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高考题“诡异的光”标准答案出炉 作者能得几分

新浪综合

关注
巩高峰首次回应“诡异的光”:我也很绝望,即使没有诡异的光,也有草鱼!

来源:中国新闻网 

心疼浙江考生!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这道阅读理解题,选用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描写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发生的故事。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理解。

就在10日,高考标准答案公布,原作者也给出了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原作者巩高峰:(1)陌生的光:母亲那一辈人,每年过年过节才能有机会吃一次鱼、肉,所以平日里看到鱼,会有一种陌生的惊喜。(2)陌生的气息:一个几乎从没吃过鱼的六岁孩子,亲手抓到一条鱼,能给全家带来一顿鱼汤,这种他没品尝过的味道,对他来说当然是陌生的。后文也呼应了,“他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标准答案:(1)① 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 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 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蒋昕捷:2001年高考凭借《赤兔之死》而一举成名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有什么好处?原作者巩高峰:文章结尾用了一个欧亨利式的反转,揭示这一家人其实没喝到鱼汤,而是喝的豆腐汤的现实。于是,文中弥漫的苦难和悲伤的气息因此更加浓郁。悲剧是把现实撕开给人看,而作者在结尾才撕开结果,让故事更有冲击力,也让文章更具力量感,令人读后回味的余地更大。标准答案:① 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 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 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 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