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上海148名车友驴友被困,消防车冲锋舟出动

新浪新闻

关注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你出门游玩了吗?

据统计,端午假期国内游出游达8913.6万人次

但这样的旅途

让人觉得有点闹心

day1

上海游客暴雨被困山区

6月12日,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下午,来自上海某越野车队的30余辆越野车,共计81名游客,在浙江省缙云县壶镇镇心畈村附近的滩涂游玩。不料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雨,被突发洪水困在双溪口村好溪河对岸。

据越野车队车友回忆,从开始下雨到水位暴涨,前后不足半小时。场面一度十分危险,车友甚至惊呼“完了完了”。

面对险境,上海车友联系了壶镇越野队开展自救。在对方的帮助下,50名游客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但是随着雨越下越大,仅靠自救已经无法让游客们脱险,连前来营救的越野车队都发现,自己的车开过去救人,回来也变得相当困难。他们只得向当地政府求救。下午5时,救援队伍抵达现场时,水位已涨到高出路面一米多,2辆消防车已无法驶入。

救援人员随即乘着2艘冲锋舟到被困游客所在地迅速开展救援。经过冲锋舟一趟又一趟在湍急的溪水里来回行驶,晚上9时,81名上海游客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13日半夜雨止,水位下降。14日早上,车主由救援队陪同将车开离滩涂。

day2

上海游客暴雨被困山区

6月13日晚,67名上海驴友在位于宁波宁海县与台州天台县交界的山区游玩时,因暴雨被困。宁海县迅速组织数百精干力量搜救,并协调天台方面予以支持。经过各路救援力量彻夜搜救,驴友全部被找到,并安全转移。

天台县天睿应急救援队的队员含笑介绍:“驴友中有约40人被当地村民带出,另有23人被困溪对岸。深夜里,我们用绳子横渡到对岸才将23人全部救出,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15小时。

据宁波发布,目前,67名上海驴友已全部被找到,并安全转移。

day3

男子三亚看海车辆被淹

6月14日,一男子于凌晨一点多到达三亚湾看海,因发现下海通道宽度够车辆通行,就将车开进了沙滩,行驶到近海区域时,车轮陷进沙滩里无法行驶,导致涨潮时车辆被海水淹没一半。

救援队赶到后利用挖掘机挂绳将涉水车辆拖到岸上。根据海南省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三亚市综合执法局天涯分局对该男子处以100元罚金,并责令其立即将车辆拖走。

救援该收费吗?

网友:收贵点!

好好的端午假期,怎么每天都有人不消停呢?面对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驴友遇险要求救援的新闻,不少网友表示:该收费,还要收贵点!

近年来,登山、徒步、攀岩、野外探险等项目越来越受追捧,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这些户外极限运动更强调人们在跨越身心障碍后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然而,户外极限运动危险系数颇高,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并不适合参与。这些年,户外极限运动时常发生伤亡事故。

上个月,上海驴友穿越秦岭时失联,不幸罹难。 图为救援队搜救画面

《2020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显示,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研讨小组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登山事故共发生217起,造成9人死亡、1人失踪、93人受伤;徒步穿越事故共发生57起,造成7人死亡、11人受伤。

多位专家建议,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推动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社会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协同发展,对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合理收取救援费用等行为进行规范。

明确有偿救援

减少违规探险

对于购票进入景区开放范围进行游览的游客,如其遭遇危险,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景区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但现实中,一些“驴友”喜欢去一些未经开发或者景区明确提示不得进入的地方进行所谓的“探险”,对于这类行为,政府是否需要承担救援责任呢?

近年来,西藏、青海、四川等山地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就登山制定了登山管理条例、登山管理办法;甘肃省和酒泉市等地就户外运动制定了户外运动管理办法。然而,上述地方性法规并未对救援主体及其职责、救援费用所占比例及计算方式、追偿方式进行详细规定。

5月9日,18名驴友在北京房山野山被困受伤,30多名蓝天队员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艰难搜寻一夜,并把自己的水给了驴友。到了山下,驴友却从自己包里掏出两瓶水,开始烧水泡茶。

为了合理引导户外探险行为,一些地方通过立法的方式规定“驴友”自付救援费。例如,《安徽省旅游条例》规定,在禁止通行、没有道路通行的区域,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开展风险性较高的旅游活动。违反前款规定发生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救援费用,应当由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相应承担。

近日,黄山市文旅局会同该市应急局、司法局,拟定了《黄山市山岳型景区有偿救援指导意见》,正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而受困遇险的旅游者,黄山市拟在今后实施有偿救援。费用核算方面,有偿救援费用包含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劳务、院前救治、交通、意外保险、后勤保障、引入第三方救援力量等费用。

对此,大多数网友都投票表示,支持收费,并建议全国推广!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具有责无旁贷的救助义务,但要强调的是,遇险的“驴友”虽然有权利请求救援,但也应当支付由个人承担的费用,而不是由公共资源埋单。景区实施有偿救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收钱,而是为了遏制进入未开发区域的探险行为。

户外运动没有错,但想对那些随意进入未开发区域探险的驴友们说一句,这one day day的,可长点心吧!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看看新闻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