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报告鹦鹉热死亡病例 家里养鸟的要注意了
来源:健康时报
10月5日,据浙江省“丽水疾病防控”微信公号消息,9月上旬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先后收治例7例“鹦鹉热”病例,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
这也是浙江省丽水市首次报告鹦鹉热病例。
什么是鹦鹉热?该如何预防鹦鹉热?家里养鸟的人注意了,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是人类、鸟类及一些哺乳动物均易感的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原是鸟类的特种传染病,可传播于人,主要是由排出衣原体的鸟类及其污染物引起人类感染的,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其在世界各地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名为“鹦鹉热”。
鹦鹉热目前还没有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2021年4月苏州疾控中心发文指出,由于我国没有开展鹦鹉热的常规监测,临床医生和普通民众对鹦鹉热及其临床表现的认识不高,因此不能及早的发现并诊断鹦鹉热,该病疾病负担可能被大大低估。
家里养鸟的人注意: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据“丽水疾病防控”发文介绍,鹦鹉热的传染源主要为鸟类,包括鹦鹉、长尾鹦鹉、相思鸟、金丝雀、鸽子、海鸥及其它鸟类,鸭等家禽也可成为传染源。病人咳出的痰对他人有传染性,所以也是传染源。
鹦鹉热人群普遍易感。从事家禽类相关职业人群、家中有禽类的人群和照顾鹦鹉热病人者是高危人群。但是一般到动物园观赏鸟类感染鹦鹉热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感染与否,不仅和接触病原菌数量有关,还与人体免疫力有关。只有疫鸟病原菌数量多,人和疫鸟频繁接触,人体免疫力低下才易发病。
丽水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2021年10月5日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鹦鹉热患病的话持续时间还是比较长的,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
鹦鹉热临床表现多样,以畏寒、发热、头痛及明显肌痛为常见症状,特别是颈及背部肌痛显著。患者可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肺炎、结膜炎等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主要因吸入被鸟类和家禽污染的空气而经呼吸道感染。而接触传播主要经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受染鸟类及其排泄物而感染。
该如何预防鹦鹉热?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预防鹦鹉热呢?2021年4月苏州疾控中心建议,要做好以下3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接触禽鸟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3、如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时尽快找医生诊治。
而对于家禽类相关职业人群、打算或者已经饲养了宠物鸟的人士,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向持牌动物售卖商购买禽鸟,切勿购买来历可疑或不明的宠物。
2、如家中有多个鸟笼,置放时应注意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在它们之间传播03。鸟笼及沾有禽鸟排泄物或分泌物的物件要定期彻底消毒。
3、清洁鸟笼或处理鸟类的粪便,分泌物或羽毛尘时,需戴上手套和外科口罩。
4、在清洁受污染的物件之前,应该使用水或消毒剂润湿表面,避免干扫或使用吸尘机/高压水枪,以尽量减少羽毛,尘埃和粪便的飞扬。
5、彻底用洗涤剂擦洗,去除所有粪便,然后消毒和用水冲洗所有物品。
6、还要记得在接触鸟类或其粪便后,用清水和皂液彻底洗手。
7、避免将禽鸟置放在过度挤逼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
8、隔离和尽快将带病禽鸟带到兽医处治疗。
9、避免与带病禽鸟有亲密接触。
10、职业高风险人群(包括禽类贩卖和屠宰人员),如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时除尽快就医外,应告知临床医生其特殊职业接触史。
原标题: 浙江丽水报告1例鹦鹉热死亡病例!家里养鸟的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