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山西临县5·3滑坡地质灾害成功预警记

新浪新闻

关注

滑坡整体正视

243户584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超80万立方米的山体起鼓、裂缝,分秒都在“裂变”,它成了悬在当地百姓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操作并未能阻止滑坡的发生,但由于预警预判精准、应急指挥得当,除一栋六层楼房受损外,居民无一人伤亡,压在所有人心头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这是2020年5月3日发生在吕梁市临县临泉镇胜利坪村风峪沟南山的一起大型黄土滑坡地质灾害的处置过程,更是一场与山体滑坡争夺生命财产的生死竞速。

一场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地质灾害却变得犹如一道惊鸿轻轻掠过,人们长长舒出一口气的同时,也对预警这场灾害的“吹哨人”——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以下简称一水地质队)竖起了大拇指。

应急监测网络布设

危急关头,吹响生死竞速预警哨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2020年4月29日19时,一则紧急通报从临县自然资源局发出:临县临泉镇胜利坪村风峪沟南山山体出现裂缝,坡脚挡墙开裂,地面鼓起。

从这一刻开始,一场抢救生命、保护财产、与时间赛跑的生死竞速就已展开——

19时,总工程师张昌生接报后,立即联系临县方面尽快撤离现场全部居民,同时安排队内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

20时,一套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应急预案迅速形成——撤离坡体下部全部居民、设置警戒线、安排专人监测并制定“削方减载反压坡脚”的处置方案。

山西省应急厅现场调研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关头显本色。由于滑坡变形速度快,工作组技术人员冒着随时可能滑坡的危险拿着皮尺、罗盘等简易工具一趟趟上山下山,无数个来来回回进行测量,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22时,昼夜抢险施工开始。

5月2日下午,滑坡变形突然加剧,工作组经科学分析研判,立刻决定停止抢险施工,安全撤离现场人员。

5月3日凌晨,滑坡体倾斜而下,现场惨烈,该小区一栋六层楼房在泥石冲击下,整体前移两米,瞬间变为五层,一楼被泥石彻底掩埋。

楼房损毁

由于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及时、监测措施到位、提前避险果断、防灾机制运转高效,受威胁的群众全部避险转移,无人员伤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而且削方减载反压坡脚等抢险方案的实施,极大地避免了滑坡对3、4号楼的威胁,最大限度降低了群众的财产损失。

“如果再犹豫不决,后果不堪设想。”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槐树塔村支部委员刘林兆仍心有余悸。

生死关头,一水地质队的成功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山西省副省长贺天才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山西省副省长贺天才对于这次成功预警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一水地质队再接再厉,发挥好地勘队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厚积薄发,织就零伤亡背后“天罗地网”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黄土地质灾害发生较多、黄土地质灾害最为典型的省份,常见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共调查摸排地质灾害隐患点10340处,威胁人口37.2万,威胁财产142.1亿元。

而这次临县5·3滑坡就是一起典型的滑坡地质灾害。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分散地顺坡下滑的地质灾害。

面对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威胁重,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特殊省情,一水地质队始终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守护生命工程”来抓。他们依托人才优势,全面建立了以地质灾害区域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为核心的综合防治体系,成为山西省首批获得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施工四个甲级资质的单位。

队领导检查监测网络运行情况

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才能行稳致远。多年来,一水地质队一直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的最前沿,自1991年至2020年,先后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185项、省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234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4个,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9个,建立了全自动一体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也积累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丰富经验。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一水地质队先后与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合作成立了太原市地质技术服务中心,与万柏林区、临县、榆社等7个县区自然资源局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服务协议,在各支撑县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培训和演练,构建起了联防联控、群测群防的天罗地网,坚持做好隐患早期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工作,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近年来,他们又将无人机、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中,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确保了隐患排查全覆盖、不遗漏。

偶然之中有必然。临县5·3黄土滑坡的成功预警、避险、处置,绝非瞎打误撞,鲁莽行事,而是一水地质队多年来厚积薄发,始终坚持从科学出发,以技术为支撑,技术人员精准分析,科学研判的结果。危急时刻,“快”字当头,“严”字把关,在每一个数字的获取上,都做到了一丝不苟,精确无误,充分保证了测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担当作为,彰显新时代地勘人英雄本色

无人机航测

滑坡发生后,工作组立即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1:500无人机航测工作,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了调查和测绘面积0.15平方千米,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滑坡的第一手资料。

5月4日凌晨2时,工作人员依然奋战在一线。为掌握滑坡变形特征,工作组冒着大雨和坡体坍塌的危险,在最短时间内布置了21个监测点,建成变形监测网,获得了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为政府部门后续的科学决策、减灾救灾提供了重要依据。

坍塌点布设监测网络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身边的故事最具说服力。

从接到预警的第一刻,张昌生就身先士卒,奋战在滑坡现场第一线。

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技术负责人周荣辉冲锋在前,带领技术人员一次次爬上松软的山坡对每一个滑坡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科学评价了滑坡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物探测绘研究所所长赵强带领测绘技术人员连夜加班加点,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滑坡区域内的地形测绘工作,为监测网络迅速建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还有张宏伟、张文华、康巍巍、陈世朝、白文斌、段敬元、王瑞中、郭英杰、于大为等技术人员,接到消息后,他们主动放弃休假赶赴现场参与滑坡调查、监测工作,承担后续的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治理施工工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临县5·3滑坡的整个应急处置过程,是山西地勘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更是勇于奉献、善于作为的新时代地勘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5.3临县胜利坪村滑坡表彰文件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地质勘查局给予山西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技术服务中心集体奖励。

征程漫漫,不变的是奋斗追梦的步伐。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