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宣称“违背祖训”的神医们 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界面新闻

关注

9日,违背祖训神医张文荣被医院免职。此前,宣称几代专治一体多病的张文荣,与其他40多名“神医”一起被戏称为“神医宇宙”。

在一个名为《神医宇宙》的网络视频中,“神医们”要么穿着民族服装,要么以业内德高望重老专家身份出现。

他们有同样台词“我翻来覆去思想斗争一个月,最终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秘方无偿奉献出来”。这背后究竟是何内幕?揭露>>

近日,宣称从曾祖父开始,一家几代专门治疗一体多病、腰突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张文荣,与其他40多名“神医”一起,被网友将他们的视频剪成合集,戏称为“神医宇宙”,引发热议。

宣称“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献药方”

不同的老人,穿着不同的服饰,在不同的健康养生类视频中,讲出了以上这段几乎相同的台词。有网友把这些视频做了一个合集,将其中的40多位“神医”戏称为“神医宇宙”。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名为“张文荣”的医生,他用相同的台词,说自己可以治疗肠胃病、腰间盘突出、一体多病等多种病症。

有网友专门整理了关于张文荣的视频:

“从我曾祖父开始,一直到我这4代人,专门治疗一体多病。”“从我曾祖父开始,一直到我这5代人,专门治疗腰突病。”“从我曾祖父开始,一直到我这4代人,就治肠胃这一种病。”“从我曾祖父开始,一直到我这4代人,专治眼病。”相同的话术,张文荣宣称专治的病症还有心脏病、脑血栓、中风偏瘫、风湿骨病……在不同的视频中,张文荣身穿不同的衣服。

这些伪神医们,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界面新闻记者试图从B站、百度贴吧等各种网络素材中,整理出一份“神医与他们代言的药品”名单。

其中打着中医中药旗号的有:“雄凤山”雄氏老方风湿骨康片;“霍一手”霍一手灵耳贴;“刘一手”藏红花大膏药;“刘一毛”长白山欣古捷胶囊;“海一毛”海一毛明目贴;“丁三怪”拔喘膏;“郑三毛”郑三毛前列贴;“周恩起”御生堂壮腰老方;“刘洪斌”:唐通5.0;“张文荣”张氏心脑方;“刘伟”毛根生;“王志今”九千堂化糖老方;“方继红”老根生发汤、36味帝皇养肾丸;“李炽明”一子三叶茶;“袁世平”三联刻棠;“郑国清”苦瓜桑叶片;“唐炳坤”五七降糖药;“郭永洁”仙灵地黄补肾汤;“曲大夫”曲大夫前列腺贴。

打着苗医旗号的有:“刘洪斌”药王风痛方 、苗祖定喘方;“黎凤山”苗祖圣方;“王玲”王氏定喘方;“苗老八”苗仙咳喘方。

打着蒙医旗号的有:“乌仁吉”丹神定喘;“乌仁奇”蒙宝二十五味;“乌仁迪”圣丹定喘 ;“乌恩奇”定喘1号;“阿南吉”蒙药亿列康;“格尔泰”欣沸三宝汤;“刘洪斌”蒙药心脑方;“达日吉”蒙丹抗拴;“吴志强”蒙药定喘方。

还有打着藏医旗号的“索朗次仁”藏福康;“金哈达”通心降压方。甚至还有打着维医旗号的“阿古力”三神定喘。

这些药是真的吗?

界面新闻记者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发现,上述产品没有一个有药品登记备案。这也意味着,它们是妥妥的“三无产品”或者说是假药。

2012年,济宁晚报就报道称,家住汶上县的翟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一则乌仁迪推荐的圣丹定喘广告后买来服用,不料服用一个多月后病情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急剧恶化,广告中的救命药,差一点就成了害人的致命药。

院方:与医院无关,免去其荣誉院长职务

3月9日下午,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发布严正声明,表示张文荣为医院的出诊医生(多点执业医生),他的所有宣传广告信息与医院无关,并发布了免去张文荣荣誉院长职务的决定。部分声明如下:

近期,各种媒体相继报道在我院出诊的医生张文荣同志人物采访、电视讲座、从医经历等,并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微信及QQ为不知情的民众诊病、开方,推销药品及打广告等等。在此,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严正声明,上述所有宣传广告的信息均与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无关。张文荣同志只是我院一名出诊医生(为多点执业医生),敬请广大民众提高警惕,避免受骗上当,并及时向当地工商、药监、卫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我院从未以任何名义让张文荣同志在任何媒体、网站上和微信上做各种宣传广告,更未通过任何网站和微信及QQ为患者诊病、开方。

虚假医药广告

虚假医药广告大行其道,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曝光称,医药广告片制作已经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链,有专业的配音网站、演员经纪代理,甚至全套制作的广告公司,3D动画、健康讲座、剧情广告五花八门。有人专门成立电视购物公司,从药厂购入“药品”并更名,再通过传播公司到电视台做养生节目推广,一旦有人来电话,就有经过培训的导购用事先排练好的话术大肆兜售。

根据澎湃新闻的说法,一段20分钟左右的片子,涉及专家、主持人、观众和患者等角色,报价各不相同,总预算大概10万元。

地方电视台成为虚假医药广告的重灾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受众决定的。地方电视台虽然在全国的辐射能力弱,但它们了解本地观众,在地方的影响力更强。而热爱地方台的老年观众,更是医药广告想要精准定位的人群。

虚假医药广告很明显是违法的。2015年实施的新《广告法》明确规定,电视台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也就是说,无论专家真假、专题片是否标明“广告”,只要是变相医药广告,就已经违法了。

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发布,严禁医疗养生类节目以介绍医疗、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发布广告、推销商品和服务。

在2017年的“刘洪斌事件”之后,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曾经公布了13个被查处的违法广告案例,涉及“刘洪斌”的共有8个,包括天津市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天山雪莲”“明目二十五味丸”广告、河北省魏县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唐通5.0”“康谷丹舒筋活络丸”广告、辽宁省北镇市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唐通5.0”广告、山东省兰陵县广播电视台发布的“唐通5.0”广告、宁夏广播电视台发布的“老院长祛斑方”“龙舒泰地龙胶囊”广告等。罚款8000元-20万元不等。

尽管法律规定明确,但涉及虚假医药广告的实际执行中,要破除这个巨大的利益链条并不容易。整治最常见的监管方式是取缔、查封、下架,但恐怕目前这些处罚力度和造假者的获利相比,还远远不够。

来源:界面新闻、齐鲁晚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