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杀妻案嫌犯:4个人生阶段与伪装的19天

新京报
趁妻子熟睡杀害,分尸分散抛弃。7月25日,杭州警方召开通气会,广受关注的“杭州女子失踪案”终以“一场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案”告破。
一直伪装在大众面前的嫌犯许某某有着怎样的前半生?在别人眼中,不同时期的他是怎样的人↓↓

20世纪60年代,许某某出生于浙江诸暨。1983年,19岁的许某某去部队当兵,三年后退役。据许某某朋友,被害人来女士其实是其初恋,曾因父母不同意而分手各自结婚。
事件脉络↓↓

相关报道
来某某继子能否继承其遗产?遇害女子来某某其遗产谁来继承?
问题一:
蒲毅: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本案中,在母亲来某某去世、父亲许某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为小女儿指定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了对被监护人进行抚养、教育和保护。
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小女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已过世,因此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应当首先由其兄、姐担任监护人,即应当由小女儿同父异母的哥哥或同母异父的姐姐作为监护人。如兄、姐不愿意作为监护人,对监护人确定有争议,则应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为其指定监护人。在指定监护人时,应当尊重小女儿的真实意愿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指定。
许某某的弟弟表示自愿担任小女儿的监护人,属于“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符合上述法律规定。但为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按照法律规定须经小女儿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问题二:
蒲毅:本案中,被害人来某某的丈夫因为故意杀害被害人,无权继承被害人的遗产,目前被害人11岁的小女儿和被害人与前夫的大女儿是合法的遗产继承人。来某某的继子能否继承其遗产取决于双方是否“有扶养关系”,具体到本案中主要看来某某再婚时继子是否未成年,来某某是否抚养过继子。
无论继承法还是民法典,均将“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作为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事由。继承人只要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无论动机如何、是否既遂(杀死),均丧失继承权。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新增了“宽恕制度”,在一定情况下继承人确有悔改并得到被继承人宽恕的,继承人并不丧失继承权。但对“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情形,不适用宽恕制度,继承人彻底丧失继承权。
对继子女的继承,继承法、民法典均将“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继父母的遗产。“有扶养关系”,既包括“继子女在未成年时期受到继父母的抚养”,也包括“继子女在未成年时期虽未受到继父母的抚养,但是其对继父母进行了赡养”。
亲友眼中的许某某老实脾气好,为何如此残忍?
许某某的老家是绍兴市诸暨市安华镇球山村,在村民们的印象里,许某某一直是客客气气、本分低调,很老实、有礼貌的一个人,从来没见他跟人打架,甚至吵架都没有,出了这样的事,都不太能相信。
球山村一位村干部介绍,他与许某某年纪相仿,从小一起长大。在他的印象中,在村里,许某某全家都是“很本分的人”。根本想不到他会做这种事,出事以后,村里人都很吃惊。他们一家都是属于很低调的人,在村里生活那么多年,他们家从来没和人发生过矛盾。
“印象中他们夫妻(许某某和来某某)感情很好,一直都是出双入对的,到我们家来,都是嫂子(来某某)掌勺。清明节放假,一家子也回老家来上过坟。”许某某的弟媳在杭州日报的采访中说道。
许某某的一位邻居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说道,许某某与其妻子,看上去矛盾并不大,因为他们一家三口经常都会在吃过晚饭后外出散步。
2015年到2017年,许某某曾为朋友在安华镇的一个工程项目管理账目和采购,给人的印象是“工作很认真,也很勤快”。
为什么看起来的“老实人”,
却如此残忍?
如果再回头看那些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人,你或许会疑惑:平时看不出他对社会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他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决定要报复社会呢?如果他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那又为什么工作了20年都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
晴日心身专科诊所主任何日辉2020年7月21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精神医学上的人格障碍普遍有三大特点:缺乏同理心、缺乏自我反省能力、行为远远超越社会的规范,而反社会型则仇恨社会、蓄意采取极端方式报复社会,伤害无辜。
有的人平时看上去很正常、很老实,但突然作出反社会行为,这是因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表现形式也有所区别。
如果患者本身身材高大,性格强硬、暴躁,那他们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可能会表现为总是惹是生非,比如横行霸道、爱打架的小混混或者黑社会人员等。他们遇到自以为的不公平对待时,通常便会敢于表现出来,马上给予反击。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内心的负性情绪不会积累太深,其极端的性格也更容易引起别人的警惕,所以他们做出极端反社会行为的动机反而不高。
反而是那些平时胆小怕事、唯唯诺诺,但有反社会型人格特征的患者,他们遇到打击时,会一味地忍让,甚至强颜欢笑,但内心的负性情绪却非常强烈,常年累积,越来越严重。一旦遇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件,他们就会决定采取措施报复社会,而且往往是对弱者下手。
生活中,如何防范反社会型人格的人?
第一,要学会观察身边的人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经常抱怨社会,抱怨体制,像个“愤青”,还有意无意地说一些极端的话,流露出厌世和报复社会的念头,那么一定要多加警惕,对他们的行为多留心眼。
第二,多对他们表达善意和关心
多加警惕,多留心眼,并不是让大家去排斥、孤立他们,这样反而会强化他们对外界的仇恨。相反,大家最好多对他们表达善意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哪怕一丝的温暖。那么,就算他们被彻底激怒,计划实施报复社会的行为时,他们很可能还会念及到你曾关怀过自己,把你排除在报复的范围之外。
第三,不要随意调侃、开玩笑
所以,哪怕是从“自私”的角度出发,也建议大家一定要懂得关怀身边的可疑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们说话要诚恳,懂得共情和理解,千万不要轻易地对他们调侃、开一些你以为无关紧要的玩笑,这可能会激怒他们。
女性如何防范危险的枕边人↓↓

来源:综合新京报、澎湃新闻、健康时报、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