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住建委最新发声: 房价不得大幅波动!

新浪新闻
天津房价的“跳水大赛”,突然被叫停!
11月19日早上,天津住建委约谈了各大开发商,提出要求:
房价降幅5%,上报区住建委。
房价降幅10%,上报市住建委。
房价降幅15%,禁止销售,关闭网签。
大型促销互动,详细情况,必须报备区住建委。


我们第一时间与开发商核实,得到的回应是:确有此事。
住建委对于持续下探的房价,开始干预了。

10月开始,天津房价“跳水大赛”持续上演。
几乎“每周一个惊爆价”,节奏踩的很有规律。
辛庄、红桥、南仓、金钟、南站……包括昨晚的团泊西,轮着来。
房价基本打7-8折,绝对属于“大型促销活动”。
按照住建委口径,接下来这种“活动”必须提前报备。
一旦报备,也就很难执行了。
据了解,住建委并非禁止正常的优惠促销,只是不允许房价“急跳水”。
避免房企跑路烂尾,业主利益受损。
的确,楼市已经病态,天津也在自由落体。
据统计,这两个月,近30个板块、区域有不同幅度的降价,最高约40%。

有买房人说,以前听到降价是兴奋,但现在是恐慌,甚至麻木。

降价就买房?
当情绪悲观到极点时,这个操作也不存在了。
每个骨折吐血的售楼处中,都是中介比买房人多。
价格踩踏还在继续,陆续出现“妖价”,必须采取措施,否则后果很严重。
事实上,楼市,真得往回拉一把了。
对于当下畸形的楼市,我们早就有一些疑问。

房价持续降,是好事吗?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70%以上是房产。
嘴上喊着“市区1万不是梦”的人,在天津一定没有房产。
房价止不住的降,核心是——资产贬值,影响家庭财富。
新房降价,二手房能跑掉吗?
当整个城市的房价体系被不断重置,谁手里的房子也躲不过。
大多数人都掏空六个钱包去买房,到头来,二手房冰冻、持续贬值。
业主做错了什么?要承担这样的痛苦?
如果不干预现状,降价蔓延止不住。
要关注高房价对未买房人的伤害,也要关注无底线降价对已买房人的伤害。
谁的利益,都是利益啊。

涨价不利于社会稳定,还是降价不利于社会稳定?
仁者见仁。
事实是,涨价时没人去售楼处维权,可一旦降价,售楼处一定会被攻陷。
阿sir,才是最了解楼市行情的人。
所以,到底大家希望涨价,还是希望降价?
买完的都希望涨,没买的都希望降,是这个道理吧?

一个全面赔钱的行业,还能做出好产品吗?
通胀的威力已显现。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大宗商品,几乎全面涨价,只有房子在降价。
铁矿石、钢材、水泥、有色金属、陶瓷、玻璃……轮番涨了20%以上。
原材料涨价,但做出的东西反而降价,不畸形吗?
如果精装交付,情况更严重。
据某房企透露,洁具、橱柜、地板等供应商都提出了调价需求。
如果房企不同意,供应商宁愿承担违约金,也要解约。
那怎么办?
减配、降标、换品牌,几乎是房企的必选项。
据365房产研究机构统计:
天津2019、2020年拿地的项目,利润率低于3%的,占比近70%,利润为负的占比50%。

耗费人力物力,投入上亿的巨款拿地,设计户型、景观园林,费劲心思搞营销……
表面看是上亿的买卖,最终大多数利润才3%?甚至还亏损!
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这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属于“有病”,为什么还要继续干?
旭辉林老板说,现在拿地卖房,都不如去炒股票。
一个不挣钱的行业,你能指望它给你做出什么好产品?
又便宜又好,这根本不符合经济学规律。

开发商都不拿地了,真是好事吗?
卓越说:不仅我司没有能力参加三批次拍地,全行业都没有能力。
天津有位投拓透露:已没有热情,也不让有热情了。
第三批土拍,乃至明年第一批土拍,不会太理想。
自己都进ICU了,有钱也先交医药费保命,谁还会去消费?
不拿地,供应量大幅下降。
至少要明年下半年,才可能有大量新盘入市。
天津每年新房1300万的成交面积很稳定,短期供需失衡。
谈不上涨价,但存量少的板块,选择空间变小。
比如西青,除了宾水西、南站、大寺这几个热点盘,还有什么可选的?
恐怕到明年下半年,还是这些房子。
楼市需要供需平衡,不要走极端,才能健康发展。

房企被误伤的有多严重?
我们都承认,过度高负债的房企倒掉,对行业是有益的。
起初,恒大出问题,是个例,房地产整体没有风险。
之后,华夏幸福、协信、蓝光、泰禾……暴雷,属于优胜劣汰,没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房企拿着“完蛋的号码牌”,哀鸿遍野,这也没问题吗?
因为个别分子,一大批房企被误伤。
金融市场是典型的“草木皆兵”。
信用评级机构不断给房企降级,银行因评级下降而停贷、抽贷。
融资出问题,谁也承受不起,即便再稳健的房企。
连广场舞大妈的聊天群里,流传的都是“某房企即将暴雷”的消息。
大多数房企预感,再来3个月,半数都要暴,再来半年,头部优秀民企,也完蛋。
融资被堵,销售造血不足,债务就是催命符。
即便现在金融端放松,但却形成资金对抗。
银行说:缺钱的房企,不敢放款;敢放款的房企,根本不缺钱。
半壁江山倒塌后,下一步就是——恶性降价。

一个正常经营、投资活动几乎停止的行业,对社会有多大负担?
一夜之间,房地产变成了夕阳行业。
房企集体躺枪后,就真的只剩躺着了,纷纷开启“冬眠计划”。
第一步先裁员。
不拿地,投拓部门也没用了,干掉。
不推广,策划部门也没啥用了,干掉,据说天津某房企40个策划“嗷嗷待哺”。
谁没有家庭?谁不需要工作?谁不需要还房贷?还有比年底被裁员更可悲的事吗?
房地产,同样事关民生。
行业降温到现在,牵涉的也不光是地产本身了。
上下游近百个行业,都是实打实的实体经济。
建筑业、园林业、广告业……都受影响。
给恒大提供大树的供应商,都回家砍树,改种别的了……
有人说,我不买房了,就买点理财吧。
可你知道么,很多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其实都是房地产。
2020年房地产整体销售额17万亿,占GDP总量的17%。
房地产不是毒药,也不是贬义词。
不要给它捧上天,但也不能打入地狱。

行业没有多样性,怎么进步?
不得不承认,经典的产品系,都出自民企之手。
不像国企,它们要想立足,必须拿出看家本领,玩命创新。
如果民企消亡一半,留下的还躺平,别说创新了,它不倒退就不错了。
刚需可能对产品系没那么看重,那改善呢?
改善需要不断出新的产品,不是一张图纸打天下的复制品。
当这个行业未来被国企央企垄断后,再谈产品创新,可就太难了。

我们承认,调控没问题,打压高房价也是对的。
房企的激进扩张,也有问题,必须遏制。
天津楼市再这样下去,后果会很严重。
必须要采取措施挽救了。
绝不是鼓吹房价上涨,而是,市场需要回归正常。
天津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