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8天3名蓝天救援队员遇难 品牌负责人回应
原标题:对话蓝天救援队品牌管理负责人:邯郸救援队是老队伍,事故或因对风险评估不够
来源:红星新闻
11月23日,河北邯郸市大名县蓝天救援队队员梁振峰,在漳河水域进行打捞任务时不幸落水遇难;8天后,12月1日,邯郸市广平县和临漳县的两支蓝天救援队在执行同一打捞任务时出现两艇侧翻事故,7名救援队员落水,22岁的孙晓森和45岁的武海义遇难。
12月2日,蓝天救援队就“邯郸救援队员牺牲”事件向全国各地蓝天救援队发出提醒:远离超出能力范围内的救援,避免悲剧再次发生。3日创始人张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将暂停品牌授权,
对现有队伍进行安全摸排。
成立于2007年、拥有800多支正式授权队伍,出现在众多水域、灾害和山野等灾难现场的蓝天救援队,是一家民间专业性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目前由北京蓝天救援队为品牌持有方,形成了“北京队-各省品牌督导官-地方队”的独立运营模式。对此,红星新闻对话蓝天救援队品牌管理负责人曹伟伟。
队伍授权专业正规 成正式队员需两三年
红星新闻:事故发生后,有些网友对蓝天救援队的技术提出担心和质疑。
曹伟伟:我当时不在救援现场,但从当地救援队提供的现场视频来看,我并不认为是技术上的问题而导致的牺牲。作为品牌授权方,我可以保证,每一支经过我们品牌方授权的救援队伍都是非常专业的,队员们也是非常专业的。
此前,全国救援队队长达成了协议,以北京蓝天救援队为品牌持有方,形成了“北京队-各省品牌督导-地方队”的结构。各省品牌督导官就相当于一个省的品牌负责人,会对每个省的品牌进行监督协调。
但公约是让大家互相监督的,并没有法律方面的效力。我们品牌方也没有直属管理权,只有品牌约束权。例如,人、财、物都是各地救援队独立管理,我们只管商标,符合我们的商标使用标准就授权,不适合就收回来。我们只能做到这些多,其他的没有资格。
各地救援队如果想要加入蓝天救援这个品牌,需要先经各省品牌督导官审核后汇报到我这里,才会给他授权。队伍没有经过培训,没有经过考核,没有经过一年以上的培训,是不可能达到授权的。以我所在的北京蓝天救援队为例,每周至少会组织一两次培训,提高队员们的救援技术水平。
也只有经过长期培训和实地训练,志愿者们才能转为预备队员,再转为正式队员,这也是我们品牌方明确要求的。成为预备队后,才有资格穿上队服,开展一些简单的救援活动,如寻找走失人口等。
在队伍建设方面,品牌方是有严格的准入机制的,但具体落实确实要靠地方上自觉。
红星新闻:邯郸蓝天救援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曹伟伟:邯郸蓝天救援队是一支老队伍,很多年前就注册了。他们所在的河北蓝天救援队,也是在水域救援方面非常专业的一支队伍,主要以山岳和河流救援为主,因为河北山和水比较多。每个地域救援工种不同,就会倾向哪方面去训练。比如说贵州,就以绳索救援为主。
新的队伍我不敢跟你保证,邯郸这支队伍很成熟了,他们参与过很多大型的救援,包括水域救援,独立救援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记得,河北蓝天救援队前任督导官就带领着他的救援队出色地完成了许多次艰难的救援任务。有一次,在冰冷的水底下进行救援活动,难度非常高,但他们还是顺利地完成了。
不过去年河北省督导官去世(非救援原因)后,由于河北疫情非常严重,我们还没有机会召开队长会议,推选出新的督导官,预计明年会选拔出合适的人选。
红星新闻:授权之后,新的志愿者进队就由当地救援队负责审核培训了吗?
