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毒地的暴富:旧手机中提炼黄金 每年数吨

新浪综合
来源:中国青年网
汕头贵屿,偏居南方一隅,过去二十年,这里被誉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从电子垃圾中拆出真金白银,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盘踞在这个本地人口只有20万的小镇,用“暴富”来形容这里,一点都不夸张。然而与之相生相伴的却是“污染”,和“全球最毒地之一”等一系列称呼。
在这里,你会被数量庞大的废旧手机裹挟,品类从90年代到近几年的不等。在从业者的眼里,越是“古董”的手机越是值钱,一批九十年代的手机可谓是“上等货”,因为早年制造手机的工艺较为粗糙,只能用数量相对较多的贵金属来“锁住”信号,保证正常通话。
手机能拆出金、银、铜,其实很多其它电子产品都可以。利益所趋市场不可能看不到,这也就催生了中国规模惊人的电子垃圾产业链。那么一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来多少“真金白银”呢?知情者真告诉记者,以一批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来200-300g黄金,1000-3000g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金矿石。
据知情人估算,仅以废旧手机一项废旧电子产品为例,贵屿每月处理量约为1000多万台,一年下来有一亿两千万部,合计约10000-20000吨。以每吨废旧手机含有200g黄金计算,每年可以提炼2-4吨黄金,价值在10亿人民币左右。有村民说,在拆解电子垃圾的鼎盛时期,炼金大户可以日进黄金十几公斤,巨大的黄金产量,当地人甚至号称贵屿可以左右国际金价。

村民废矿掘黄金 却被军队占领
据业内人士透露,贵屿的提炼成本只有正规提炼工厂的1/10。这样悬殊的对比,源于家庭小作坊式的模式,在提炼过程中对环境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之后也不会对环境进行修复。洗金产生的废水,和拆解后废弃的垃圾,也都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看似“好赚”的钱却都是用健康和环境代价换来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当地政府摆出严打态势,一些小作坊收购拆解后的电路板,转运到澄海、揭阳、饶平等地再偷偷进行“酸洗”或者“烧板”,甚至向佛山、江西、福建等更远地区的深山流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