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反诈警察老陈:可能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央视

关注

老陈火了。和 “ 西厂厂花 ” 连麦的视频走红后,这几天他又直播 PK 了四五十位主播。9 月 3 日,老陈和多位主播连麦合作宣传反诈知识,呼吁网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那天他从下午 5 点直播到深夜 11 点,中途只去了一趟厕所,后台数据显示当天直播的总观看量超过了 8000 万。

虽然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但老陈还是很开心。过去只有民警跟大家传播反诈知识,如今媒体、主播、粉丝都参与进来,“ 全民反诈、天下无诈 ” 是老陈多年以来的愿望。

今年 43 岁的陈国平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公安分局的一名反诈民警。谈起这次意外的 “ 破圈 ”,老陈开玩笑说

“ 我们秦皇岛人喜欢吃螃蟹,可能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 ”。

以下是他的自述:

“ 我是反诈主播 ”

我是从 2020 年 9 月 3 号开始用直播的方式做反诈宣传的,但是后期传播效果出现了瓶颈,因为总是我们在说,大家都习惯了,粉丝量就下降了。原来我刚开始直播的时候,直播间人数一般都是好几千,有时候还有 1 万多,但后来慢慢地人数越来越少,变成了一千人甚至两三百人,我就发现必须得改模式了。

我想着怎么才能让我直播间人数变多一些,后来我就看别人的直播,有一个搞笑主播他每次进场就说一句话,“ 我是导师某某,请问对方你是什么主播?” 其实他一点也不像导师,不过这种反差还挺有意思,我就想那我能不能说 “ 我是反诈主播,你是什么主播?” 这次用直播连麦 PK 的方式就是想试试会不会有效果,没想到还真就出现了。

直播连麦就是我先开一个直播,然后选择 PK 模式,系统会自动给我匹配 PK 的主播。所以我连麦的网红主播都是随机的,不是刻意安排的,包括后来走红的几个视频中的主播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我连麦的,我们双方的互动都是临场反应,不然就没有现在这种效果了。我们就是想通过真实的直播给老百姓普及反诈知识,要是提前安排的话不就是作假了吗,对不对?而且这也违背了我的初衷。

这次爆火的那条视频是和 “ 西厂厂花 ” 连麦,他是我连麦的第二个网红主播。在他前面我连麦了一个山东的主播,他是一个男孩子,但是打扮成女孩的样子,我当时没发现他是男的,我说和美女聊天也容易被骗,因为这个美女可能是男的假扮的,然后他突然把假发拿下来说他就是男的。后来这个主播把这一段连麦录屏发出来了,结果就上热门了,我当时发现这效果还挺好的。

第二天我休息了一天没直播,第三天的时候又随机跟 “ 西厂厂花 ” 连上了,这一次我把连麦的视频录屏发出去了,效果特别好。我知道自己火了,根本不用别人来告诉我,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我的视频和照片,每天几十万、上百万地涨粉丝。不过发视频之前我真的没想过会这么火,这是我从 2018 年从事反诈宣传工作三年以来最火的一次,人生中可能也就这么一次。

跟 “ 西厂厂花 ” 连麦后,这几天我一共直播 PK 了四五十位主播,而且很多媒体也来了,每天差不多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但是我觉得挺好,原因是以前只有民警跟大家宣传(反诈知识),后来变成民警跟主播传、主播再跟粉丝传,现在媒体也加入了,出现了民警、媒体、主播、粉丝全部一起共同宣传反诈,这种场景我以前也想过,当时我还问自己未来会有这么一天吗。

9 月 3 号抖音和快手同时邀请我直播,最开始是快手联系我的,说晚上黄金时间 7 点到 9 点直播,我说没问题。然后下午抖音也找来了,他们希望我能加两场,一场是 5 点到 7 点,一场是 9 点到 11 点,他们问我能接吗。我想着拼了这一把,结果硬是把 6 个小时的直播撑下来了。

我就想着我的目的是宣传反诈,哪个平台我都要用,所以那天我从 5 点到 11 点一直没停,中间就只去了趟厕所。后来我的网断了,赶紧又换了个手机,晚上 11 点快结束时直播间还有 78 万人,我看后台数据那天所有的直播加起来总共有 8000 万人观看。

“ 群众到哪儿我们到哪儿 ”

我是一个基层办案民警,平时主要工作是破案,工作时间正常上班,我们直播没有固定时间,都是在下班业余时间进行的,之前我一般是周五、周六、周日这三天直播。

这几天很多人问我成为名人是什么感觉,说实话,我的工作生活和之前一样。其实我并不是最近才开始做反诈宣传的,以前试过很多种形式,演过反诈情景剧、拍过原创反诈歌曲 MV、录过宣传片、发过真实抓捕现场,但是这些都没有直播的效果好。

这次直播火了后,宣传效果就很明显,比如大家都知道了一个词叫 “ 反诈 ”,还有 “ 全民反诈 ”,而且现在人人见我都有一个网络用语口头禅—— “ 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 了吗?”

