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起底减肥训练营 背后惊人细节公开

新浪新闻

关注

来源:南风窗

天天喊着减肥却瘦不下来的大多数人,大概梦想都是能有个人寸步不离地监督自己。这早就不是什么奇怪服务。遍地开花的减肥训练营,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近日,20岁的小慧猝死减肥营引关注。家属称,机构未履行“体检”和“赠送人身保险”的承诺,甚至负责人试图“出于人道主义”赔偿5万元了事。

然而,这场悲剧不是个例。还有许多减肥营打着“四/五星级酒店标准”的噱头在招揽学员,然而背后真相一个比一个让人触目惊心>>

减肥训练营悲剧频发

张美慧的妈妈怎么也想不到,7月28日还和自己在微信上聊天的女儿,进“360减肥训练营”半个月,就突然离世了。

30日上午接到负责人的电话赶到医院时,韩女士见到的只有女儿的遗体。诊断书显示女儿于院外猝死,死亡原因不明。尽管尸检结果尚未得出,这位20岁女孩在减肥训练营的猝死,机构本身必定无法逃脱责任。

摆在明面上的事实是,该训练营入营流程上标明的“体检”和“赠送人身保险”,并未得到履行。女孩家属称,小慧进入训练营之前,机构并未对其进行体检和投保。以至于小慧在训练过程中猝死,都不能得到应有的赔偿金,甚至负责人试图“出于人道主义”赔偿家属5万元钱了事。

另外,根据九派新闻对女孩母亲的采访,小慧早晨在寝室内突然抽搐,由营内老师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无效后,机构工作人员拨打了120。

因为训练营所处的香坊区向阳镇十分偏僻,急救车到来需要一段时间,营内老师选择驾驶私家车把小慧送到医院。而到医院之前,小慧已经死在了车上。

可以看出该机构并没有完善的配套急救措施,学员面临生命危险时,施救并未在第一时间进行。

与小慧类似的厄运不是个例

2020年9月,刚刚毕业的小璐花4980元报名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减肥训练营”。第一天的高强度训练后,小璐全身肌肉酸痛,浑身无力。以为是自己平时缺乏锻炼的原因,就没有停止训练,教练也只是鼓励她坚持一下。

可三天以后,小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胃口越来越差,还出现了呕吐等症状,小便颜色变成了浓茶色。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肌酸激酶都呈现异常。

幸运的是,小璐经过一周的治疗恢复了健康。可若是当时并未及时就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2019年初,就在小慧报名的同一家减肥训练营,学员中曾发现乙肝患者。

负责人知晓后隐瞒了情况,直到被同期学员发现。结局是机构带所有学员去医院进行血液检查,检查没问题后赠送3-5天的训练天数作为补偿敷衍了事。

这些触目惊心的故事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减肥训练营”作为多起悲剧的发生场所,其中包藏的祸端,早该被重视了。

大肆营销,不论真假

事实上,减肥训练营还处于一个风头正盛的大规模营销阶段。在短视频平台上,能看到许多品牌的减肥训练营开通账号,发布宣传广告。其中多数是展示训练营环境和教练教学员跳减脂操的。

视频中的训练营环境常常打出“四/五星级酒店标准”的噱头,不少还是三亚海景房,让人看了恍惚以为这是度假顺便减肥的生活。

还有一种是展现学员生活多么舒适惬意的,比如在视频中安排教练劝说学员去锻炼的剧情,多少带着一些“学员到这里能掌握主动权、看心情训练”的暗示。

这些宣传视频致力于打造出一种无比舒适、高端、人性化的训练环境,辅之以“改变人生”“自我蜕变”的口号,仿佛走进减肥训练营,就抓住了一切美好的钥匙。

小慧母亲接受采访时也说,小慧是通过网上的宣传视频了解到“360减肥训练营”的。如今训练营的账号已经隐藏所有内容,拥有不少关注者的教练也已经关闭账号。但在此前的截图中,还能看到“用汗水完善人生”的宣传标语。

以宣传为目的的视频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宣传素材的真实性上。据亲身体验过某青岛减肥训练营的网友爆料,真实的训练环境与图片严重不符。

“宣传图片中把其他公司的建筑拍进去,实际场地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健身场地里“只有一个动感单车”。

按照5500一个月的收费标准,这样的设施还不如家门口1000块一年的健身房来的专业。而小慧所在的360减肥训练营,在正当炎热的夏季,甚至没有安装空调。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有些训练营似乎不仅把视频平台用作宣传,还把它变成了另一门生意——积累到一定的流量后,在视频中插入带货链接,贩卖号称帮助减肥的保健品。

但经过查询,该产品只有“营养膳食补充剂(非食健字)”的标识,意思是只要获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等和食品相关的批准就能生产销售的普通食品。

