但远古时代短暂的辉煌早已过去,在我的记忆中,小城始终是风尘仆仆的样子。

因为疫情,我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有回家过年。只是味蕾的记忆来自童年的深处,在回去的高铁上,我最惦记的就是小时候最爱的几样吃食。

回到家已是年根,等到有时间出门走走已经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完饺子出去散步消食,沿着家门口的马路信步而行,街边的店家都已经闭门大吉,我私心想偶遇的路边摊当然更是不见踪影。

家门口的这条街叫人民路,是小城的主干道之一,聚集着中小学校、政府、医院、商场。有什么新鲜的商店也总是在这条路上首先开起来。

走到路口,一家店的灯箱格外光亮,在除夕夜烟花炮竹的余烟笼罩下格外显眼。

走近一看,招牌是十分熟悉的红白配色加一个雪人——蜜雪冰城。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了解到过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场的威力,没想到回来的第一次散步就见识到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这家店不仅没有歇业,还有外卖骑手急匆匆地进进出出。店里没有供堂食的桌椅,三两客人站着点单。两位服务员制作饮品的手几乎没有停过。

我在小城生活的岁月里,这个街角长年开着一家门庭冷清的药店,记忆中招牌和店门都不甚美观,里面的灯十几年如一日地总是不太亮,看上去破破败败,我也没有光顾过。

取代药店的这家蜜雪冰城,在已经渐渐陌生的家乡,给了我一些安慰感。在北京也会和同事一起凑单买蜜雪冰城的四块钱一杯的柠檬水,味道和品质都是我熟悉的。

没想到这只是我此次回乡与连锁店缘分的开始。大年初二的晚上,出来散步消食的我又坐在了塔斯汀的店里。选择这家店,是因为我之前在媒体上读到,塔斯汀是餐饮业“农村包围城市”的典型代表。但由于它在北京的门店太少,之前我并没有吃过。

这家店的招牌是“中式汉堡”,菜单上有麻婆豆腐汉堡、鱼香肉丝汉堡、辣椒炒肉汉堡等等,看起来新奇。

因为并不饿,我在小程序上付款8元,点了一杯紫玉红枣黑米浆尝鲜,这杯颇有中式特点的饮品味道出乎意料地好。8元一杯饮料的价格在小城不算便宜,但也属于正常价格,尤其是在连锁店。

虽然还是春节期间,塔斯汀的人气却没有受到影响,店里人来人往,多是年轻人。我邻座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四个人点了满满一盘餐食,小孩子们叽叽喳喳说着话,一家人其乐融融。

塔斯汀外面,有小半条街摆着我想念的路边摊。看摊的大姨热情招呼我,用方言问我,“想吃点啥?”她摊子上的食物种类仍然是我小时候吃过的那些,鱼豆腐串、面筋串、炸豆腐、烤饼子,还有鸡翅、羊肉串、鸡胗。

我点了淀粉肠和炸豆腐。咬下去的瞬间,幸福感爆棚。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初中时,下了晚自习,在路边摊跟同学一起买炸串、烤肠,孜然撒在香喷喷油汪汪的烤肠上,边吃边讨论功课或者电视剧,是一天中最放松惬意的时光。

我回头看看五米外的塔斯汀,感觉小城变了,又没有变。

小时候,想吃麦当劳、肯德基,要到隔壁的大城市。后来小城里开了一家华莱士,再后来,我已经在外读书、工作不常回去,一家装潢时尚的德克士也开了起来,成了中小学生的热门打卡地。

连锁快餐店的出现,意味着小城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被拓宽。比如我和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就约好在德克士见面,点了一份炸鸡和饮料后,畅聊一个下午。同样是过年期间,德克士的人流量比塔斯汀还大,服务员训练有素,使用标准化的礼貌用语和普通话给顾客点餐。

“您好,这边点餐。您需要点什么?“

这标准化的语言在大城市司空见惯,但在充满乡土味和人情味的小城却好像有些突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这语言上小小的变化欣然接受,每个人都换上了普通话点餐。我想,也许语言的变化,同样是家乡城市化的一部分。

小城居民的生活空间也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向远处延伸,再也不是记忆中落后、闭塞、匮乏的地方。

邻居妹妹说起海底捞、巴奴、港式茶餐厅等在大城市火爆的餐厅如数家珍。虽然这些餐饮店小城里还没有,但年轻人隔一段时间就会开车三个小时去临近的省会城市吃一次。

小城地理位置特殊,在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甚至有几个村子的方言就是陕西话和河南话。因为到隔壁省会西安的距离比到太原的距离更近,再加上西安可游玩的地方多,时尚的商场也多,比如宜家和SKP都是太原没有的,西安成了小城年轻人短途出游的不二选择。

邻居妹妹告诉我,小城最近的时尚是开车去西安的宜家购物,再吃一餐宜家的瑞典肉圆。比起真正需要买什么家具,年轻人主打的是一个体验感。

但他们在言语中,并没有太多对定居大城市的向往。在小县城,能留下来的年轻人很多都有一份带编制的工作,住着宽敞的大房子,平时生活也有父母帮衬。

虽然人均收入不高,但他们的可支配的收入和时间相对比较多,也没有房贷压力。普遍工作压力不大,通勤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妹妹坦言,在小城整体生活的舒适度很高,日常的吃喝玩乐都能满足,还可以时不时去西安开开眼界,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获知,并不觉得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有什么落差。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轰轰烈烈,在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小城居民的生活也在剧烈改变。有些变化看上去微小,但其实是革命性的,比如通过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快速抹平与一线城市生活品质的落差。

回归是永恒的主题。在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不如归去。在小城的街头走一走,它的变与不变,正好可以映衬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