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14岁女孩跳楼自杀 1500字遗书曝光

识闻

关注

来源:人民资讯

近日,“一封14岁少女的遗书”在社交平台热传,文字让人揪心。

“巴掌打在脸上最疼,然后是手背,再是手臂,最后是大腿,打在背上还行;被皮带或电线抽时腿上最疼,然后是背上,最后是双臂;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让她就穿拖鞋站在屋外向外人示众,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声骂最难听的话,还说的冠冕堂皇,最后是耍泼妇……”

“孩子喜欢的玩耍方式一直在变,我们满意的作业量一直在改,流传下来的却是上一辈的那句‘我们在你们这个岁数时没有怎么怎么样,所以现在才怎么怎么样,因此你一定要怎么怎么样’。”

“这年头就是这么怪,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的人,永远有资格指着鼻子骂一个正在读书或写功课的人,不为别的,就因为人家是长辈。”

这位14岁初中女生因为在学业方面不堪父母的高压和辱骂,写下三页遗书后跳楼自杀。

遗书中,女孩一笔一划写下的控诉,平静又绝望。冷静的语言和流畅的字句背后,堆砌的大概是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令人感到无比心疼。

哪怕在最后的诀别,女孩也周全地安排着周围的大事小情。

考虑着羽毛球课没听完,成年人也能听,让父母去听掉以免浪费;说自己走了不会赖在家里让房子变成凶宅,把奶奶接过来一起住;嘱咐父母把自己借来的书还给学校,麻烦给老师说声谢谢;自己剩下的零花钱给小朋友买棒棒糖,连好吃的牌子也不忘告诉……

然而,这样细腻善良的女孩,永远地与这个世界辞别了。令人更加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并不罕见。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发不止。

2019年4月17日,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高中男孩桥边纵身跳下,桥上只留下痛哭捶地的母亲。

据死者母亲反映,儿子汤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被老师告知了家长。母亲得知此事后,在接儿子回家的途中对其进行批评。男孩在与母亲在车内发生争吵后一时激动,打开了车门,直奔桥边一跃而下,没有任何思考的动作。

2020年8月22日,四川泸县一名15岁女生从25楼跳下,父亲在楼下试图营救女儿也被砸伤,两人均抢救无效。

事发前,女孩曾在QQ空间发消息说“世界,再见…”。

2021年2月18日中午,江苏扬州一名11岁女孩疑因假期作业问题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打开家中窗户,从19楼跳下。待家人从楼上跑下时,女孩已经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父母顿时瘫坐在地,哭声响彻整个小区。120急救车到场后,医生检查发现女孩已经全身粉碎性骨折,且无呼吸心跳。

2021年5月9日傍晚,四川成都第四十九中16岁学生小林从知行楼高空坠落,在医生赶来时已无生命体征。他右侧裤包内遗留的一张纸条上写着“最近几乎每周哭三次,上过天台,割过腕……”。

青少年自杀,一个都太多!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历时 3 年多对全国 13 个省份约 1.5 万名学生做的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显示:每 5 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曾经考虑过自杀,6.5% 曾为自杀做过计划。

美国的数据非常类似,自杀从2014年开始升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据Temple University 学校心理学博士,加州弗里蒙特市 (Fremont) 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谢刚介绍,青少年悲剧事件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绝大多数事件,都可以在更前面的阶段预防。青少年自杀,“一个,都太多了!”

国内 2013 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并不是心理障碍(也称为心理疾病),而是教师行为失当、学业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冲动行为。也就是说,心理热线和精神科医生干预虽然重要,但绝大多数的自杀是完全可以通过关注并尊重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而避免的。

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在青少年期间发育不完全,像一辆发动机已经完备但刹车还没装好的车。

另外,13-16 岁间对剧烈情绪异常敏感。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那些成人觉得无大碍的话,在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耳朵里,这些声音会被放大很多倍,听起来极为刺耳。这也造成由冲动引起的自杀在青少年期间特别大。

这不是“玻璃心“,而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如果被尊重,被看见,被理解的心理寻求得到满足,所有的悲剧都可以避免,失误也会成为成长的好机会。

父母应永远成为最后那根救命稻草

研究发现,“求死的欲望”来自“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如果有成就感,人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不会觉得是“负担”;如果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条,因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在孩子的生命中,哪怕只有一个人跟她有这种生命的联结,让她有归属感,那么在关键时刻,这个孩子都不会感到完全的无助。孩子可能处在不同的风险因素中,但只要没有达到上面两点,就不会走到最后一步。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永远能够从我们——她的父母这里获得那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如何与孩子建立保持这种生命的联结呢?日常交流中请尽量用同理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日积月累的安全感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孩子遇到困境心情低落时,不是一味地鼓励,“没事的,站起来,加油,你可以的”,而是默默地握住他的手,让他知道你此刻的感受我们懂,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和你在一起。

父母对孩子感受的尊重、不带附加条件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在关键时刻(哪怕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仍然知道还有我们。我很认同一诺说的那句话,“做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永远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边。”

当下,“双减”工作正轰轰烈烈地展开,这项是一项涉及众多利益群体的系统工程,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才能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不过,我们认为,在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的同时,对父母的要求还应该再加码。家庭环境的实质是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家庭教育中,信任是前提,教育是手段。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对我们父母提出超高的标准。

生命中挫折和压力永远都会在,想要驱赶黑暗,不是要把黑暗挪开、移除,我们只需要让光照进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