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老人坐过站扇司机耳光 司机还手致车失控。

新浪新闻

关注

3月20日,浙江绍兴。一名老人坐过站,与公交车司机争执。老人先打了司机一巴掌,司机准备还手时车辆失控发生车祸,未造成人员受伤。老人因摔倒在家静养,事件正处理中。

 对此,不难让人联想起近半年前震惊全国的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事件,一个女乘客由于坐过站了,没能及时下车而与公交车司机发生互殴而致使车辆坠入长江。15个生命坠入江中,无一生还。

重庆公交车坠江 北京公交车撞隔离带

除了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加强驾驶员的应急培训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外,假如我们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或许能够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去年8月加拿大媒体就刊文介绍了加拿大方面为减少司机遇袭案件而做出的一些补救措施。

其中在司机中呼声最高、也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给公交车司机的座位直接加装隔离设备,比如塑料护盾。加拿大诸如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就已经给公交车安装了这种塑料材质的隔离设备。

不仅如此,加拿大在2015年的时候还通过法案,决定对袭击包括公交车、出租车、渡轮、地铁等所有公共交通司机的人处以比普通袭击行为更严厉的法律惩罚。而这个法案出台的背景则是2009年该国一名公交车司机在开车时遭到一名醉汉的毒打,并险些丧命。

美国也有与加拿大相似的保护司机的措施。比如一些城市的公交车就安装了保护司机的护盾,而且这种护盾可以由司机推开和关闭,并且还可以被司机在自己的座位上反锁。

美国纽约州等地则在2016年时通过了严惩袭击公交车司机等公共交通运营人员的法律,令原本属于“轻罪”的这一行为在该州直接被提升到了“D级重罪”——即最高7年刑期。

同样的,英国伦敦等一些城市的公交车也给司机安装了安全护盾。一则2012年的网络视频更是展现了伦敦公交车上这种司机护盾的威力:一名发狂的乘客挥舞拳头猛捶了半天这个护盾,后来还找来一块木板砸,但不仅司机没事,护盾也没受损,最终该乘客只能“不甘”地离去……

虽然没有像国外那样给司机配上最直接有效的护盾,但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给公交车配备安保人员也是一个很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政策。就连国外也有关注公交车安全的人士呼吁也给国外的公交车配备这种安全员。

同时,我国执法部门对于袭击公交车司机并危及公交车行驶安全的行为,也会以刑事犯罪论处。比如耿直哥开头提到的那位用牛奶箱砸北京公交车司机的大妈,就已经被警方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事拘留。

该法的法律条文显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前年兰州一名男子曾因为袭击公交车司机和抢夺方向盘,而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法院念他是初犯且认罪态度较好,给了4年缓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