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袁隆平家属已在料理后事 知情人透露抢救细节

红星新闻

关注

据湖南日报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袁隆平的三个儿子已经在医院处理后事,有关领导赶往医院。

据了解,袁隆平生前曾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抢救细节曝光↓↓>>

红星新闻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袁隆平院士多日前住进湘雅医院老干病区,今天(5月22日)上午还在抢救,没有做手术。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据红网时刻新闻消息,袁隆平保健医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

家属已在医院料理后事 有关领导赶往医院

5月22日一早,当袁隆平去世的消息传出之后,封面新闻第一时间向湖南籍演员大兵求证这个消息。大兵曾经见过袁隆平,但并不认识。他一开始表示自己并不太清楚袁隆平院士的情况,随后他找到了一些朋友打听消息然后回复了封面新闻记者:“情况已经不好了,我问到了医生,现在还没有去世,他们说要做好准备。”

下午1点37分再次传来了让人心痛的消息,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袁隆平是在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世的,享年91岁。目前他的三个儿子:大儿子袁定安、二儿子袁定江,还有三儿子袁定阳,正在医院处理父亲后事。湖南省有关领导也赶往医院。

根据湖南媒体的消息,袁隆平院士此前一直在海南三亚的杂交稻研究基地工作。今年3月,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袁隆平被转到湖南长沙住院治疗,在长沙治疗了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仍旧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2019年博鳌论坛后曾就医 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

袁隆平院士由于自小喜爱运动,特别喜欢游泳、排球等项目,身体一直不错,还称自己是一个“90后”,而且即便是如此高龄仍旧在研究工作的第一线,只要身体允许,每天都会下田。

有媒体报道,2018年12月,年近90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但好在,病情并不严重。

在2020年播出的纪录片《时代我》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本应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袁隆平的字典里却没有退休的概念。坚持工作日每天都去办公室办公、批示文件、参加论坛、主持会议,会见客人……

但已经90岁高龄的袁隆平,去参加活动,助理要提前帮他计算从下车到座位需要走多少步,因为他走三百步以上就会气喘。在论坛上,站上40分钟,他就需要吸氧了。在国际水稻论坛上,90岁的袁老全程站着做了30分钟的报告,结束后因身体太过疲惫婉拒了在场记者的采访,但当听说有小朋友想要和教科书里的人物合个影时,他立马问:“他们在哪里?”起身就要出去跟他们合影,考虑到他的身体,工作人员把孩子们请进来了。

此外,纪录片还记录下了袁隆平就医的过程。在医院要求住院的情况下,袁隆平接受完检查之后坚持出院。在片中,袁隆平的助理辛业芸颇有些无奈说道:“他有心脏病高血压,但是他就不接受,不承认不接受。这种东西,是他的自信还是意志,我也不好说。因为他以前身体好了,他没有这种病,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个气喘。”

钟南山曾为他看病 劝他要少抽烟

中国人都知道,吃饭的事情靠袁隆平,看病的事情找钟南山,这两大院士也曾经有过交集。

2010年,袁隆平和钟南山曾经在海南见过面,钟南山听出袁隆平肺部有问题,劝他少抽烟,并及早检查。

2011年底,袁隆平到广州参加一个活动。参会之前三天,他还挂着点滴,于是活动会务组就提议让钟南山给他看个病。

钟南山为袁隆平诊断之后,表示:“袁院士,你身体基础非常好。心脏很好,肝功能很好,肌肉也很好,就是肺部有点小问题,但没有任何不良病变。这些问题都是多年吸烟造成的。不要让它成为你的瓶颈。”而且再次叮嘱袁隆平不要再抽烟了。袁隆平听后,为了健康毅然决然把抽了63年的烟给戒了。

国士无双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2019年,袁隆平曾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了自己的梦想。“对于杂交水稻产业化。我的两个梦,一个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而今那个造梦的人,去了……

来源:红星新闻、封面深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