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女博士被骂学媛 网友:太脏了...
来源:她悦
1
一个女孩,年轻美貌,名校读博,她该接受的不是祝福么?
然而在现实中,状况未必如此。
不久前,网上就掀起一顿骂战。
中国女孩在读牛津大学,获得数学建模专业年级第一,收到两个牛津奖学金博士offer。女孩欢天喜地,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图文,自我表扬激励一番。
然而一夜之间,画风突变。这条动态下,出现一堆不堪入目的脏话。
堪称史上最大“老坛酸菜现场”。
有人质疑她学历造假,有人认为她网红炒作。
“16岁上牛津?是假的。”
“20岁年薪百万?做微商。”
“边读书边穿小短裙?有后台。”
一位大V,粉丝298万的“热门科学科普博主”公开挑衅:“随便出个本科生的题,做一下吧?”
对于满屏冷嘲热讽,女孩十分淡定。不仅完美解答这道数学题,还指出其中不足。
不过,即使已经辟谣,依然有人抬杠,流言蜚语迟迟未平。
最终,女孩只得出面接受采访,表示一切学历都是有资料可查。家庭教育与成果密不可分,父母都是高知,言传身教,给她自由发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间有参差,总有人站在高台,身披光明灿烂,不会轻易落下。
2
她叫朱朱,年方二十八。
作为一名牛津大学2019 届数学系硕士研究生,她和人们理想中的“女学霸”相距甚远。
她的日常生活,不是连篇累牍的公式考卷,有如繁花漫天——
穿着露肩黑色礼服,在俱乐部与好友举杯同庆;在别墅度假晒照,顶楼游泳池十分奢华;在草木繁茂的后院做平板支撑,十分惬意……
或许因为与“世俗范式”格格不入的人设,必然招致非议。
三月中旬,朱朱参加完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在社交账号发布一段毕业视频。
“我以牛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数学建模系毕业”。
她没有料到的是,这一举动引发网友质疑。
先是有人说她学历造假,“数学建模还有专业,不是一个系么?”
随后,有人扒拉她的社交动态,对她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
“这是微商卖衣服吧?”
“学霸哪有功夫打扮?”
于是,朱朱成了一个“学术媛”,依靠炒作学历、骗取流量、兜售衣装的网红。网络暴力铺天盖地,瞬间将她吞没。
更有甚者,她的朋友也受到牵连,被不分青红皂白的网友一顿痛骂。得知这个消息时,朱朱将车停在路边,不禁崩溃大哭。
“为什么是我?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
非要论错误,她或许只是过于唐突,呈现给世人一个非同寻常的可能——
关于教育,女性,前程。
图片来源:网络
时光倒流二十年,朱朱并非天才。
1994年,她生于一个高知家庭。
母亲16岁考上科大少年班,非常规的教育背景,让她对女儿的教育十分开明。
起初,朱朱和同龄人一样,就读于一所公立小学。与其说成绩一般,不如说接近倒数。
“英语考过36分,数学考过45分”。
换成普通家长,早就焦头烂额,但朱朱的父母之志,似乎不在鸡娃。直到小学四年级,她都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
虽然没有被区别对待,但小学阶段,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就是成绩排名。成绩差,往往被认为不努力、问题蠢。
小学时期的朱朱,完全是同学不亲、老师不爱的典型平庸娃。
除开成绩差,朱朱还很“调皮”。
深圳夏日炎热,她是唯一拒绝穿校服的学生。因为闷热,以及难看。小小的她不明白,为什么办公室有空调,教室只有风扇?
她去问老师,老师不理她,又去问校长,校长不见她。
“我有点生气”。
那时的她患有鼻炎,体虚发胖,被取绰号“病菌”“鼻涕虫”,大家不喜欢和她一起玩。从厌学到逃学,朱朱最终被劝退学。
一个笨拙邋遢的叛逆女孩形象,跃然而出,这样的她,回家少不得一顿胖揍吧?
