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一周内7人死亡,又是这个“夺命杀手”惹的祸!

新浪新闻

关注

暑假是“神兽出笼”的时候,孩子们都放飞自我了,与此同时,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七八月天热,很多小孩爱到水边玩耍,有时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发生溺水的悲剧。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吧,短短一周内竟发生了3起溺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

时间:8月8日

地点:广东廉江石岭镇一水洼

死亡人数:4人

据了解,事发当天中午,家属发现该4名小孩没有回家,便外出寻找。最后在村边一积水洼地处,发现4人遗留的拖鞋及自行车。

4人被打捞上来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调查结果显示,4名小孩为溺水死亡。

图源/网络

经勘查,事故现场为村边一低洼地,该洼地呈漏斗型,长约3.7米、宽约3.3米、深约2.5米。据当地警方初步调查,近期连续多日暴雨,该处为暴雨积水形成的水洼。

时间:8月8日

地点:辽宁抚顺一水库

死亡人数:2人

事发当天,7名初中生去水库游玩,谁知在玩过程中不慎发生险情,有4人意外落入水中。

一学生看到此情景,用游泳圈将其中2人救下,然而,另外2人却不见踪影。

图源/网络

悲剧发生后,警方、消防、救援队等力量迅速赶往孩子溺水现场进行救援,遗憾的是,2名学生打捞上岸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时间:8月3日

地点:广东揭阳一泳池

死亡人数:1人

危险不只存在于野外,看似安全的泳池,其实也不能掉以轻心。

最近,一则女孩泳池内溺亡的监控视频,在网络热传。

视频显示,一名小孩身套泳圈头部栽倒在泳池水中,旁边有两名成人女性,一名在看护另外一名小孩,一女子在吃饭。

溺水过程中,女孩一直在试图将头部挣出水面,两女子都未发觉。

图源/网络

警方称初步调查是起意外事故,女孩没抢救过来,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

每一起溺水事件背后,都是一个甚至数个家庭永远的痛。这些悲剧,到底该如何避免呢?

@所有家长:预防溺水事故,这2件事很重要

1、做好安全教育

虽说暑假已临近尾声,但孩子还没开学,家长千万不能放松大意。

如果可以,尽量陪着孩子一起外出游玩,嘱咐孩子注意安全,不要在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附近嬉戏打闹,容易失足掉落水中,更不要下水游泳,意外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2、孩子游泳玩水时,一定要专心看护

家长在看护过程中,不要只顾着刷手机,干其他事,要多注意孩子的状态,以避免发生意外。

因为,有时候孩子虽然看着很正常,但可能已经溺水了。

溺水了并不会像电视里演的一样,大呼小叫,喊救命,拼命挣扎。恰恰相反,很多溺水者表面看上去其实是很平静的。

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在发呆一样地看着天空、岸际、泳池边,难以让人联想到溺水,因而错失被救机会。

这些都是溺水的表现▼

图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除此之外,下面这些关于溺水的常识,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人人都该懂!

遇到有人溺水,该怎么办?

1、别盲目下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都是先保护好自己、确保自己的安全。

不熟悉水性、体力比较差的人,千万别盲目下水救援!

特别是孩子。真正能施救溺水者的一系列救援动作,于成人都是困难的,何况是小孩。所以请告诉你的小孩:遇到这类事情时,一定要寻求大人的帮助!

正确做法是:在岸上大声求救,拨打120,或向溺水者抛去漂浮物,如浮板、木板、轮胎等。

2、脱了衣服、鞋靴再下水

最好由受过训练、水性好、熟悉和了解水情的两三个人同时下水救人。

下水救人时,要脱去衣物以解脱束缚,同时避免衣物吸水变重,增加身体负荷。

3、从溺水者背后接近

为防止被溺水者紧抓不放,救助者应从溺水者的背后接近,从后方用手肘托住他的头部,或挽住其胸部,使其脸露出水面,再将其拖上岸。

溺水状态不同,急救措施也不同

坊间流传的拍背倒水、倒挂控水等方法,既不必要,也危险。

此前,广东开平某水上乐园一8岁男童不慎溺水,工作人员立马对其实施“倒挂”急救。结果,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图源 / 网络

此类控水法,主要排出的是吞入胃部的水,很难排出吸入呼吸道的水。

控水不仅难以解决问题,反而还会致胃内食物反流和继发误吸,从而阻塞气道,引起肺部感染。

正确做法是——

首先,迅速判断溺水者的状态:

1、若溺水者有心跳和呼吸,但意识不清醒,可先使其侧卧,并注意保暖,及时拨打120等待救援。

2、若溺水者无心跳、脉搏,应立马进行心肺复苏术。

因为人一旦停止心跳,大脑供氧只能维持4分钟,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心脏跳动,脑细胞就会死亡。

心肺复苏术主要由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组成,具体方法如下:

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随后30次胸外按压;然后继续以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施救,直到患者有反应或救援人员到达。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