资质成谜

除此之外,教练资质是减肥训练营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减肥训练营教练,可以说是良莠不齐的。

并非没有正规的、有资质的教练人才,比如一些曾担任国家队体能教练的专业人员、在营养学、健身学上有研究的专家,会开设类似的课程,像多数减肥训练营一样以30天为周期。教练资质、营养师、专业的健康团队、医疗团队,都是减肥训练营有义务配备的。

对于正规的训练营来说,体检和运动经验调查、详细的课程安排和减脂方法、量身制定训练方案,在入营之前都应当告知消费者。

而哈尔滨新闻事件当事人所在的“360减肥训练营”,根据其哥哥接受媒体采访所说,“没有设置任何的医护人员,也没有营养师,至于教练是否有资质也不得而知”。

一名曾参加过该训练营的学员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入营前,训练营工作人员为其安排了体检,但始终未出示有关资质。

“2019年,训练营的教练为一名年轻的在校大学生,并没有资质。而负责饮食的厨师和打下手的两名工作人员,也不是专业的营养师;同时,训练营也没有专业的保健医生。”

另外,据其介绍,“训练营招收学员没有年龄限制,学员从10岁的儿童到三四十岁的成年人都有。所有学员不分年龄,均在一起上大课,训练营并不会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查询企业信息发现, “360 减肥训练营 ” 工商登记名称为 “ 黑龙江参陆零运动健身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是 “ 室内休闲健身服务 ”(不含气功)、户外体能拓展、娱乐性军事训练场地服务。并未发现包括“瘦身”之类的字眼。

从相关者提供的信息看来,该训练营经营减肥瘦身项目的资质是严重不达标的。而它不是市场上唯一一个。

此前体验过其他品牌训练营的网友曾说,“一个班大约50人,教练全程基本只在旁边看着,并未起到指导作用”。甚至还不如健身经验丰富的学员专业。

牺牲健康的减重

另一个严重隐患是减肥训练营的饮食问题。根据和小慧一起参加“360减肥训练营”的学员介绍,训练营运动量非常大,但是吃得很少,事实上就是“节食”。

“每天早晨吃半个馒头、一碗粥和鸡蛋;中午三个菜,都是凉拌菜;晚上就给个酸奶喝,给个水果吃。”

并且学员每晚都要称体重,如果晚上的体重有所增加,还要加练。这样的进食内容,对于每天四个小时高强度有氧运动来说远远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更何况训练营中不乏体重超过100kg的学员,对他们来说更是有威胁健康的可能。

打着科学运动减肥的旗号,事实上只是通过节食的方式实现“减重”的效果,训练营不在乎你减下去的是水、肌肉还是脂肪。

这样做无非是因为机构需要掉秤的数字作为可视化的结果给学员交代,同时作为宣传素材。

许多训练营都会宣传“保证减重xx斤”

但其实看上去理想的减重效果只是一时的。短时间节食加上大量运动,尤其是大基数体重的人,很容易快速掉秤。但出营之后回到正常的生活习惯,又极容易反弹。

小慧就是因为此前参加过一期同样的训练,减重20多斤,而随着时间推移反弹复胖,所以产生了再次入营的想法。

同时,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高强度运动,同样存在风险。横纹肌溶解症就是因突然间的高强度训练导致肌肉组织严重受损,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症状为肌痛、肌无力、茶色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上文提到的小璐所患的就是这种疾病。机构资质存疑、饮食和运动安排简单粗暴,都是不正规训练营可能带来的致命问题。在现实层面,由于机构靠卖出课程盈利,很多时候,入营之后的训练本身反而成了被轻视的环节。

只有续课,才能被工作人员认真对待,同时认真对待也成了特殊对待。曾有亲身体验者表示,为了完成业绩,教练每天忙于“推销课程”,“不续费的就是孙子”。

减肥训练营这门生意,在许多不正当机构的进入下,变成了浑水一摊。相关部门自然应当加强对机构的监管,提高对瘦身等新兴机构的重视意识。作为消费者,尽可能地擦亮眼睛,是仅剩的我们能做的事。

至少一切都应以健康为前提:为了健康选择控制体重;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饮食和运动。BMI指数对健康状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还需考虑年龄、性别、种族、脂肪量等其他因素

对于减肥训练营的主要针对人群——体脂超高的成年人、青少年肥胖人群来说,金巧菲医生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表示,减肥期间的运动应当循序渐进,给身体缓冲和适应的时间,切忌急于求成。

对于在某些训练营的短视频广告里,身材十分健康却要被羞辱“不够完美”的这类人,悦纳自己、调整心态,或许才是更重要的。

总之,不论胖瘦,健康最重。在任何现代人诉求都能变成生意的现在,我们都应该时刻为身心健康上好甄别的保险。

原标题:减肥训练营,坑惨多少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