然而,朱朱的母亲一如既往开明,告诉女儿“这不全是你的错”。
夫妻俩一合计,决定让女儿在家自学。
现行体制下,脱离义务教育,意图自学成才,风险极高,但朱朱的幸运正是源于家庭的选择。
2004年,10岁的她,在父母的支持下退学。
而她的人生飞跃时刻,由此到来。
3
“没有外界的杂音,我用两年时间,学完六年课程”。
朱朱的母亲,尊重她的学习兴趣,常常对她说一句话:“这个东西好,你去看看”。
在看看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喜欢数学。
朱朱的学习自主性很强,她每看一页,解一道题,不是为了获得分数,而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
“反复练习考试,可能会磨灭一个孩子对数学的爱,但我没有这种经历”。
几乎每一天,父母都会给她讲新的知识点。
母亲讲复数独数,父亲教几何方程、鸡兔同笼,甚至微积分。没有按照中小学考题大纲,而是从基础数学到高数都有涉及。
后来,朱朱才意识到,所有内容看似跨度很大,实际却环环相扣。
她印象最深的一课,是学习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这一课属于高等数学范畴,完全是超纲内容。
父亲写了十多页纸,她只懂得30%左右,于是连续写了三十多天,才将证明过程完整写出。
“那段时间,我会每天写一遍,像玩通关游戏”。
“数学之美,令我感到震撼,也成为推动我学数学的原因”。
因为美而选择一门学科,这是何等自由?
图片来源:网络
2006年,12岁的朱朱面试一所国际高中。
她以数学英语两科应考,此前并未参与过标准化考试,但她的水平已经足以应付普通题目,于是顺利“跳级”入校。
四年高中生涯,让她从容自信,选择五门课程深入研究,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商学。
避开了相对弱势的文科,但也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这所高中,让朱朱最心悦的一件事,是不对分数进行排名。
“有一天,坐在教室里,我忽然在想,总有一个人是第一名,为什么不能是我?”
2009年,15岁的她收到牛津数学系的面试通知,成为往届最年轻的华裔女学生。
2014年,20岁的她获得摩根大通offer。
进入金融行业,可谓普遍职业路径。朱朱如鱼得水,却也遭遇瓶颈,金融机构工作压力极大,她常常在家里哭。
一次,正在流泪的她看见桌上的数学题,忽然有了思路,认真做题。
“我决定倾听内心的声音。”
4
躲起来的星星,也在努力发光。
从2017年到2019年,朱朱在牛津官网上选修20门课程,白天上班,晚上学习,九点学到一两点。
不需要考试,完全凭兴趣,她一次又一次进入心流状态。
“世界的评价,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无所谓了。”
从业五六年,积攒了充足的薪资,朱朱决定自己支付学费,自成年后,她就未再伸手向父母索取,吃穿用度自给自足,让她拥有信心,重新选择生活的方式。
2019年,她重回牛津攻读硕士。
“一瓶拉菲一只猫,一道数学算一天”。
除开学海遨游,她也会有数字之外的生活。在社交媒体上吃喝玩乐,通过网络扩大个人生活圈,也会分享自己的心情感触、穿搭美妆,以及对热点新闻的看法。
2021年10月,毕业成绩公布。
2022年3月,毕业视频发布。
打开手机,看着满屏的辱骂,朱朱理性分析。
“金融圈是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如果你做金融又学数学看起来又比较有钱,你就好像在参与雄竞,会让他们不舒服。”
尽管这一风波,让她的生活受到短暂干扰,甚至一度被曝个人隐私,接听陌生骚扰电话…
但她认为“去表达和分享,就要承载着被人评价和贴标签的功能。”
她接受质疑,承诺今后活得更真实,蜕掉“高大上的保护色”。
这一坦然心态,圈粉无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智慧。
无奈有些键盘侠,永远不肯直面,他人的渊博,和自己的浅薄。