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一旦售出,不退不换”?!活体动物盲盒乱象

新京报

关注

最近,多个网购平台悄然兴起宠物活体盲盒,售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打着盲盒的旗号,卖家声称“不接受规定品种、盲盒发出不接受退换与中差评、评论不允许晒”。且称无法提供动物的健康证明等材料。

更可怕的是,非家养动物的“异宠”——如爬虫、猛禽、野兽,这类在实体店难觅踪迹的物品,却随着活体盲盒被展开买卖。

当前,在盲盒的市场热度不减的背景下,跟风而来的宠物活体盲盒带来了怎样的风险?更多触目惊心的内幕曝光>>

记者发现,网购平台中开始出现装有小狗、小猫、乌龟、兔子等活体动物的盲盒。有卖家明确表示,此类盲盒一经售出,不允许退换,且无法提供动物的健康证明等材料。

“(活体乌龟)盲盒我就是瞎搞,你真想养就直接买龟最好...网上这种盲盒都是噱头。”1月28日,一名卖家这样说道。

新京报记者发现,网购平台中开始出现装有小狗、小猫、乌龟、兔子等活体动物的盲盒。有卖家明确表示,此类盲盒一经售出,不允许退换,且无法提供动物的健康证明等材料。

中国消费者协会27日在其公众号推送文章中提到,尽管盲盒销售中关于产品的款式等存在一定的保密性,但关系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信息,均应当充分告知。

此外,顺丰、申通、圆通等数家公司的快递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公司明令禁止运送活体动物。

部分活体动物盲盒卖家无法提供健康证明

1月28日,新京报记者在一线上闲置交易平台输入“活体宠物盲盒”、“猫盲盒”、“狗盲盒”和“乌龟盲盒”等关键词后,发现了诸多活体宠物盲盒卖家。

其中布偶、美短、英短等猫类盲盒的售价约在200至400元,哈士奇、德牧、金毛、茶杯犬等犬类盲盒售价约在500元。

有2名“活体宠物盲盒”卖家表示,盲盒中的猫、狗已除虫且接种了相关疫苗。但无法提供具体的健康证明材料图片,如疫苗接种证明。

有卖家称,除动物死亡或“健康问题”外,盲盒售出后一般不允许退换。但当记者细问“健康问题”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时,对方避而不答、不说明退换货的具体条件。也有卖家明确表示,“一旦售出,不退不换”。

此外,当新京报记者询问一名“纯种活体猫咪盲盒”卖家,宠物健康状况如何保证时,对方回复“不买就不要问了”;“你走吧,要买就买不买就拉倒”。随后直接将记者“拉黑”。

新京报记者在另一网购平台检索发现,有多家店铺售卖“乌龟盲盒”,价格自几元至上千元不等。商家在商品图片、颜色分类中明确表示,乌龟盲盒不退不换、不接受中差评、不得发布关于品种的评论晒图。

如“千万别问是什么龟,我自己都不知道 ”、“不可以晒实图,玩得起再拍”、“品种随机发,运气看自己,别问我是啥,我也不知道。。。。。。”、“大小未知数量不明,是否全品也不知道全凭运气,心态不好不建议拍”。

有2家店铺的客服告诉记者,盲盒里的乌龟系由店家随机选取,“是健康全品的。”但当记者要求查看“参与盲盒售卖”的几类乌龟的“品相”时,均被告知无图可提供。

多名快递员称公司明令禁止运送活体动物

顺丰、申通、圆通等数家公司的快递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公司明令禁止运送活体动物。

一位快递员表示,“很多东西就算装在盒子里,有时候我们一拿到手大概就猜到是什么了。活体动物一般都不敢收,过安检抽查到了会罚款,最少500元。能运送成功的,一般是业务员和卖家私下说好了的。”

据一名实体宠物店老板介绍,运送宠物时,“一般近的自己送,稍微远一点会选择网约车,网约车到不了的就走空运,这样比较安全。”其还提到,走空运须出具检疫证明,且费用较高。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中国快递协会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丁红涛在采访中提到,邮政法实施细则禁止邮寄活体动物,但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已被野生动物保护法覆盖,即“禁止寄递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和剧毒、有传染病的动物”,而不是所有的活体动物都禁止寄递。

丁红涛表示,作为邮件的内件物品,一体适用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等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制度。“在实践中,如果认为某类动物可能属于禁寄物品,应依法调查取证,包括采用检验检疫等方式。”

律师:不能以盲盒之“盲”放弃或掩盖对产品信息的告知

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高律师告诉新京报记者,消费者具有知情权,不能以盲盒之“盲”而放弃或掩盖对产品信息的告知,这在实质上构成了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作为商业模式的盲盒,消费者是知晓商品信息的,只是通过一定的盲猜增加了趣味性与吸引力。”

“因此,一些卖家所谓的‘千万别问是什么龟’、‘不可以晒实图’、‘别问我是啥’的回复,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刘高律师说,另一方面,消费者具有获得质量合格产品的权利,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必须质量合格,取得相应的产品质量证书。

刘高律师提到,若以“盲盒”之名销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践中那些无法提供健康证明、询问健康状况时避而不答甚至称‘不买就不要问’的卖家,侵犯了消费者获得质量合格产品的权利。”

中消协:盲盒经营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

“盲盒,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27日在官方公众号发布提醒消费者勿盲目购买盲盒的文章。

文章中指出,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广告宣传来选购,这就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价值、虚构中奖概率、颜色款式不符等虚假宣传所误导。

