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蜂鸟 | 伊以冲突背后: 被终结的“影子战争”与“有分寸的报复”
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以色列导弹袭击。
作者 | 金煜
编辑 | 李固
以色列上空的黑夜再次被炮火照亮。这次,防务系统拦截的,是来自以色列东边的大国伊朗发射的远程导弹。自巴以冲突去年爆发以来,全球各方都在尽力控制中东战火的蔓延,而今,伊朗向以色列领土直接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袭击,中东局面真正要失控了吗?
电视同步直播的导弹来袭
相比任何一个历史中的战争场面,这次袭击的过程都显得有点超自然。 袭击前多日,以色列及其盟友就已获悉情报,并发出预警。4月13日当日一早,以色列全国都已知道了这些导弹即将到来,学校关闭,机场关闭。当晚,来自伊朗的导弹终于陆续到达,耶路撒冷等地上空传出警报,手机空袭警报APP上,红色警告密集遍布。
一共300枚导弹来袭的规模前所未有。最先到达的,是170多架载有爆炸物的无人机,它们发出嗡嗡声,噪音很大,可以被人看到。成群结队的,它们缓缓到来。尚未进入以色列领土时,伊朗国家媒体就宣布了无人机的发射。与此同时,以色列的电视上也在现场直播并预测到达时间。紧随其后的,是30枚体积更大,飞行速度更快的巡航导弹,同样,电视直播同步预报着其轨迹;
最后到达的是120枚弹道导弹,它是移动速度最快的导弹,可携带的有效载荷很大,同样的,在被预测到达时间后,它们终于在以色列的夜空开了花:众多飞行痕迹画出无数闪光弧线,防空导弹击中的爆炸如烟花般散开随即消散,沉闷的爆炸声从遥远的八方传送而来。
几乎所有导弹都被拦截。除了以色列著名的抵御短程导弹的“铁穹”防务系统外,针对中到远程导弹拦截的防御系统“大卫弹弓“和“利剑”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击落大量弹道导弹。以色列的盟友也直接参与了防御。美国、英国和约旦的战机出动,在击落无人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美国的F-15战斗机,就在空中击落了70多家无人机。据以色列军方,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在到达以色列领空之前就被摧毁,只有弹道导弹进入了以色列领空,但也“数量很少”。袭击只造成十几个平民受伤,没有重大伤亡与人员死亡。
即便如此,这依然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首次对以色列领土发动直接军事袭击。虽然伊朗与以色列打了45年之久的影子战争,但伊斯兰共和国从未从自己的领土上向以色列开过一枪。
然而,一些领导人和军事专家认为,伊朗事先预警等做法,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损害,而以色列和盟友有效的防御,也确保了伊朗的袭击没有对以色列达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对外可以声称以色列防御的胜利。美国总统拜登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美国反对任何对伊朗的回击,并奉劝其克制,据媒体透露,拜登对内塔尼亚胡说:“你已经赢了,接受胜利,就此打住吧。”
世界各国领导人都在呼吁保持冷静。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悬崖勒马”。英法两国督促以色列保持克制,法国总统马克龙称赞以色列对伊朗袭击的即时反应便是“以色列的胜利”,并以此打住。目前,以色列政府正在权衡他们的选择。“我们保留所有选择。”以色列官方说,“我们将继续自卫。我们将在我们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作出回应。”
或许,金融和石油市场最能真实反应全球对事态升级的担忧程度。上周五,金融市场因预计将发生袭击而纷纷避险。袭击发生后,比特币下挫了近9%。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股市略有下跌。但总体而言,中东市场开盘相对平稳,说明人们认为这可能是一起有分寸的报复行动,而不是企图升级。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对动荡更为担忧。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10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更受影响的是石油市场,周一,油价表现低迷,说明市场正在等待以色列的回应。
宿敌多年,中东谁家为大?
中东为何会走到现在这样岌岌可危的地步?
