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保护中心回应:熊猫死亡不一定对外公布

新浪综合

来源:新京报
1月19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布一篇名为《关于大熊猫“帼帼”、“花生”的死亡公告》,公布因病情危重,大熊猫“帼帼”和“花生”分别于12月26日、31日救治无效死亡。对此,众多网友质疑称:大熊猫去世过半月,为何隐瞒不报?今日上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回应称,“大熊猫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生老病死。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其他大熊猫主要饲养机构,每年都可能有大熊猫死亡。”

微博称,按照惯例,国宝大熊猫的死亡并不一定对外发布消息,但将按程序上报。“帼帼”、“花生”死亡,之所以发布消息是因为公众对它们关注度高,没有及时公布死亡消息是因为需要等待病理及微生物检测结果,综合论证后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其发病及死亡原因。

随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再次发布微博,回应大熊猫为何走出四川,在其他地方建立野生基地。该微博称,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活800万年,是动物界的“活化石”,有非常珍贵的科学价值。以前大熊猫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历史上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因为人口数量的增加,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减少,而现在野生大熊猫仅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的少数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