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上海禁燃第二年:零燃放背后的移风易俗

新浪综合

关注
除夕夜以来,上海实现外环内烟花爆竹“零燃放”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实施进入第二年,面临春节“大考”,上海再度交出“完美”答卷。上海公安提供的数据显示,除夕夜至年初五凌晨,上海不仅实现外环内烟花爆竹“零燃放”,外环以外区域烟花爆竹燃放量也明显减少。

印度一寺庙大火数百人死伤,或因燃放烟花

据环保部通报,今年除夕夜,上海PM2.5浓度仅为16微克/立方米,禁放烟花爆竹效果显著。禁燃令实施第二年,依法严格管理加上市民观念的变化更新,过年放鞭炮正淡出上海市民的视线。“零燃放”的背后,是一种民俗的更新,风气的变革。

这烟花真漂亮,据说一秒钟五万块!

法治引领禁燃禁放

中国禁燃,已有百年历史,但最初效果并不显著。直到2016年,“零燃放”才梦想成真。其间,伴随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环境污染在上海日益受到关注。

这一城市环境的变化不禁让人反思,当流传千百年的习俗,背离了现代城市文明的需求时,该何去何从?令厉明欣慰的是,新条例不仅将禁放区域从内环线内,扩大到外环线内,且从烟花爆竹的经营、储存、运输方面作出规范,从源头上加强管控。

世界各地跨年烟花秀 简直美爆了

彰显基层治理成果

上海“零燃放”实现的过程中,执法者备受考验。他们通宵达旦,在外环线内的7301个居民小区实行“守小区、守门洞、零燃放”措施——有三起刚刚准备燃放的情况,立即被制止并且上交了烟花爆竹。

禁燃同样检验了上海基层建设的成果。在当年春节,记者走访居民区,随处可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横幅,随机问上几名路人,他们都说“违反规定,后果挺严重”、“我们都知道今年元旦开始禁燃了”。

当年除夕夜,有30万戴着鲜明标志的“平安马甲”志愿者走上大街,与执法人员一起行动。加强了执法力量,也营造了全民动员、全民响应的氛围。

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发烟花,什么叫炸遍一片天

刚柔并济禁燃禁放

进入到2017年,上海禁燃力度丝毫不减,要求“目标不变、标准不变、措施不变,效果更好”。在源头上,烟花爆竹几乎无处可买。更多的柔性措施,被用于禁燃禁放。

层层举措下,上海在禁燃禁放新令的第二年,再次交出满意答卷。这个除夕夜,上海没发生交通、火灾事故,实现外环线内烟花爆竹零燃放。放鞭炮正淡出上海市民视线

当经典名著遇上雾霾 一切相遇都因此剧终

禁燃效果由质变到量变,越来越多的市民做出了选择。

新华社记者2017年1月28日写道,放鞭炮正逐渐淡出上海市民的视线,“不放烟花爆竹渐成习惯,绿色环保引领新年俗”。关于“怎么辞旧迎新”这一话题,一则由千名上海市民参与的投票显示,投票最多的三个选项是吃年夜饭、看春晚和微信抢红包。

环保部:春节华北等地或有3次重污染

[点击参与领取新浪千万红包]一键点击参与,就能拿红包!中奖就这么简单!最高200元现金,100%中奖!多次参与还有手机、千元现金卡等你抢!戳我领红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