伊朗和以色列都是中东最大的军事强国,但两者却结仇多年。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成为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其实当时,伊朗还是最早承认这个新国家的穆斯林国家之一。1979年,西方支持的伊朗国王政权被倾覆,伊朗革命颠覆了一切。伊斯兰革命的领袖罗霍拉-霍梅尼认为,在穆斯林占多数的世界中,以色列代表着西方的利益,不应有一席之地。因此,从那时起,伊朗政府在多个场合直接否认以色列的生存权。
因为西方多年制裁,伊朗的常规军事实力非常虚弱,因此,其对抗以色列和其背后西方利益的方式,便是团结中东支持其事业的国家实体或武装组织,其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哈马斯与伊斯兰圣战组织、叙利亚武装部队,伊拉克人民动员部队以及也门胡塞武装。西方指责伊朗为这些组织提供资金和武器,令其为自己代理战斗---尽管伊朗对此表示否认。 不过,这一同盟也的确公开将其自命名为“抵抗轴心”,是“弱者的捍卫者”。
西方指责,在此前多次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冲突,以色列与黎巴嫩的战争,以及去年爆发的巴以冲突中,都有幕后的影子对手伊朗的支持。在目前的巴以冲突中,伊朗也公开将自己定位为阿拉伯世界巴勒斯坦事业的主要支持者。
伊朗试图在中东建立影响力,其针对的是其宿敌,另一个试图领导中东的大国———沙特阿拉伯。两者之间的竞争,也是穆斯林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竞争。无论是伊朗,还是黎巴嫩的真主党,还是也门胡塞武装,都是什叶派占多数,其代理人,如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都是什叶派,唯一的例外是哈马斯。而沙特阿拉伯等其它中东国家,则以逊尼派为主。
沙特阿拉伯是美国的盟友,美国也是以色列的首要支持者,因此,伊朗与沙特阿拉伯队的对峙,以及与以色列的冲突,说到底也是与美国的对抗。美国支持沙特阿拉伯和其它世俗化穆斯林国家在中东扩大影响力,以此遏制伊朗。2020年,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亚伯拉罕协定”并大肆宣传,在此倡议下,四个逊尼派穆斯林国家摩洛哥、苏丹,以及海湾国家巴林与阿联酋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美国接下来的一步,便是试图说服沙特阿拉伯也加入,以期与以色列首次建立正式关系。2023年后,各方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这也是很多学者认为去年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幕后原因之一,即伊朗通过发起或支持哈马斯的袭击,以及此后的黎巴嫩真主党导弹袭击,也门胡塞挟持红海商业船只等,从而搅局中东,破坏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事实上,如果此真为伊朗的意图,其目的真的已经达到。以色列对加沙地区持续不断,导致高平民死亡率的轰炸,引发了阿拉伯世界和全球的愤怒,以色列政府失去民意支持,阿拉伯世界与之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被搁置。
伊以冲突,从暗斗到明争
对于伊朗而言,除了盟友对以色列的袭击外,它与以色列的冲突常年是以暗战的形式发生。双方主要攻击的是对方的高级军事人员和特工,采取的都是如爆炸,恐怖袭击等非正常军事手段。此外,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对象,还包括伊朗的核能力。以色列坚定地不相信伊朗声称自己核计划只是民用的说法,也坚决反对此前美国与伊朗试图达成的核协议。伊朗的核设施遭受过多次袭击,包括2020年纳坦兹核设施的一次爆炸,让伊朗核计划倒退了两年之久。伊朗的多位核科学家被袭击,包括伊朗核计划之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在2020年被杀。这些袭击,被普遍认为幕后有以色列摩萨德的影子,尽管以色列从未正式承认过这一点。
几十年来,以色列和伊朗打的都是影子战争,彼此的攻击都是悄无声息的,攻击后也很少直接承认。因此,此次伊朗对以色列袭击并声称对此负责,也是伊朗首次将战争放到了阳光之下。
表面上,伊朗此次对以色列国土的导弹袭击是针对以色列4月1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发动袭击的回应,当时,伊朗革命卫队多名高级军官在伊朗驻叙利亚使馆进行一场重要会议,事后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尸体中,有包括伊朗革命卫队两名将军和五名军官死亡,他们被认为长期在加沙、黎巴嫩等地开展秘密行动,并组织了去年10月对以色列的袭击。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是此次爆炸的幕后黑手。这些官员等级很高,而且爆炸直接在伊朗外交设施发生,因此,伊朗格外愤怒,并宣称将以牙还牙,采取相应的武力反击。几天后,伊朗实现了承诺,发动了此次大规模导弹袭击。
伊朗方面称,只要以色列不进行猛烈报复,就不会再发动袭击。但如果以色列选择报复,德黑兰将实施“相当严重”的打击,其称之为“新的等式”,这表明伊朗不介意从暗处走到明处,如果遭到以色列的打击,今后都将采取更为直接的反击。
各方都打不起的全面战争
如果以色列和伊朗真的爆发了全面战争,那又会是怎样的场景?
