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新浪蜂鸟|银价涨幅超过黄金,是投资平替还是新坑?

蜂鸟

关注

作者 | 张子悦

编辑 | 李固

作为“廉价的黄金”,白银年内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真正的黄金。

截至5月29日收盘,伦敦现货白银站上每盎司32美元,创下近三年新高。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白银期货主力合约报收8539元/千克,上涨2.45%。

银价涨势凶猛,加之价格门槛低,让银条、银砖、银饰等实物白银,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的青睐。大家都在猜测,“黄金平替”或许已经出现?

但故事的另一方面是,有业内人士向《新浪蜂鸟》表示,实物白银不易保存、持有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且流通变现难,并没有投资者想象中好入场。

一些机构也认为,当下白银价格或已处于非理性上涨状态,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度追涨。

▍超越黄金的白银

根据市场的规律,当出现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真金白银”这样的避险资产。

今年3月以来,金、银、铜等贵金属涨势凶猛。在持续的保值需求和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先是黄金投资需求走强,后金价上涨引发了“多米诺效应”,让白银在一众投资品中脱颖而出,接过接力棒,继续领跑贵金属增长。

截至5月29日,白银今年的价格涨幅已经全面超越了黄金。

上周,沪银主力合约创下近11年历史新高,于5月21日触及8733元/千克的最高点,后经过短暂的回调,5月29日再度强势上涨,期价重回高位,收盘上涨2.45%至8539元/千克。而同期沪金价格表现偏弱,延续调整势头。

国际市场上,伦敦银上周破2022年4月以来的震荡区间上沿26美元/盎司,触及32美元高位仍未止步。

金投网数据显示,截至29日15时,现货白银报价7.4元/克。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现货白银价格累计上涨约36.6%,高于现货黄金价格约17.4%的涨幅。

银价飞涨、黄金投资成本过高的背景下,实物白银看起来成为了“黄金投资平替”。

社交平台上,不乏投资白银获利的声音,“买30公斤白银月赚1万5”“两块银砖一年赚7.2万”“买了投资银条一个月身价涨1千元”……

有投资者向《新浪蜂鸟》提到,自己是在22年9月入场白银的,彼时银价4.3元/克,她花费25.8万元购入了4块15公斤的银砖。按照最新的7.59元/克回购指导价计算,这一笔已经赚了19.74万元。

另有公开报道提到,实物白银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的目光。有媒体近日走访北京天雅珠宝城,有白银批发商提及,最近来买投资银条和板料的人很多,半个月卖了三块板料(每块15kg),剩下的人多半买投资银条,投资银条卖了十来块(每块1kg)。

该白银批发商表示,自己已经囤了将近4吨的货。

随着银价“狂飙”,为了扼制过度投机的行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专门发布公告,宣布调整白银延期合约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

通知规定,自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收盘清算时起,Ag(T+D)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12%调整为13%,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1%调整为12%。

上金所提示各会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细做好风险应急预案,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确保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为什么是白银?

黄金之后,为何偏偏是白银从贵金属中脱颖而出?

银河期货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此轮银价上涨是宏观面和基本面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

从宏观角度上看,白银有望在降息周期开启的背景下受益。

虽然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被推迟到9月,但海外降息周期将开启的大背景没有发生变化。

美国4月的非农数据全面不及预期,就业市场降温,一切都指向了降息的可能。

在5月的FOMC会议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指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

因此,在美国将开启降息周期的前提下,金融市场处于抢跑阶段,支撑着贵金属高位强势运行,市场对白银看涨的基本判断没有发生变化。

从基本面上看,白银的上涨动力,主要由于近几年白银连续出现短缺,当前全球白银库存处于低位,光伏行业拉动白银需求增长,将导致白银更大的供需缺口。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最新公布的年报,2023年全球白银供给量为31436吨,但需求量为37169吨,供需缺口达到5732吨。

