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穷小子,高中毕业,逆袭成重庆首富

新浪新闻
7月,福布斯发布中国2021年最佳CEO榜。
蒋仁生位列第9名。

蒋仁生何人?
他的名字也许没有雷军家喻户晓,但其创业经历丝毫不比雷军逊色。
他是重庆智飞生物公司的董事长。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企业摇摇欲坠、面临破产,不少富豪身价缩水、跌落神坛。
这其中,却不包括智飞生物,也不包括蒋仁生。
反而,凭借自身实力,乘着疫情的“东风”,扶摇直上,半年赚了1000亿,一跃为重庆首富。
于是,坊间称其为“恐怖的重庆首富”:
46岁高龄创业、68岁仍在乘风破浪、登上福布斯最佳CEO榜、比肩超级大富豪……
蒋仁生的人生,究竟是怎样“传奇”的一生?

从平凡出身到鲤鱼跃龙门
1953年,蒋仁生出生在广西桂林灌阳县水车乡的秀水屯。
他在家中排行第四,还有6个兄弟姐妹。
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蒋家一家生活拮据。
但不同于其他家庭的是,蒋家没有放弃孩子们的教育,而是勒紧裤腰带,坚持让孩子们读书。
于是,蒋仁生没有像同龄人一样,读完小学就去种地,一口气读到了高中。
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大学深造成为泡影。
1970年,蒋仁生高中毕业,在那个时代,已然称得上是“知识分子”。
他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里的小学老师。

此后7年,蒋仁生都在一边教学、一边务农的平凡人生中度过。
平日里,教书、干活间隙,他也不忘温习功课、读书学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蒋仁生一分钟都等不及、毅然决然决定报考。
平日里不间断地学习,让蒋仁生顺利抓住这次跃升的机遇,顺利考取到桂林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即现在的桂林医学院。
1997年,蒋仁生成为一名专科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专生的学历,已然不亚于当今的本科高材生。
从报考医学院的这一刻,蒋仁生就迎来了新的人生转折点,也结下了和医疗的不解之缘。
那时的他,或许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后,他会凭借生物医疗成为一代传奇。

不安现状,飞出大山
1980年,蒋仁生大专毕业,被分配到了灌阳县卫生防疫站工作。
那时候,基层疫苗接种工作任务重,困难大。
乡下交通不便,他就靠着双腿,一步一步,走进大山的家家户户,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去的次数多了,138个大队、所有乡镇卫生院他都十分熟悉,甚至每个医生的名字他都能一一叫出来。
靠着极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很快,蒋仁生就当上了防疫站副站长。
后来,又被调到南宁卫生防疫站,任计划免疫科副科长。
此时的蒋仁生,已经46岁。

干到了这个级别,也算小有所成,已经是老家村子人眼中的“金凤凰”了。
可就在这时,蒋仁生做出一个决定,让旁人都惊愕。
那就是:辞掉工作、下海从商。
蒋仁生嗅到了大山之外、祖国南方的生机,认定当官从政不是自己的终生追求。
天大地大,外面的世界,更能有一番作为。
像在彻底和过去作别,2000年伊始,不顾家人和领导的强烈反对,蒋仁生两手空空,来到了成都市一家疫苗企业,干起销售管理。
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日后和他一起合作的伙伴,刘俊辉和吴冠江。
虽然之前没有做过销售工作,但多年的基层防疫工作经验,让蒋仁生对疫苗如数家珍。
再加上他愿意学习,很快就摸清了销售的门道。
正如后来,蒋仁生在采访中说道,
正是那段基层工作时光,让我对疫苗工作十分熟悉,特别对我今后创办疫苗公司十分有帮助,也感谢那段时间,没有那段时间,可能也没有我的今天。
在不断地深入市场、调研行业中,蒋仁生嗅到了商机。

2002年,蒋仁生、刘俊辉和吴冠江三人,用下海经商赚的钱,收购了重庆金鑫生物制品公司。
蒋仁生将其改名为智飞生物,寓意为“用智慧来飞翔”。
自此,蒋仁生的人生,也开启了新一轮的腾飞之旅。
“智飞”二字,似乎也是蒋仁生为自己写下的人生注脚。

艰难的创业之路
智飞生物一开始的业务方向是做疫苗代理。
但后来,蒋仁生留意到,当时的国内的脑膜炎患者都是由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而C群流脑在国内并未出现。
蒋仁生预料到,在未来的4-6年,C群流脑很可能将有规模性爆发,而且大人和孩子都会受到感染。
于是,他不惜花下血本,果断拿下了兰州生物所开发的A+C群脑膜炎疫苗的独家代理权。