中消协提到,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店大欺客”,遇到质量问题只换不退;还有一些商家售后效率低下,对消费者的问题一直拖延处理。

对此,中消协认为,无论盲盒是按照正品销售还是附属品销售,盲盒本身都是商品,经营者都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一方面,要保证产品来源可靠、链条完整,杜绝“三无”产品和仿冒品;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经营者义务,不得以“附赠品”、“抽奖品”等借口免除应当承担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义务。

此外,盲盒经营者应确保商品质量信息真实,保障消费者知情选择。尽管盲盒销售中关于产品的款式等存在一定的保密性,但关系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信息,如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存储条件、安全警示、价格、“三包”等均应当充分告知。

相关报道:

宠物活体盲盒在网购平台悄然兴起:存在很大健康、安全风险

最近,多个网购平台悄然兴起宠物活体盲盒,售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打着盲盒的旗号,卖家声称“不接受规定品种、盲盒发出不接受退换与中差评、评论不允许晒”。

当前,盲盒的市场热度不减。中消协近日发出消费提示,经营者销售盲盒当规范、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

跟风而来的宠物活体盲盒又带来了怎样的风险?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由于存在检验检疫缺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等多重风险,亟待加强监管。

宠物活体盲盒安全堪忧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盲盒”“活体”,出现了不少“乌龟盲盒”“仓鼠盲盒”的商品链接。在拼多多上输入关键词“宠物”“活体”,不仅有常见的猫、狗、鸟等动物售卖,甚至有大白鼠、蝎子、蜘蛛、蜥蜴等。从消费者评价看,他们买来是当作宠物饲养。

盲盒,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同的盒子里放置不同的商品,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正是这种类似于抽奖的营销策略,刺激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成为当下吸引青少年群体消费的营销方法之一。

相比其他盲盒商品,宠物活体盲盒存在很大的健康和安全风险。有消费者说,“揭开盒盖的那一瞬间,惊喜与惊吓都有可能”。

记者在淘宝上一家售卖“乌龟盲盒”的网店发现,店里有从9.99元到882元不同价位的9种活体乌龟。当记者询问店家各种盲盒里都是什么品种时,店家表示会根据不同价位发不同品种,拒绝透露具体品种。对于动物检疫证明,店家则表示,“乌龟都是自家繁养的,没有办理什么证件”。

在某电商平台的店铺中,记者化身消费者,向店主要亚洲雨林蝎、蓝薄荷角蛙的检疫合格证,店主表示“没有这样的”,并且说“由于活体的特殊性,活体发货,不退不换”“饲养期间也没有包活”。

更可怕的是,非家养动物的“异宠”——如爬虫、猛禽、野兽,这类在实体店难觅踪迹的物品,在网上却能轻易买到。近年来,长沙海关多次在入境邮包中截获“野蛮收获蚁”。长沙海关提醒,非法输入活体昆虫,尤其是我国尚无分布的外来物种,存在极大的检疫风险和生物安全隐患,海关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运输存在模糊地带

宠物活体盲盒大都通过快递配送。由于缺少检验检疫,在运输过程中,这类盲盒存在疫病传播的可能。

记者在某聊天群中联系上了一位异宠卖家。当记者要求提供蜥蜴等宠物托运必须有的动物检疫证明时,这位卖家表示,蜥蜴、蜘蛛等是放在盒子里快递的,不和人体接触,既不需要打疫苗,也不需要什么证明。

一些线上宠物店卖家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有的地区规定活体宠物不能乘客车进行托运,而有的宠物店老板通过“走关系”钻空子。一位名为“诚信经营正规交易”的卖家说,当地很多宠物托运业务都停了,但他“车队有人”,仍可以进行活体宠物托运。如果有需要的话,当天发货,隔壁省份第二天就能到达。

一位快递小哥告诉记者,对于活体动物配送,大快递公司一般是不接的,主要是考虑无法评估动物价值,容易陷入赔付纠纷。“现在这种天气,小动物饿死、冻死、被其他货物挤压致死都很正常,一般死了就地丢掉,赔付也是扯皮的事。”他说,由于需求旺盛,很多快递公司仍会接单。

对此,中国快递协会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丁红涛说,1990年的邮政法实施细则曾禁止邮寄活体动物,但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已被野生动物保护法覆盖,即“禁止寄递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和剧毒、有传染病的动物”,而不是所有的活体动物都禁止寄递。

他强调,除野生动物之外的其他活体动物寄递,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邮件的内件物品,一体适用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等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制度。“在实践中,如果认为某类动物可能属于禁寄物品,应依法调查取证,包括采用检验检疫等方式。”他说。

网购特殊商品要有“度”

近年来,曾有消费者网购银环蛇被咬致脑死亡的案例。这类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宠物等特殊商品,能否随意在网络上售卖?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网购商品的范围一定要有“度”,超过了规定的“度”,就触碰了法律的高压线。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规定,经营者不得销售违禁产品,电商平台要承担主体责任,一旦发现问题要责令商家下架。相关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可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陈音江说,时下流行的宠物活体盲盒,是一种非理性消费。盲盒看起来是消费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娱乐行为,有的青少年自制力、自控力不强,容易受到商家的误导甚至欺骗,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此外,盲盒这种形式的消费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对于商品种类、品质等监管都处于模糊地带,这给销售劣质商品乃至违法违禁物品提供了渠道。

来源:新京报、人民日报客户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