曹伟伟:是的,但是队员的每一次晋级,我们蓝天品牌方也是有明确要求的。志愿者到预备队员需要一年,预备队员到正式队员又要一两年,这意味着至少两三年才能真正成为蓝天救援的正式队员。这几年不光是要有培训,还要有基础经验。
如果他在这三年里参加过较多的救援,耳濡目染,他这方面的经验是很丰富的。水域救援中,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救援能力,你也不敢下去,照理说他们敢下去是应该有把握的。
水域救援非常复杂,可能对风险评估不够
红星新闻:许多人也在关注当时救援时的装备问题,如马甲配备。
曹伟伟:不同的水域有不同的马甲配备。目前蓝天救援队有两种马甲,一种是危险水域用的激流马甲,一种是静水、潜水等普通训练时用的普通马甲,就像夏天穿背心,冬天穿棉袄,但并不代表这个背心有问题。
可能一开始打捞任务的地方是静水域,所以就不需要配备激流马甲。但水域救援非常复杂,队员们可能就在静水域被卷过去,刚好被卷过去的这一段湍急水流就被人拍了(视频)。我参加了十几年的救援,很多水域可能表面上是风平浪静,没有一点波纹的,但水底下可能就有旋涡,有吸力将船只卷进去。
因为不在现场,我暂时也无法判断是马甲穿着有问题,还是马甲质量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地方应急部门和经侦部门都可以协助调查,我们作为品牌方,十分坚信我们授权队伍的专业性,队员们的专业性。
红星新闻:怎么看待本次邯郸救援事故?
曹伟伟:看到视频时,第一反应是感到非常痛心。每一次救援中,风险是必然的,我们也非常痛心看到有队员牺牲。这也是全国志愿者体系中经常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
救援场地本身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其次,可能是当地救援队在出派(任务)上还是轻视了。因为他们这支老队伍经验太丰富了,操作能力又很强,所以他们认为可能没有问题,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可能就大意了。因为调查结果还未出来,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猜测,不代表官方。
我们已经从品牌方的角度,督促全国蓝天救援队做更多的专业训练,在遇到这方面的求助救援时,一定要对风险进行一个评估,不要以为自己的救援经验很多,能力很强,就忽略了这个地区的风险性,这个是肯定不能大意的。
不希望因一两次事故,否定志愿者的付出
红星新闻:近年队伍扩张得很快,有些地方是不是会落实不到位?也有说以前需要先干两年才能注册蓝天救援品牌,但现在可以先干活再注册?
曹伟伟:我觉得扩张快和落实规定是两个概念。扩张快是因为近几年在全国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品牌知名度提高,愿意参与的人变多。很多队伍就是现成的,本身在地方时就是一个很专业的救援队伍,从事救援很多年。对方认为我们的品牌好,也想加入我们这个品牌里边,才一起合力做成一个全国的品牌。
先干活后注册的情况是不应该存在的。整编过后,在筹备期志愿者都是不允许救援的。在筹备期,需要凑齐人,由督导官帮助队伍内训、训练、考核和申领证书。团队初步成型后,再申请蓝天救援的标志,成为预备队,这时候才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比如说简单的人口走失,打捞和山野搜救工作,慢慢积累经验,成熟了再转为正式队。
红星新闻:对于此次不幸牺牲的队员们,蓝天救援队会有什么举措?
曹伟伟:以前我们也有不幸牺牲的队员,通过地方蓝天救援队发起募捐,全国的救援队包括北京的也会一起帮助转发号召,建立起募捐的通道。另外就是通过一些荣誉称号来获得抚恤金,但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
我们是为社会服务的,也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现在网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不能一两次事故就全盘否定当地救援队的专业性和辛苦付出。
在志愿者这个领域,说实在的,他就是一种正能量,代表一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现在的人压力多大,大家还愿意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甚至是生命无偿地去帮助别人,这就是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发展。在质疑之余,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关爱遇难者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