但是,蒋仁生又注意到,当时的脑膜炎疫苗的接种人群是2岁以上,然而真正发病率高的人群是2岁以下的孩童。
两岁以下的小孩要是没有预防的话,一旦患上脑膜炎,对一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
蒋仁生认为,
疫苗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既然没有2岁以下的疫苗,那我们就来研发,让所有儿童都能得到预防。
于是,2003年10月,蒋仁生创办了北京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智飞生物正式迈出研发的第一步。
然而,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缺钱”成为横在智飞生物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当时研究需要一台高速离心机,售价高达80万元。
这对蒋仁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但得知这台离心机对研究的作用后,蒋仁生当即表态:买,就算100万也要买。
蒋仁生东拼西借,好不容易凑齐了50万元,还差30万。
他二话不说,找中介把房子卖了,最后把离心机给买回来了。
而自己则搬到了公司的集体宿舍住。

2005年,正如蒋仁生预料到的那样,安徽和江苏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C群脑膜炎疫情,全国陷入了恐慌。
全国各地的防疫站,开始疯狂抢购A+C群脑膜疫苗,作为这款疫苗的唯一代理商,订单如雪片一样飞向智飞生物。
很多老板和公司,提着现金,排着队,要求加价购买。
但蒋仁生依然将疫苗,按原价卖给各个省市的疫情疾控部门。
那一年,蒋仁生卖出了2000万支疫苗,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蒋仁生和他的智飞生物,也一战成名,在业内打响了名声。
2010年9月28日,智飞生物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上市当天,蒋氏家族持有股份市值达到107亿元。
从创业到百亿身家,蒋仁生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
然而,正当所有人看好这家企业时,智飞生物并没有如大家预料的那样直上云霄。
2015年,智飞生物销售额不升反降,只有7亿左右。
2016年,山东发生了5.7亿元的非法疫苗惊天大案。
国家重拳出击,直接取消了中间商的合法地位,让疫苗厂家直接供货医疗机构。
这对靠代理销售疫苗的智飞生物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2016年,智飞生物的营业额和利润直线暴跌,全年利润只有区区3300万元。
智飞生物刚起飞,就又狠狠摔到谷底。
直到宫颈癌疫苗(HPV)开始火爆,为智飞生物带来新的生机。
蒋仁生再一次果断拿下HPV的独家代理权。
靠着HPV疫苗,蒋仁生在2018年、2019年将销售额疯狂上提,分别达到了52.28亿元和105.87亿元,同比增长289%和103%。
智飞生物赚得盆满钵满,不断攀升,彻底扭转了逆风的局面。
再来,就到了2020年。
每一次大规模疫情,对医疗行业来说,都是一次重新洗牌。
蒋仁生无疑抓住了这次机遇。
在疫情初期时,智飞生物就瞄准了疫苗概念股。
年初,智飞生物的股价还不到50元一股;而如今,它的股价已经暴涨到了134元。最高峰的时候,还一度摸高到了190元。
智飞生物的市值,一举升天,达到了2144亿元。
而蒋仁生,通过短短半年时间,赚了超过1000亿人民币。
46岁才开始创业,蒋仁生仅用了20年,就摇身一变,实现了人生阶层的跃迁。
“企业家”的性格本色,“医者”的人生底色
每一个成功者的身上,都涂满不同的色彩。
试着去魅蒋仁生身上的“神奇色彩”,我看到的是:
“企业家”的性格本色和“医者”的人生底色。
从乡村教师,到参加高考、报考医学院;
从仕途大好,到放弃前程、下海从商;
从药品销售,到自主创业;
从代理疫苗,到自己研发疫苗……
每一步决定,都充满魄力和担当。

而每一步尝试,都是实现人生跃迁的层层跳板。
但这份魄力,不等同于莽撞。
蒋仁生的每次尝试,都是有充足把握的基础上开始的。
基层工作的充沛经验、对疫苗的如数家珍,才让他有底气,下海经商,自主创业。
清晰的自我认知、不凡的行动能力……
这正是蒋仁生身上的“企业家”性格本色。
而支撑他乘风破浪的,更重要的,是他“医者”的人生底色。
也许在桂林医学院读书的时候,就为蒋仁生的人生涂上了一层“医者”的底色。
而后来在防疫站工作的日子,更加重了这抹“为民造福”的颜色。
蒋仁生曾说,
在基层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基层医生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创业之路上,他把“社会效益”永远放在第一位。疫苗研发是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事。研发一款疫苗,最少要用8、9年。蒋仁生说,
哪怕这个事高投入、低回报,只要对社会有益,我就愿意义无反顾、不管投入多少钱,去做这块儿。我的团队也都愿意去做。
2007年,蒋仁生向中国妇女基金会捐赠2000余万元,用于促进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事业发展。
并先后向红十字基金会、重庆市基金总会、乡村学校、大学图书馆等,捐筹善款。
他还回报家乡广西,捐赠小学、修公路、给母校桂林医学院修建图书馆。
蒋仁生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位“恐怖的重庆首富”。
更多的是敬佩。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成功的,一定是那些“不甘平凡”的人。
一夜暴富的人很多,但能走到最后的,一定是胸怀宽广的人。
蒋仁生就是这样一位,装得下天下人、不甘平凡、偏做辰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