2024年,白银供需缺口预计将扩大至6697吨,占总需求的17%。

库存方面,全球最大的白银交易所LBMA自2022年以来库存便持续下降,当前降低至历史低位25600吨左右。

COMEX交易所的白银库存尽管近期小幅回升,但也处于5年内的偏低位置,不足10000吨。

国内市场上,根据SMM的统计,2023年国内生产白银共计16266吨,需求量在16066吨左右,整体呈紧平衡状态。

2023年以来,上期所和上金所的白银显性库存持续下降,当前仅存2300多吨,同比下降40%,处于2019年以来的最低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白银同时具备金融和商品属性。相比黄金,白银的工业用途更加广泛,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高端电气设备等产业中均有应用。

绿色经济带动白银的工业需求快速增长,光伏用银增长强劲,此外,新能源汽车中用银量较传统汽车明显提高,白银也是AI算力中是不可或缺的金属。

2023年,电子电气用银、光伏用银同比分别增长11%、64%,且今年预计仍将处于增长态势。

光伏用银的涨势尤其值得关注。在光伏行业,白银主要被加工成银浆料、印刷在电池片上作为电极使用。

保守来看,按照今年光伏电池片产量同比增速20%估算,预计今年国内光伏用银量将增加至6500吨左右,甚至有望达到8000吨。

但另一边,银河期货的报告指出,2024年能直接供给国内消费的白银产量预计只有12000吨,可用于光伏生产的白银供给仅6000吨。

结合两个交易所的库存考虑,预测2024年国内的白银将出现短缺,保守情况下也维持在紧平衡的状态。

综合来看,世界范围内,白银在2024年或会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白银价格有望打开更大的向上空间。

白银看涨 但入市需谨慎

然而,银价持续走强、白银需求缺口扩大,是否就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也能轻易从中分一杯羹呢?

部分业内人士的答案是否定的。

社交平台上,将实物白银当作“投资性价比之选”的人不在少数,但随着越来越多投资者入局,先行者逐渐提到了“白银没人要”“一段时间后就变黑了”等问题,将实物白银投资的更多面展示出来。

廖梅在南方某县城开了30多年金店,曾经历过现货白银价格从3元/克涨至11元/克的阶段,她对《新浪蜂鸟》表示,一般不会建议别人投资白银。

首先,实物白银的保存难度大。“如果是投资用,建议购买999或9999银条银砖,但和金条不同,一块银砖30斤,十分笨重,加之白银易氧化,许多投资者保存起来并不方便。”

其次,实物白银的流通难度极高。作为“硬通货”,黄金的变现相对简单,回收黄金的渠道有金店、银行、收金店、典当行,但白银恰恰相反,易买不易卖。

以廖梅所在的县城为例,银行基本不会回收银条银砖;大型金店囤的都是白银首饰成品;中小型金店虽然有加工手艺在身,可以把银砖加工成银饰,但一般只会囤几斤银块,没有消化银砖的体量。

廖梅透露,和黄金饰品相比,银饰的刚需属性更弱。在县城,银饰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妇女,刚出生的宝宝按照传统也要打银手镯,此外就是小部分年轻人看到好看的款式偶尔会买来戴戴,这些都并非有高消费能力的主流人群。

因此,廖梅说,县城里基本没人买卖银条银砖。如果某个投资者有一块银砖,除了到深圳水贝市场回收,很难有其他变现门道。

去了深圳水贝,实物白银也很容易被压价。因为对商家而言,白银可要可不要,他们可以到各个银矿去询价,来源很广,价格不会相差太多。”

《新浪蜂鸟》了解到,全球白银供给主要来自矿产银和回收银,其中矿产银占总供应量82%,回收银占18%。

即使身处一线城市,白银变现难的问题也不会更好解决。根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天雅珠宝城,有白银批发商表示,目前店里只收自家售卖的投资银条,板料(即银砖)无差别回收。但如果银价一直涨下去,他们后续也不敢贸然回收。