我自己也在想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直播连麦的形式。每个主播都有自身很鲜明的特色,所以我和其他主播连麦时会有一种反差,这种反差会让人感觉特别有意思,而且在直播间里大家还能学到丰富的反诈知识。

之前我们拍过不少反诈小短剧,都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我和同事一起自编自导自演,我每一集都演了,总演反串角色,也演过不少黑老大。作为创作者能参与整个过程很有意思,而且老百姓也能从娱乐中学到知识,我认为挺好的。不过大家也知道,我们政府机关财政很紧张,缺少财力物力,再加上我们都不是专业的,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困难,所以我们短片更新得有点慢。

我们秦皇岛的民警总体上偏老龄化,我今年 43 岁了,在我们局里还算年轻的。虽然对我们来说接受这些新事物有一定难度,但大家都很喜欢也很乐意去尝试,咱们必须要跟着群众走,群众到哪儿我们到哪儿,老百姓都去拍短视频玩自媒体了,那我们当然也要跟着群众到新的阵营中去。平时我会关注视频博主,学学他们的创意,看看人家是怎么拍的,我和同事也会经常搜集真实的诈骗案例,一起研究琢磨怎样能吸引大家的注意,让反诈知识真正做到入心入脑。

这几年我接触的诈骗案件中,危害性最大的就是杀猪盘,尤其是针对学生的诈骗,在网上假装跟你谈恋爱,等到你跟他有感情以后,他再诱导你去投资、赌博。其他常见的还有刷单、冒充客服退款、利用不雅视频敲诈勒索、冒充公检法等等。

从事反诈工作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保护好财产安全,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要去主动地防范。有很多案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骗局,但还是会有人上当,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不了解反诈知识。

之前我办过一个案子,是一个在超市上班的大姐,她跟一个自称是美国大兵的人谈恋爱,对方说等到退休后就会把自己 300 多万美元的退休金都给她,她就信了,给对方打了保证金,最后被骗了 120 万。

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我总结了人们受骗的几点原因:一是欲望,这些诈骗集团编写的剧本首先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二是感情;三是害怕,有些人一听对方自称是公检法就突然害怕了,一害怕就会解释,越解释得多就越容易陷入对方设计的圈套。

其实想要让反诈知识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并不容易。平时大家都觉得诈骗离自己很遥远,也不太会去关注反诈知识,直到自己被骗了才开始后悔,包括我身边也有人被骗的。所以你们看到这几年全国的反诈警察不停地创新宣传形式,拍短剧、拍 MV 等等,都是希望利用这些新颖的形式让老百姓吸收我们传播的内容。

“ 全民反诈、天下无诈 ”

这几天很多主播都来跟我连麦和我 PK,总是问 “ 明天老陈是不是就能连上我了 ”。有网友给我评论说现在我火了,要警惕一些网红跟我连麦是想蹭流量。但其实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目的就是全民反诈,这些网红主播都有人气,所以我不管跟谁连麦,都是在做反诈宣传,他们的直播间粉丝人数越多,我们的宣传范围就越广。

我的直播间打赏功能一直都是关闭的,网友想给我刷火箭也刷不成。至于说这些主播会不会因为跟我连麦收获更多的打赏,我觉得每个网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网友想给这些主播打赏,那肯定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可以这么说,每个人跟我连麦 PK 都有目的,但是咱们不能抱着这种想法,这样的话那我往后还怎么做直播?

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所以刚接触直播的时候也很担心,毕竟直播不像录播,它是有风险性的,可能我们一句话说错了或者没表达好,就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舆情。

虽然有风险,但是我就想着人民群众都在自媒体平台上,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没有担当,既然干了就要迎难而上,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只要正确面对就好。

之前我直播的时候也出现过差错。2020 年年底的时候,有一次我跟人直播连麦,对方指责我 “ 谁让你穿着警服直播的?你是不是在作秀?”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感觉自己很委屈,所以我就直接怼了,我说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去区纪委告我。事后我本来还觉得自己挺有理,但很多人来跟我说咱们的工作不能也不应该这么 “ 怼 ”,有时候可能会被部分网友当成炒作的点。

所以这个事儿之后我就知道了,直播的时候什么人都会碰见,要多一些忍耐,不能 “ 回怼 ”,时间长了人民群众就会发现我们做的是公益,是正能量的,当然这也是我们公务员应该干的事儿。

这一年来我直播讲的内容,一是讲比较典型的案例,做一个警示教育,让大家注意防范;二是我和网友连麦,解答他们的咨询,给他们的遭遇做一个定性,提供一些指导意见;三是给受害者做心理辅导,有些受害者被骗了之后因为经济受损心理压力很大,所以我就开导他们,帮助他们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用直播的方式进行反诈宣传会更直观一些,相当于现身说法。去年年底有一个网友和我连麦的时候说自己被骗了想轻生,然后我跟他说先别急,先跟我聊一会儿。当时直播间里有一万多人,我们所有人都在劝他。后来我跟他联系知道他已经放下了,现在生活得很好。

这也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其实还是那句话,你不能把直播宣传当成工作,要把它当情怀当乐趣去做,不然坚持不下来,你要想着反诈宣传会帮助很多人免于上当受骗,你在做的这件事是一种公益,要抱着一种正能量的情怀去做。

视频火了后我和同事都挺开心的,我想着这样挺好,之后继续这么搞。但是压力也挺大的,以前不火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关注,现在说的每一句话、每个字眼都要去研究,生怕万一说错了。

最近很多同行跟我说,“ 老陈你这回破圈了 ”,我们秦皇岛人喜欢吃螃蟹,可能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把直播 PK 用到反诈宣传上了,谁也想不到这会成为一个爆点。不过随着环境的变化,未来可能直播也会被淘汰,我们也会一直学习研究新的(宣传)方法。

其实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警察,和千千万万工作在反诈一线的民警一样,除了我这种通过直播连麦的方式传播防诈,还有许多民警在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推广防骗知识,有的在烈日下走街串巷推广反诈 APP,有的一遍遍给老百姓打电话劝阻诈骗汇款。

这两天国家反诈中心 APP 冲上了下载榜第一,我们都很高兴。我希望未来能够不分职业、不分警种,人人都参与到反诈工作中,实现 “ 全民反诈、天下无诈 ”。

来源:央视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