相比伊朗,以色列军队拥有巨大的优势,这主要是其背后坚定盟友美国的支持。美国长期以来向以色列兜售最先进的武器,包括作为唯一的中东地区国家购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武器系统。此外,虽然从未正式承认,但人们普遍认为以色列掌握核武器。
相比之下,伊朗在西方制裁下,大部分武器由自己研发。此次它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便是伊朗自制,但这些导弹的性能并不佳。据美国官员对媒体透露,伊朗此次发射的弹道导弹中有一半要么发射失败,要么在到达目标前就从空中坠落。
伊朗也有防务系统,武器库中包括地对空导弹,俄罗斯S-300防空系统等,但尚未经过实战检验。
伊朗的空中作战能力很弱,作战飞机大多数是1979年革命前遗留下来的老旧机型。目前,虽然,伊朗准备购买俄罗斯的喷气式飞机,但可能尚未交付。
如果爆发全面战争,双方都有盟友。伊朗这边有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的什叶派民兵。根据以色列情报部门,真主党的武器库中就有7万枚火箭弹和导弹,其中包括远程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
以色列拥有更强大的盟友。这次伊朗的袭击可以看到,英美和约旦的飞机迅速出动,意味着尽管以色列因为加沙危机在国际上被孤立,但在危机面前,这些传统盟友依然会第一时间出手。不过,相比之下,沙特阿拉伯的立场则相对更为不确定,虽然其不信任伊朗,但如果中东爆发了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全面战争,沙特阿拉伯也有可能不愿意卷入冲突。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以色列另外一个盟友阿塞拜疆,它与伊朗有着长长的边界,它是以色列的重要原油供应国,也是密切的军事合作伙伴,有可能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帮助以色列对伊朗实施远程打击。
总之,从军事实力来说,如果爆发全面战争,特别是常规战争的话,由于以色列及其盟友的防空优势,伊朗不会是对手,因此,很多军事专家认为,伊朗也并不想把事情搞大。伊朗精神领袖罗霍拉-霍梅尼本人被认为相对克制,采取“战略忍耐”政策,竭力避免与以色列或美国直接对抗,同时稳步提高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也门民兵的能力。2020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打破常规,下令杀害了一个此前情报界刻意不触碰的人物--伊朗最重要的情报指挥官苏莱曼尼,此举震惊各界,伊朗在五天后的回应,是向美国驻伊拉克的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十几枚弹道导弹,但并未造成美军死亡,这一回应此后被外界认为显示了伊朗的克制。
台上台下,伊朗都与美国外交和情报界有沟通渠道。在巴以冲突后,其从多个渠道和迹象表达了并不想正面冲突的意图。此次对以色列的袭击,虽然是前所未有的直接袭击,但伊朗事先频繁发出预警,袭击展开速度缓慢,瞄准的对象也是偏远基地,而非城市中心。而且,此次袭击也没有动用其它地区的武装组织,以免局势误判或失控。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发出一个信号,即这只是伊朗对大马士革爆炸案的回应,而非真的想要发动战争。按伊朗驻联合国代表的说法,“此事可视为已经结束了。”
以色列如何回应,将决定中东战局走向
尽管包括美国、伊朗在内的各方都或在呼吁克制,或展露了不想扩大局面的意图,但此次袭击的严重性依然现实存在。
也有军事专家认为,尽管没有对以色列造成伤害,但也不要小看伊朗此次袭击的军事战略意义。短期内,反导弹技术的优势和盟友的空军协助,可以帮助以色列化解来袭的导弹,但是,每拦截一枚来袭导弹,发射的防御导弹的成本都比来袭导弹高出一个数量级。这还没算上更廉价的无人机:伊朗制造的无人机成本在5万美元左右,如果用地对空导弹来拦截的话,后者成本高达100万美元。如果这样的导弹袭击成为常态,以色列再富有也会破产。而且,理论上没有100%的防御,迟早会出现未被拦截的导弹,造成伤亡。
此外,这次针对来袭导弹的拦截,也暴露了以色列及其盟国防务系统的所在方位,这使伊朗获得了宝贵的情报。如果有下一次的导弹袭击,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
而且,无论何时,各方都需记得伊朗很可能所持有的核武器。这是其始终手中握有的具有威慑力的王牌。
现在,在各方都期望伊以冲突就此打住的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回到了以色列身上。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再次陷入了困境中。一方面,是英美欧盟和外界多方对他的劝阻,而且,他的确事实上可以利用此次以色列再次成为受害者的地位,将国际焦点转向伊朗,盟友们再次站到自己身后,并缓解自己因加沙人道灾难而面临的国际谴责。但另一方面,内塔尼亚胡的重要政治盟友---以色列的极右翼内阁成员也在向他施压,要求他对伊朗采取积极反击,他们认为,如果以色列不尽快作出猛烈回应的话,这就会显示出以色列的软弱。比如,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就明确的表示,“现在,我们需要一次毁灭性攻击。”从以色列政府回应加沙的猛烈轰炸来看,以色列政府并未受到国际社会的约束,美国等重要盟友对其的影响力也在日趋渐弱,因此,也很难判断以色列到底是否会阻止事态升级。
最新消息显示,以色列似乎想在这两种选择中作出一定的平衡。据环球网转自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5日报道,针对伊朗对以色列军事目标发起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以色列已决定“明确而有力地”打击伊朗,并已准备多款战机以执行任务。
《纽约邮报》称,这一决定是以色列召开两次战时内阁会议之后做出的。报道援引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消息称,以色列空军已准备使用包括美制F-16、F-15和F-35战机,对伊朗实施报复性反击,但没有提供具体的时间表。
《纽约邮报》继续援引消息称,此次打击目的是传递一个信息,即以色列“不会允许遭受这种规模的攻击并毫无反应”。与此同时,以色列领导人也希望此次回应不会引发更广泛的战争。
另外,据环球网转自美国Axios新闻网消息,一名美国官员和一名知情人士告诉Axios新闻网,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当地时间14日告诉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以色列别无选择,只能对伊朗当天的行动做出回应。
因此,尽管各方都不希望看到中东全面战争的出现,但现实就是,中东这个火药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全面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