另一批发商则表示,店里现在只售卖投资银条和板料,不做回收,投资银条可以以旧换新,但必须是从她店里购买的。

有北京的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分享经历,看到最近银价上涨,她想把手里3斤银条出手。一开始她想通过线上小程序“融通金”回收,结果到现场发现,收购价比在小程序上看到的低0.05元/克,而且商家看到白银涨太猛就不愿意收了。无奈之下,她只好联系买白银的店铺,在原店出手。

再次,实物白银的回收价格涨幅有限,直接导致实物白银的持有成本变高。融通金显示,截至5月29日23时,白银的回购指导价为7.59元/克,和4月初相比仅上涨1元/克。

和飞涨的银价相比,白银回收价格的涨幅并不大,因此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实物白银的持有成本。

廖梅见过一个在实物白银投资上赚钱的例子,几年前,朋友在深圳搞到了一块50斤的银砖,回到省会城市卖掉后,赚了些钱。

“我记不清那时的银价了,但白银的价格涨幅这么小,3元/克的利润就很吓人了,哪怕按这个算,50斤的银砖也只赚到75000元,考虑到持有时间和路上来回波折,白银的利润空间比黄金还是小很多。”

让廖梅记得更清楚的,是同行在白银投资上血本无归的故事。多年前,她亲眼看到同行在白银投资上小赚一笔后,决定将那时280元/克的黄金悉数卖掉换成白银,寄希望于能再捞一笔。

很快,银价从9元/克跌到3元/克,还没等同行反应过来就全赔了。

“那个同行从此在县城里就销声匿迹了,店铺也再没开过。钱没了,人也提不起劲了。”

说不准的走势

在金融需求和商品需求共振的状态下,此轮银价上涨的逻辑是清晰的。虽然支撑银价上涨的因素并没有消失,但依然有机构认为,当下白银价格或已处于非理性上涨状态。

中信建投期货高级分析师对媒体指出,贵金属市场本是较为有效的市场,即价格的变化通常都有相应的基本面变化所推动,但近期行情走势的基本面支撑较为匮乏,贵金属连续的上涨或正带动更多资金的参与。

在当前阶段,行情中非理性的成分居多,因此行情的不确定性将显著增强。

上交所提高Ag(T+D)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也正是为了让投资者杠杆下降、投资成本增加。这有助于减少市场中的投机性头寸,冷却市场情绪,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银河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沈恩贤撰文指出,在每次白银大幅补涨之后,贵金属往往需要产生调整,建议投资者此时要保持理性,按照技术规律操作,不要在市场上过度追涨。

“后期大幅上涨之后,可能离调整的时间也不会太远。”

实物白银方面,投资需求则一直处于被抑制的状态。

资料显示,2023年,实物投资用银为7561吨,同比下滑28%。对于2024年,世界白银协会年报预计,受到ETF等金融投资品的替代、德国银制品税收优惠取消等因素影响,投资用银预计仍将继续减少13%。

5月初,汇丰旗下首席贵金属分析师James Steel发布研报称,许多散户投资者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大量购买银币和银条,目前对进一步增加持有量的兴趣不大。

高银价促使更多银币和银条流入二手市场,这减少了对新铸造银币和银条的需求。

全球通胀虽然依然存在,但正在逐步缓解。珠宝行业对银的需求前景并不乐观。白银供给小于需求,起的作用是帮助防止银价大幅下跌,但并不足以支持长期的牛市。

中信期货的一份周报指出,从白银期权上市之日起,目前持仓量PCR同样处于高位,且在上周出现大幅回落,反映出白银市场看涨情绪有限。

银河期货提到,“如果银价受到美国通胀再超预期、光伏电池片产量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而继续回调,并有效跌破26美元支撑(沪银为6800支撑),则建议止损,等待充分回调后的买入机会。”

即便已经在金银行业沉浮30多年,廖梅依旧觉得金银价格未来的走势扑朔迷离。

和她一样不敢贸然猜测的,还有天雅珠宝城里的许多白银批发商,

“我说不准银价未来的走势,金银里面的门道太多,太难看清。同行都很难赚到钱,在这里面摔跟头却是没有例外。所以首先要认清这个现实,然后慎重,慢慢试、慢慢投入。”廖梅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