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相亲报告:有人7天相10次 这类男生最受欢迎

新浪综合

春节相亲报告:有人7天相10次
来源:中国青年网
某婚恋网站对会员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春节期间90%以上的人预计会进行相亲,56.7%的人将超过8次甚至是10次。什么样的人最受相亲市场欢迎?这个春节你“被相亲”了吗?
月入8000-10000元的男士最受欢迎,占比达58.37%
根据国家民政局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已经超过2亿,其中未婚的达1.4亿人,20-24岁年龄段最多有8320万人,25-29岁的也有3890万人,尤其是25-44岁单身男占比超过60%。另一方面,结婚率连年下滑,2015年登记结婚夫妇1224.7万对,同比下降6.3%;离婚的则有384.1万对,年增5.6%,一路攀升,而且我国是增长最快的。

月入8000-10000元的男士最受欢迎,占比达58.37%,而更低或更高的都在20%左右。男性择偶喜欢会计、护士、人事行政类女性,尤其是28岁的轻熟女。女性则偏爱职业经理人、理财师、公务员等男性,特别是33岁的优质男。
“相亲”热度高峰出现在初一
从除夕到正月初四这五天时间里,“相亲”一词在网络舆论场的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相关信息量达8.4万多条,其中微博上有将近6万余条,新闻和微信上则各有7500条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段中,“相亲”这一春节热词的热度最高峰恰恰是出现在1月28日初一这一天,耐人寻味。

“相亲”引发负面情绪占比为22.1%
“相亲”这一话题引发的舆论情绪反应较为复杂,与之相关的正面情绪占比仅为64.5%,负面情绪占比为22.1%,显示出这一话题的敏感性,舆论场也出现了诸如“怕面对七大姑八大姨”“每逢佳节被相亲”“中国式相亲”等吐槽话语,客观反映了不少网民的纠结心态:@有点机智有点憨:去亲戚家,2分钟内被连问三遍“找女朋友了没?”,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时间,因为我当时正尴尬地拿起手机假装和人聊天。@说啊我是不是你的小可爱:为了逃避七大姑八大姨我在房间窝了两天了。

20-29岁人群占比最高,为41%
另外,从“相亲”这一话题所波及的受众人群来看,也能从中发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年龄分布中,20-29岁人群占比最高,为41%,但与此同时,30-39岁人群的占比为40%,仅有1%的差距,充分说明20-39岁是“被相亲”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性别分布中,男性占比78%,女性为22%,则显示与一般人们观念中“剩女”遭受“被相亲”压力更大的观感不同,男性春节期间遭遇“相亲”话题的几率更高——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面对“相亲”话题,男性更愿意坦率在网上吐槽和分享压力,而女性则不太愿意公开在网上讨论这一话题。

“相亲”压力最大集中在北上广深
春节期间最为感受到“相亲”压力的人群,按城市排名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按省域排名则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这个春节“被相亲”的年轻人应该不在少数。一首名为《春节自救指南》的歌曲在今年春节前夕走红网络,歌曲描述了一位回家过年的青年在面对众亲戚“拷问”时的爱情观、事业观。许多网友表示,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表明对催婚和相亲的厌倦已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